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18-2022年上海教育科研期刊论文的分析视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3

“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18-2022年上海教育科研期刊论文的分析视角

王瑞霞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浙江横店 322110

摘要 近年来,德育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德育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适应德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亟需深化与拓展。全面梳理德育的研究现状,认真总结德育研究基本思路,并进而深入探讨德育研究的发展问题,既是直面德育创新理论难题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推进德育理论研究当代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研究内容;反思

本文以2018-2022年上海教育科研期刊论文为数据源,检索到有关德育的80篇文献,从文献数量和内容分析两个方面对德育研究概况、德育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并对德育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和展望,以期对我国德育研究有所助益。

通过检索上海教育科研五年来有关德育的文章,可以发现研究的主要方面有:德育课程与教学22篇;德育实践20篇;德育基本理论7篇;师德7篇;公民教育6篇;德育理性与情感4篇;生活德育2篇;德育渗透2篇;德育目标2篇,以及其他有关德育文章8篇。由此得出近五年来德育的研究涉及面很广泛,但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德育课程的实施和实践方面,研究者更关注的是如何教会人“德育”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从内容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课程的教与学

德育课程是当前实施学校德育的最基础的一步,也是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研究者对之的探讨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

中学德育课程实施存在着诸多问题:“德育主导渠道地位与边缘化现实的矛盾;教学目标宣传性动机与教育性动机的矛盾;教学内容丰富性加强与科学性弱化的矛盾;课程管理方式与学生发展需要产生矛盾;教学手段多样性与能力培养单一性的矛盾等。”所以,在实施德育课程中要反思德育类课程即显性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性质,“德育类课程应该“回归”到学科的本位,成为侧重于认知学习的课程。在课程总目标上,要从侧重于态度学习的目标转变为侧重于认知学习的目标;在分目标上,应分为知识、技能、态度三维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主要目标;技能目标是第二目标;态度目标是最终目标。对课程内容应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论证,要建构贯穿始终的统一主题线索和精心提炼的基本内容要素。”也可以总体规划部署,依靠顶层设计制定政策,配置资源,明确学科地位,建立反馈激励机制;加强中学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关注学生需求,创新学校德育的方法,重视情境创设和价值澄清;组织课外校外活动,重视资源整合,建设网络平台等。

免费师范生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育德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培养德育能力“要加强对师范生德育原理和德育方法等基础性德育专业素养的培育;以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创设教育者自身足够的体验时间和空间;建立与学科教学实践同等地位的师范生德育实践指导体系;教师教育课程既要有“师”的专业,也需有“范”的操作;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提高须有教育伦理学领域的教师课程建设。”有学者也提出品德课程要回归生活,“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生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创新教学方法,营造生活情境,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改革评价机制,联系学生生活,体现评价的过程。”

二、具体德育实践

德育是一个很宏大的理念,具体到细节层面包括感恩教育,孝道教育、尊重、诚信、榜样教育等等。为了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学者提出要思考感恩教育本质、策略,“可以运用主题教育、亲子活动、社会情感教育活动等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感恩”中走向和谐。”也有学者提出“以敬恩精神引领感恩教育、基于“路径探索”的感恩教育实践(结合各种少先队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借助家长学校、家委会和家长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形成教育合力、联系社区、德育基地开展)、围绕学生社会积极性反应的实践探索(学科互动、家校互动、主题教育活动渗透)、在特色教育(经典国学和艺术)中拓展感恩教育时空等。”

有学者提出榜样教育有其哲学基础,认为“人生榜样以自然为基础,道德榜样以社会为基础,公民榜样以政治为基础。所以要以个体成长的秩序性来建构榜样教育的科学体系,在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侧重于不同的榜样教育;针对不同天赋、不同性向、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也要有所侧重,并在榜样教育程度上做出精确的区分。”

孝道教育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孝”为做人之“道”的教育,有学者分析了孝道教育实践的方法和途径认为:“应该明确孝道教育的目标,确定孝道教育的内容,基于地方孝道文化资源,在品德学科中渗透孝道教育,开发孝道教育校本教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开展孝道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孝道等。”

针对学生在德性前提下,在实践中尊重情况、诚信现状学者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关现状分析和策略,认为尊重和诚信有性别和年级差异,可以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实施不同德育方法。

