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手工艺走进农村校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关于传统手工艺走进农村校园的研究

张玉敏,王亚可,杨宇慧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莲花镇第二初级中学,河南省 漯河市 462413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传统手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民间传统手工艺纳入到教学体系中,融入到综合课程中。基于问卷调查、日常观察,明确传统手工艺在农村校园开展现状,分析影响传统手工艺走进农村校园的因素,包括教育改革、师资力量、家长学生认知、文化传承、组织保障等,构建传统手工艺走进农村校园的途径,包括结合课堂教学、编写校本课程、专业人员指导等。各地农村初中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普及传统手工艺教育,提升学校美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农村校园;课堂教学;校本课程;专业指导

基于文化强国的背景,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在语文和艺术等传统课程中落实,还要将其融入到综合课程中,才能更好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是中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特点,主要有烧造、铸锻、染织、编结、木作、雕塑等类型,中国的能工巧匠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能够创造出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初中综合课程中,通过实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等,全面融入传统手工艺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激发学生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

一、传统手工艺在农村校园开展现状

基于本校与周边乡镇初中,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明确传统手工艺在农村校园开展的现状:一是课堂教学融入不多,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具体的实践活动,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1];二是缺乏完善的传统手工艺校本课程,没有落实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的原则,多使用国家级与省级的教材;三是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二、影响传统手工艺走进农村校园的因素

(一)教育改革影响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与正确的行为习惯,以及实施劳动教育,普遍缺乏传统手工艺方面的教学,综合课程中涉及的较少,大部分课程没有渗透传统手工艺的内容。

(二)缺少专业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在传统手工艺的教学中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传统手工艺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对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和手工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大部分教师不具备这些知识和能力,农村学校普遍缺少专业教师。

(三)认知普遍不足

家长和学生对传统手工艺接触较少、认知普遍不足,没有认识到传统手工艺对发展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创作能力的重要意义。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文化课程就行,家长不支持这类教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强。

(四)缺乏文化传承

很多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失传的窘境,由于经济效应不足,很多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技术技能逐渐失传。同时在多元化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传统手工艺不注重创新,无法适应主流文化,无法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五)组织保障不够

在农村校园中渗透传统手工艺方面的教育,通常只是在美术和综合课程中讲授理论知识,由于组织和保障措施不够,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作实践活动,这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其中,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三、传统手工艺走进农村校园的途径

(一)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基础教学

基于因地制宜与因校制宜理念指导,教师通过挖掘本地的传统手工艺资源,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演示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首先是结合课堂教学,将其融入到综合课程和其他课程中,丰富传统手工艺教育内容[2]

例如,我校所在的河南省舞阳县,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贾湖陶瓷、贾湖古酒、合伯宝剑、舞阳农民画被称为“舞阳四大宝”,此外舞阳木雕以期精湛的技艺影响深远。我们将这些传统手工艺知识和经典作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的方式展现,如展示紫陶、彩陶、红陶、黑陶、釉瓷、刻瓷这六类贾湖陶瓷,丰富了教育内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二)编写校本课程,丰富教育内容

基于传统手工艺的分类与文化传承特点,农村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共同编写校本课程,包括基础知识、主要技艺、作品展示等内容融入其中,介绍国家级、省级和本地的手工艺,丰富教育内容。

例如,在校本课程中,可以加入苏州刺绣、南京云锦、宜兴紫砂壶、景德镇陶瓷等国家级手工艺,加入黛眉手织布、鲁山绸织作、浚县石雕等省级手工艺,加入“舞阳四大宝”与舞阳木雕等手工艺。以合伯宝剑为例,校本课程中的内容有历史演变、四大特点、工艺简介、文化寓意和产业发展等,通过简洁的文字与生动的图片展现,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三)专业人员指导,培养手工技艺

为更好进行传统手工艺的教学,农村学校还要邀请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以及企业专业人员等,来校讲授和指导师生,培养师生手工技艺

[3]。农村学校还可组织专人录制专业人员指导内容,将微课等资源推送给学生,这样可以反复观看。

例如,基于本地的传统手工艺,我校选择了贾湖陶瓷作为重点授课内容,邀请了本地的记忆传承人与企业技术人员,讲授历史传承等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创作。比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花鸟虫鱼的动态,在陶瓷上创作不同题材的画作;指导学生吸收传统民俗元素,表现村庄、河流与亭台楼阁等形象。

四、传统手工艺进农村校园的优势及效益

传统手工艺进农村校园,不仅可以更好传承与发展本地的手工艺,培养更多的人才,还可以丰富综合课程内容,创作更多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传统手工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文化强国与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应当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以上基于传统手工艺走进农村校园的实践进行探索,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各地农村学校可以因地制宜与因校制宜,选择合适的传统手工艺融入到综合课程中,可以提升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马知遥, 刘垚瑶. 乡村振兴与传统工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研究[J]. 文化遗产, 2020(2):19-29.

[2]赵祖艳, 马涵璐, 王伟. 对于乡村振兴过程中推广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研究——基于榫卯文化的视角[J]. 商业观察, 2020(30):92-93.

[3]马镇耀.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手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凤翔草编工艺为例[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