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神木支线输水线路方案设计及比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神木支线输水线路方案设计及比选

裴旭阳   ,杨磊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输水线路的选择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选择线路时需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投资等因素,对输水线路进行科学布置、优化设计,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经济合理的输水线路。本文以神木支线实际工程为依托,取其中1条拟布置的实际线路,对具体的3种方案进行设计、比选、探讨,为相关的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输水线路;设计方案;方案比选

引言

输水线路的选择需结合具体的地域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首先,要注意合理布局,注意与沿线相关工程的结合,减少重复建设。其次,充分利用水库正常蓄水位富余水头,尽可能采用自流输水。再者,尽量缩短输水线路,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减少拆迁、少占耕地、少毁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输水线路与天然气管道、高速公路、铁路等交叉不可避免时,应尽量利用现有条件穿越,以减少管线施工对交叉建筑物安全及运行管理的干扰,不占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最后,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投资,缩短施工工期[1,2]

1 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支线设计流量为1.3m³/s,从某水库分水,流经部分城镇及河流渠道,向部分工业园区供水。水库最高水位990.0m,死水位969.0m,水库取水口设计流量10.31m³/s,工程线路设计总长81.56km,考虑损失后年总取水量为3282万m³。沿线地带气温年差较大,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流域内以黄土沟壑区为主,植被稀疏。综合考虑水源枢纽的选择、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总干渠与河流或沟道交叉建筑物布置等,经分析,可进行布置的实际线路有3条,现就其中1条输水线路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及比选,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2 输水线路方案设计

该线路设计方案起点从水库坝址以上1.3km右岸设浮船泵站独立取水,取水口后接输水隧洞呈东北向延伸至草地沟沟口以南约200m的预制场空地,空地现状地面高程968m~975m,考虑水库取水高程最低969.0m,最高990.0m,拟定该线路可布置的输水方案有3种:即“先加压+后明流+再加压”方案、“先明流+后加压”方案、“先重力压力流+后加压”方案,出洞后至某分叉点处再分别设泵站加压至各园区,3种方案布置见下文。

2.1 输水线路方案一

该方案为“先加压+后明流+再加压”方案。采用明流输水,按隧洞末点底板高程968m,隧洞比将按1:4000推算至隧洞进口,底板高程976m。根据水位运行曲线,水库高水位990m,全年运行天数204天,低于976m水位全年运行天数46天。故可布置“先加压+后明流+再加压”方案,首先在水库坝址以上1.3km的右岸设浮船泵站+取水塔取水,高水位高于976m时自流取水进洞,低水位(969m~976m)时采用浮船泵站抽水进洞,洞底板高程976m。进洞后采用明流隧洞输水至某镇以南约5km的草地沟出口处,出口洞底板高程968.2m,再由草地沟出口设泵站加压至某分叉点处,后分别设泵站加压至各园区。该方案设计取水流量1.3m³/s,总长79.76km,泵站4座。隧洞设计比降1/4000,断面采用圆拱直墙型,底宽2.5m,高3.05m。沿途布设6条施工支洞。该方案直接费10.46亿元。

2.2 输水线路方案二

该方案为“先明流+后加压”方案。相对于方案一而言,该方案考虑降低取水口,去掉浮船泵站,实现全自流取水,在取水口布置取水塔,高程选择在968.0m,满足在水库死水位情况下取足设计流量。该方案同样采用明流输水,隧洞比降按1:4000推算至隧洞出口,洞末点底板高程960.2m,后在草地沟出口设泵站加压至某分叉点处,再分别设泵站向各园区供水。该方案设计流量1.3m³/s,总长79.76km。取水头部放水塔1座,泵站3座。隧洞区别于方案一中的隧洞设计,隧洞降低8m,设计比降1/4000,断面采用圆拱直墙型,底宽2.5m,高3.05m。沿途布设6条施工支洞。该方案直接费10.39亿元。