三、德育基本理论

在德育基本理论方面主要涉及的是德育基本理论及问题、德育的知与行,德育理念、德育内涵等。针对“什么是德育,近代以来学校德育问题,包括理性化的道德教育、“爱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他律与自律,良心、理性与信仰等该如何面对;现代德育面临的新挑战,对现代社会中所产生问题、矛盾及教育内容和形式,该如何进行理性的审视。”学者给出了相应解答。

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中华道德的压舱石,学校德育须准确定位并切实提高实效性。对照当今社会现实,学校德育要重建学生信仰系统,小的方面能思考个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的方面能关心人类的命运。“教育应能构建人的精神的终极关怀,承担起培养明天社会领导和高素质公民的历史使命,要在礼仪和行规教育中培育良好品行,在经典储备和行为实践中发展自由个性,在包容和感恩教育中坚固爱和善的信念。”

四、师德

师德问题是研究德育无法回避的问题。“师德的境界应分三重: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对于第一重境界,我们应该不推崇、不表扬,但也不能贬斥;对于第二重境界,我们应该引导、尊重,但不推崇;对于第三重境界,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并大力推崇。当前,要重新激发教育的内在活力,实现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必须重视培育和启发师德之审美境界的层次,这是教育发展的本源动力。”有学者从布迪厄行为理论视角分析人认为:“义利对立的道德观造成了教师在“道德崇高”和“现实需要”之间难以取舍。功利与道德不是对立的两极,它们都属于“实践经济”的范畴。借助布迪厄行为理论进行反思,当前教师功利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象征性行为”得不到认可,二是“象征利益”的潜在价值得不到保障。”

针对师德存在问题部分学者提出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学校师德教育的意识、制度、评价必须“有痕”,而教育的形式、时机、过程可以“无痕”。“即“有痕”要增强师德教育意识、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强化师德教育评价。“无痕”要不拘形式,开展师德教育春风化雨;适时影响,润物无声;融入过程,潜移默化。”有的认为:“教学文化影响到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国家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仅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来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而基于教学文化的视角来探寻其影响师德养成的心理机制却鲜有研究,因此,进行关于教学文化影响师德养成的分析研究就成为探寻师德建设新途径的关键所在。”还有人认为要“变师德说教为心灵感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成长、变有痕教育为无为而治。”另外还有学者提出师德建设的新实践:教师志愿服务等等。

五、公民教育

“公民意识是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现代化的水平”,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梦”的实现,依赖于一大批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的高素质公民,而高素质公民是离不开公民教育的。“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两个主要阶段,1978-2000 年的公民教育的复苏阶段,2001年至今是公民教育的初步理性探寻阶段,理论上三种公民教育观(共和主义、自由主义、儒家文化)的观点各持己见,实践探索在曲折中日趋成熟,政府主导、学者主导、公益组织主导模式等实践模式初步形成。未来的公民教育大有可为,需要在价值上坚持公民是目的和正义原则,在实践中为学生创造公共生活。”精心设计的幼儿节日可以培育幼儿的世界公民意识,学校也可以“通过激活校园及周边资源、联动家庭资源、挖掘社会资源搭建了公民教育的平台;学校通过构建资源整合的载体——“小公民主题月”,在主题阅读、主题实践活动、主题自选课程、主题评选中,以学校德育的整体体系不断推进公民教育。”不同的区域也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特色,发展学生公民教育。还有学者认为语文教材中蕴藏公民精神,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有效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培养。首先,指导学生体味教材中蕴藏的公民精神,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慢慢地树立起公民意识;其次,在教法中渗透公民意识,让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同时,去感悟文本蕴含的道理,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公民意识;第三,在师生互动中,帮助学生培养公民意识,不断树立起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自主意识。”

