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宗婷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无锡  214125

摘要目的本文以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为核心,并深入分析将此项护理实施在急诊科综合病房工作中,验证其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是随机选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于我院急诊科综合病房住院患者,鉴于研究需要,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归结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相关数据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由研究结果数据可见,观察组在护理的满意度统计中,各项数据指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工作中,对其予以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合理的、优质护理方案,其护理效果显著,获得患者一直致认可与高度满意,建议大力推广运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综合病房是整个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其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病情复杂,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对医疗技术了解甚少,加之患者病情严重具有不确定性因素,使其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1】。同时患者及家属渴望得到最快、最有效的救治,若此时医护人员没有良好的服务质量,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极易造成医疗纠纷,将对患者的急救效果带来不利影响【2】。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辅以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患者整体的急救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是随机选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综合病房患者,鉴于研究需要,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归结于对照组、观察组。先就诊者纳入对照组,后就诊者纳入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男女占比为19/9,年龄区间16~75岁[平均年龄48.25±3.02岁]。观察组:男女占比为18/10,年龄区间15~76岁[平均年龄49.92±4.18岁]。基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实施在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组成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操作技术进行培训与考核,使护理人员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提高其对患者病情突变时,能及时有效安抚患者,并能快速做出决定等应变能力【3】。不断加强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并实行轮岗值班制,确保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天候监护,若患者病情出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可第一时间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避免因空岗而延误患者病情。优化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内容与流程,以加强基础护理为前提,不断完善、优化细节护理,确保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护理人员在整个急诊护理流程中要做到既快又稳,忙而不乱,使患者以及家属能够认可医护人员的专业性【4】。在整体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以热情态度,积极主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深入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与配合度,有助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营造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给予患者生活护理,全面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1.3判定标准

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相关数据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借助专业系统软件SPSS17.0处理分析,两组差别比运用T、X2检测。计数数据运用百分率(%)代替,对照两组结果表明P小于0.05,则说明研究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10例(35.7%)、非常满意17例(60.7%)、不满意1例(3.57%)、总满意度为96.4%(27例);对照组分别为8例(28.5%)、13例(46.4%)、7例(25%),总满意度为75%(21例),组间对比(X2=13.502,P<0.05)。

3讨论

急诊综合病房是医院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患者年龄范围较广,且病情复杂,疾病种类繁多,面对众多患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节奏快、任务繁重,其护理质量直接关系着医院在患者心中的整体形象。现如今传统护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护理需求,需配合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内容与护理流程,才能保证患者得到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5】。本文研究,在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中,两组患者分别运用了常规护理(对照组)与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后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比较两组数据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综合病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服务质量、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进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在整体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护理流程、住院环境进行合理优化,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有效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专业、安全的优质护理,可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大意以及盲从性,该护理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婵.急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7):216-219.

【2】李璐,刘睿,赵春光.急诊护理干预在肿瘤合并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29(05):632-636.

【3】郭瑞,刘学伟,张苗.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康复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价值研究【J】.贵州医药, 2022,46(02):335-336.

【4】吴晓芳,王虹燕,盛袁萍.急诊护理干预对肿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营养指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01):102-105.

【5】张凯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J】.继续医学教育, 2021,35(1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