2.3 输水线路方案三

该方案为“先重力压力流+后加压”方案。将方案二中的明流隧洞调整为压力隧洞,洞后设叉管直接接草地沟泵站,即节约了抽水水头,又不增加泵站座数,且不需在草地沟泵站深挖。该方案在取水口布置取水塔,考虑在最低水位情况下能够满足压力进水要求,进口底板高程选择在964m,满足在水库死水位情况下取足设计流量、淹没水深的条件。洞末点底板高程961m,后在草地沟出口设泵站加压至某分叉点处,再分别设泵站向各园区供水。该方案设计流量1.3m³/s,总长79.76km。取水头部放水塔1座,泵站3座。隧洞区别于方案二中的隧洞设计,为压力隧洞,断面仍采用圆拱直墙型,底宽2.5m,高3.05m。沿途布设6条施工支洞。该方案直接费12.00亿元。

3 输水线路方案比选

上述3种方案均可实现该水利工程的输水需求,各有优缺点,从综合费用、施工条件、运行条件、占地条件4个方面进行比较及优选。

3.1 综合费用比较

考虑各方案的工程直接费与30年运行电费现值,对各方案进行比较。经计算,方案一工程直接费10.23亿元,年运行电费2551万元,综合费用13.10亿元;方案二工程直接费10.19亿元,年运行电费2575万元,综合费用13.09亿元;方案三工程直接费12.00亿元,年运行电费2438万元,综合费用14.75亿元。从综合费用看,方案三较高,方案一、方案二相当,相对而言方案二略低。因此,从综合费用角度分析,方案二较优。

3.2 施工条件比较

3种方案均有隧洞、泵站、管道等建筑物,交通条件成熟,施工支洞条件均具备且难易程度相当。方案三的压力隧洞高程最低,施工条件最差。方案二较方案一而言,隧洞稍低,难易程度相当,但方案一多设1座水泵站,施工量及难度大于方案二。因此,从施工条件比较,方案二较优。

3.3 运行条件比较

方案二、三均难以利用水库水头,且存在洞前、洞后两处常驻管理人员的问题,管理相对复杂。对于压力隧洞,虽充分利用了水头,但水力条件复杂,运行安全性不高,还需设调压井来满足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节点多。相对而言,方案二虽损失较大水头,但运行简单,故方案二较优。

3.4 最优线路选定

输水线路比选应考虑工程全局,根据各方面影响因素综合考虑管线布置方案,选出最为经济合理、对社会影响最小的线路布置方案[3]。通过对以上3种输水方案进行分析、比选,综合来看,“先明流+后加压”方案(方案二)占优,综合比较参数详见表1。

1 线路输水方案综合比较表

项目

输水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主要技术参数

线路总长度

79.76km

79.76km

79.76km

设计流量

支线总流量1.3m³/s

支线总流量1.3m³/s

支线总流量1.3m³/s

泵站数

4座

3座

3座

工程直接费(万元)

104611.56

103858.66

120045.70

年运行费

2551.20

2575.00

2438.00

三十年现值

28720.86

28988.79

27446.48

综合费用

133332.42

132847.45

147492.18

主要工程占地(亩)

永久

20.57

16.00

16.00

临时

399.22

379.26

379.26

比较结果

较优

最优

较差

4 结论

水利工程输水线路的布置,应考虑沿线的地理、人文条件,分析、确定线路布置的可能性方案,经综合比较后,确定最经济合理的布置方案。本文结合某工程自身特点,综合考虑水库取水条件、隧洞设计、线路施工等方面,对某水利工程拟布置的1种输水线路的3种方案进行设计,通过对比各方案的综合费用、施工条件、运行条件、占地条件,选定“先明流+后加压”方案为最优方案,为类似的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苏军.城市规划区内水利工程输水线路分析比选[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06):106-109.

[2]刘银山.长距离引水工程输水线路布置比选[J].内蒙古水利,2019(06):29-30.

[3]周华.水利工程输水线路布置及方案比选[J].内蒙古水利,2019(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