六、德育的理性与情感

“德性是理性和情感的统一,而且情境也会影响道德行为中理性和情感的比重。见义智为”和“见义勇为”之争所映射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德性中理性与情感关系的问题。反观道德教育的现实,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本体地位尚未确立,而且还出现了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待情感和理性的现象。”公民的德性又有经济德性和政治德性之分,中学生的经济德性大多数还处于自立意识、诚信意识以及节制意识等意识阶段,“让中学生的经济自立从意识走向行动,加强中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一群更为坚定的、更为真实的、符合经济德性的公民是现实的需要。”在中学生政治德性方面,“中学生在班级、学校、国家三个不同政治生活层面呈现出积极参与班级自治,有勇气监督、质疑和变革学校管理以及理性对待爱国等国家议题的特征。这反映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变动社会的社会背景,中学生对公民政治德性的理解,以及中学生的公民政治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情况。知识化及非政治化的公民素养教育与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参与意向存在距离。学校管理实践与理论的背离、公民德性与学校规范的混同以及公民素养教学形式的束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七、德育目标

德育在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围绕德育,强调优质,更要注重学生发展。“为了实现目标,学校在德育的核心价值上要形成共识,、以适切的目标转变教育的行为、德育与学校工作进行无缝对接、发挥整体设计与基层能动的双重优势、多元互动的德育实践充满智慧、在自主中获得知行发展的统一。”要在管理机制、整体设计、班级管理、德育方式和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探索,分析德育,引领学校发展的路径。

也有学者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对知行合一德育目标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从道德心理角度出发,个体对道德规则的不同认知水平、道德认同、道德责任分散和服从的心理都会导致知行一致的各种心理异化,并提出其可能的应对思路:消解对道德知行一致与否的考察,转向系统化分析途径。”

八、生活德育

20 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德育学界兴起了生活德育的探讨。它是在批判知识德育(或知性德育)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近几年来,人们却又对生活德育提出了反思,认为“生活德育论并没有告诉我们,其所追求的教育的本真或本真的教育,究竟存在于什么样的社会”;认为在当前人们对生活德育的研究中“存在着生活德育概念有待提升、生活范围有待界定和价值选择、生活德育方式有待建构和验证、是否还需要知性德育、生活德育的途径需要具体化等问题”。甚至有研究者指出:“‘生活德育’论在思维方式上不仅犯有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也经不起教育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检验和教育理论的拷问。”因此,有些学者开始回顾我国“生活德育”的研究,思考:德育、知识德育、生活德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十几年来,我国的“生活德育”研究经历了概念提出、系统研究、反思争鸣三个时期。有关研究主要探讨了“为何要提出‘生活德育’”、“什么是‘生活德育’”、“如何实施‘生活德育’”等问题,并对“生活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反思。有学者也对知识与生活德育的对立与统一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是后来研究者理清生活德育与知识德育关系。

九、德育渗透

德育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德育教育多数是以显性的形式存在,但无痕的德育渗透在德育教育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分析了写话教学的德育渗透,认为“我手写我心”是语文写作教学的价值追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在写话中培养他们积极向善的品质,是语文教师的使命。并提出“在实践中提炼德育渗透在“文本情境“”文本范例”和“儿童生活”中的写话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写话兴趣,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美德与力量”的种子。”另外语文教学也可以进行渗透无痕德育的尝试:“品词析句,在洞察故事中渗透德育;涵咏诵读,在朗读故事中感受德育;写作抒情,在与故事对话中内化德育;联系生活,在故事延伸中深化德育;有效拓展,在课外阅读中浸润德育。”

通过以上对上海教育科研文献内容的分析,针对德育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研究领域上看,研究涉及面广,主要集中在德育课程与教学、德育实践、德育渗透、德育目标,师德、公民教育等,有普世性研究,也有区域特色研究。总的来说德育课程是研究的重点,学者多从德育课程的实施中阐述德育的方法,提出诸多建议,但是更多的侧重的是如何施教,较少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及策略的理论基础研究。在具体德育实践过程中,也给出了有效的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2、从研究方法上看,“书斋式”经验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欠缺。德育问题的定量研究较少,多是理论性定性研究。方法单一,基本无跨学科研究,对国外先进经验的研究不足。

3、从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研究的经验性问题突出而学理性薄弱,大多是对德育相关问题的浅层描述或简单设想,并没有深入到理论创新的层面,缺少了从德育自身探寻德育各方面必然逻辑与本质要求的内容,往往容易导致研究漂浮于理论根基之上,多数研究都只给出策略方法,而无理论基础。

分析文献研究现状,我们要看到不足,在以后的研究中要:1、开展多种形式研究,对德育这一主题进行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3、对进行深层次理论思辨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瑞霞,女,硕士,讲师,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