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8
/ 2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研究

谢梦云

广西欣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企业研发项目管理要想取得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能获取、留存并融合知识,同时还要促进知识的生成。本文根据对公司研发项目管理中知识分类展开分析,并对于企业项目研发中知识损失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最后从研发项目管理中知识信息体系创建,项目研发全过程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公司内部研发组织网络体系的建设三个方面来建立以知识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公司研发项目管理系统,期待可以促进公司研发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系统;科学研究;开发规划

公司研发项目管理工作由以本公司研发项目管理单位为切入点,包含研发部,研发团队,领域专家乃至包含生产制造与销售部在内的“项目团队”互相配合,这是一项牵涉到多个单位,诸多资源错综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学界普遍认为,项目研发中不同阶段间,每个参加主体间,参与该项目团队和个人及企业间,不同项目间均会有知识健忘,知识外流或是知识无法分享的现象。因此,使用知识战略管理与方法,构建一个以知识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研发项目管理管理体系,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切实可行的工具和至关重要的途径。

1公司项目研发的知识分类与流失原因分析

1.1研发项目管理知识区划

1.1.1科技知识

这类认识是在研发项目环节中形成并运用的理解,应该是研究对象自身认识结果及其问题解决方法性结果的理解。这种了解主要包括在这两个载体中,一是课题研究自身的申请书,结题或是竣工验收报告和课题总结,二是期刊论文,学术研究著作,会议总结和培训讲座。

1.1.2经验知识

这类知识就是研发项目和研发项目管理操作过程中所形成并利用的相关研究经验,管理心得及其他经验型知识。这种认识主要包括研究技术方案,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在项目研发中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认识在科技人员,领域专家和各个管理者心中都有。

1.1.3过程知识

这类知识就是隐含于管理的过程之中的有关工作方法与办事规律性等方面过程性知识和研发项目管理人员紧紧围绕工作过程的各种活动和活动间的内在联系所形成的系统知识。它长期存在于众多部门,多类人员工作流程与管理方案当中。

1.2研究与开发项目中知识损失原因分析

传统研发项目管理手段所暴露出来的最主要问题是研发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和共享问题,对企业来说,研发项目完成后所导致的知识流失已成为十分严峻的难题。

1.2.1研发项目具有独特性

项目研发通常具备特有性,且产品研发时间紧,使项目团队易忽略知识储备和学习,对工程知识获取与转化投入资源非常有限,极大地影响了组织的知识学习和管理。一般团队人员侧重于将工程项目视作不可重复,某一项目研发中的知识和经验对其他项目失效,也不需要对其实施知识管理。所以往往会有一些问题或难题耗费很多时间与资源来解决这一研发项目,后续项目也要进行再研究,从而导致研发资源浪费。

1.2.2临时性的研发项目队伍

虽然企业研发项目团队各成员间存在很多交流和信息流动,但还是有一部分知识不会被记录到项目文档之中,而存在职工心理,因此其他团队各组员不可避免需要进行很多重复性工作。另一部分知识可以在实施内形成项目研发文件保存起来,不过这些项目文档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进一步发展,同时无法将工程中能够被重复使用的知识有效转化成组织知识并切实服务于后续新项目。

2研发项目管理知识信息体系建设

2.1创建知识地图

公司知识地图是企业知识资源总图,它不但包括了公司知识资源总目录和各个知识要点的联系,也包含对工作人员专家网络完成描述。公司知识地图可以指示知识资源在企业当中所处的影响力、揭露隐性知识、鉴别知识连接点间、知识节点与工作人员或是具体事情间的关联,并实现引导知识获取与查找协调、推动联系建立和知识共享、支撑研发项目管理的过程监督、协助决策、促进产品研发知识资源聚集。

2.2知识库系统建设

在知识地图逐步完善的情形下,公司对项目研发进行知识管理系统的发展战略便是搭建知识库系统,将公司内部侧重于规范化的知识根据文档的形式储存在知识体系当中。创建项目研发知识库系统就是将显性的开发知识组织起来产生文档,并通过分析各类项目研发结束时使用到的最为高效的解决方案或手段,并且对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出错或不足等展开分析,以达到降低成本和避免风险的目标。

3研发项目全流程的知识管理体系

为使研发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等特点,研发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经常开展知识管理、团队学习、定期复习与考核等工作,确保已获取知识不被项目全生命周期所“丢失”,从而确保研发项目考核贯穿于研发项目管理的始终。

依据美国国防部的概念,将项目研发划分成:使命及需求环节,概念拓展及界定环节,演示及认证环节,工程及生产制造研发阶段,生产研发阶段及其运营支持环节,其中每一个项目阶段又划分成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储备几个流程。

一是知识获取:应保证充足的项目知识投入到了项目研发的监管活动环节中来,尽可能地降低项目研发中不可测条件的限制,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提升产品研发通过率。一般可在项目研发的知识地图及知识库系统中获得。

二是知识共享:在不同机构(部门)和研发人员间进行知识共享,实现资源整合,信息传递,疑难化解,风险处理,经验交流。通常采用会议,电话,电子邮件,共享群和传输项目文档的方式去进行。

三是知识创新:一般情况下,项目研发都要求不同知识架构,不同专业技能,乃至不同科室的人相结合共同去完成。根据研发部门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冲突碰撞促使项目研发任务处理环节中形成了创造性知识生成。

四是知识储备:项目研发机构具备短期内、多变性,团队人员需及时评定、研究第一手具有意义的项目过程知识,让这些知识以最快的速度沉淀下来并得到有效累积,从而有利于知识共享、沟通。

根据这一阶段划分方式,不仅能够反映项目知识流动性与传承性的特征,而且能够明确每个阶段知识管理的侧重点,使研发项目整个过程知识管理保持系统性,连贯性与可操作性。

4企业内部研发网络的组织体系

美国学者苏德(Souder)的研究表明,在公司内部体现科技的R&D部门,表明生产的制造部门及表示市场营销部门间存在严重界面阻碍。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页面出现严重管理问题后,也会导致全公司项目研发商业化的彻底无效,全公司项目部分失效。公司常常会因为忽视界面管理而引起每个职能部门间欠缺合作与信赖,进而延迟乃至影响新技术开发。界面障碍变成限定企业研发成功“瓶颈”,超越和穿透界面阻碍是加强公司研发项目管理,进而提升产品研发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公司构建以知识管理系统为中心的产品研发网络组织管理体系在理念提出,项目可行性,开发设计,实验,商业化的,维护,服务支持与市场反馈机制等多个方面形成稳步发展。通过在公司内部产品研发在网络上展开合作,沟通交流和分享,在机构间,团队间和研发团队间搭建无障碍共同话题并搭建合作,沟通与共同参与机制的,凝聚内部产品研发力量,研制出可使加工过程更高效的相应技术,保证技术成果绝大多数可转换成可批量生产实体样品进而商业化。

结束语

公司项目研发蕴含了大批知识,但是因为公司研发项目管理特点常会造成很多知识流失而造成项目研发失败。根据使用知识战略管理与方法,并建立以知识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处理知识流失、知识健忘等诸多问题,从而有利于公司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把握更多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赵 峰,孙曰瑶.企业高新技术创新项目R&D的知识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09,28(4):98 -101.

[2]廖媛红.项目导向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96-198.

[3]刘 蕾,胡 宏.基于知识管理策略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0(5):47-51.

作者简介:谢梦云(1988-)女,汉族,广西横州市人,本科,主要从事研发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