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挑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挑战与对策

陈学伟

微山县城乡供排水服务中心  山东省济宁市  277600

摘要: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可以总结出,我们国家对于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力度支持,从而实现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这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升原有的质量水平,才能稳步推进这种新的模式。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挑战对策

1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是指上述各类水利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加固等活动。水利工程建设一般分为基本建设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两大类。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所面临的挑战

2.1如何实施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

当前的这个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要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以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目、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从国家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看,仍存在不少挑战。一是统筹推进难度大。第一,目前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贷款占比偏低,财政压力较大。第二,引调水工程年均供水量,所需投资差异较大,如何统筹协调存在难度。第三,移民征地投资占比较高,导致工程收益指标偏低。二是重大引调水工程、骨干输配水通道、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等线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首先,项目法人需要组建多个现场管理机构,对线性工程实施分段管理,增加管理层级。 其次,设计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 稽察检查发现,同一个项目上同样流量的渡槽断面形式存在差异,同样地质条件下的隧洞支护形式存在差异,在最适合采用标准化设计的工程,因不同的设计人员采用不同的设计,造成人为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措施费。 再次,移民征地进度是制约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稽察检查发现,移民征地进度滞后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情况在引调水工程中尤为突出。与枢纽工程相比,线性工程更容易受移民征地影响,窝工导致工人流动性增加,进出场费用增加;抢工导致工人工资增加,工程质量降低;为实现工程进度目标,窝工、抢工交替进行,增加成本同时带来较多质量隐患。

2.2安全底线日益提高

最近,我国的一些地区出现的洪涝灾害中,分析具体的成因,让我们再一次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安全的重要性。当前,如何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安全遇到新的挑战。一是保护经济成果和人民生命安全的标准越来越高。一方面,城市经济规模经过多年发展不断壮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二是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从全球范围看,受全球变暖影响,最近这几年,全球范围内出现多起极端天气。从国内形式分析,我国境内强降水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数量均有增加趋势, 增加了洪水的风险。这些现象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洪水等极端天气的威胁,做好迎接极端灾害的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3水利技能工人日益缺失

当前,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如大坝自动碾压技术、土石方机械开挖等解放了大量人力。 但在当前技术水平和施工条件下,并不能完全依赖机械施工,许多工程的施工仍需主要靠人力来完成,如钢筋制作安装、岩石爆破打孔等,即使是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等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施工内容,仍然需要工人操作机械设备、监控机械设备的运行。 在人机料法环五大质量要素中,人的素质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然而如今水利工人的数量越来越少,随着各地大规模建设项目不断提上日程,施工单位用人比较吃紧。不会做或者不能做成为主要因素。

2.4项目法人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国家水利部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指出水利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经过20多年应用、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领域的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稽察检查分析指出,当前项目法人普遍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中小型项目上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在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中小型水利工程甚至有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权限下放到市县一级,受承接能力所限,近几年各市县在组建项目法人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欠佳,在建设工程投资、质量、安全以及预防工程腐败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甚至建设目标面临失控的威胁。一些市县项目法人的法人地位缺失,市场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多处在半官半企的状态,存在水行政主要领导兼任项目法人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现象;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管理力量薄弱,主要人员建设管理经验缺乏、能力不足,内设机构和相关人员配置薄弱,项目管理能力不高;一些项目法人单位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并导致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二是项目法人制度层面存在明显短板。当前建管模式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由合到分向由分到合转变,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责任主体正在进行多种组合尝试,PPP 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应运而生,监理的改革也在尝试中推进。面对新的形势,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组建方式以及工程发包方式需要科学选择或设计,PPP、EPC 并不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也并没有过时,而是要针对这些新模式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

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对策分析

3.1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工作

当前安全监测工作基本处于无人管理、无人问津的状态,对工程质量管理很不利,应当得到项目法人和整个行业的重视。安全监测单位应及时系统分析监测数据,科学研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异常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项目法人应重视安全监测工作,对安全监测单位实施有效监督,对安全监测成果实施严格审查。政府应加强安全监测行业的监督管理,制定安全监测单位的市场准入条件,将安全监测单位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

3.2设计理念的升级转变

新阶段,从保护人民生命和经济发展成果角度,应更加重视安全,研究实施无限设计理念需要增加的投入。如果投入过大,至少应对大坝、重要堤防等重要挡水建筑物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确保极端天气条件下不出现水库垮坝事故。

3.3提升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提高水利工程标准化设计水平

国内工程事故原因统计指出,设计质量问题占事故原因的几乎一半。提升设计质量应从提升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设计工作标准化入手,研究制定引调水工程中渡槽、隧洞的断面和结构形式及标准图集,设计时应考虑如何提升机械化程度、节省人力。

3.4提升水利行业吸引力

对能用市场手段解决的项目坚决吸引社会资本,对不能用市场手段解决的项目应由财政补齐,保障项目投资收益率在正常水平,提升水利工程对资本的吸引力。及时制定相关用工政策,规范劳务工人准入制度,结合当下劳务用工成本不断上升的现状,合理提高人工定额,让施工企业能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劳务合作。施工企业应努力改善作业条件,研究应用工程机械代替人力的新技术,规范劳务用工手续,及时支付工人工资,培养产业化工人,稳定就业岗位。

3.5夯实水利建设项目法人首要责任

第一,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做到不越位,进一步明确项目法人的市场主体地位,压实项目法人在建设质量管理中的首要责任,提升水利建设项目法人治理项目的能力。第二,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做到不缺位,积极协调移民、征地等工作,加强对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管理体系、行为和结果的监督,重视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的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充分激发项目法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结束语: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的经济命脉,维系着国计民生,所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质量是我们当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要不断接受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抓紧时机,不断地完善相关措施,将国家的水利工程上升到更高的档次,去迎接新的挑战。

5参考文献:

[1]沈凤生.新阶段科学推进调水工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21(11).

[2]蔡奇,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制度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6).

[3]周雅程,等.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水利建设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2).

[4]蔡奇,王亚军,罗磊.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面临挑战与对策[J].中国水利,2022(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