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与朝鲜民族舞蹈中的“气韵”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中国古典舞与朝鲜民族舞蹈中的“气韵”比较

郑洁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

摘要: 中国古典舞与朝鲜族舞蹈“气韵”观相近,与传统文化之源“气韵观”相近的哲学理念有着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太极文化对东南亚舞蹈文化的影响所致。由于它的影响,使得东方舞蹈“气韵观”的特色具有东方人的性格,它是东方人的文化、审美观念,是东方人的视觉方式和舞蹈观。即使在2l世纪站在现代化的前沿,东方舞蹈仍然不会混同于西方舞蹈,因为它所灌注的历史文化,仍然是太极文化影响下的东方神韵和东方精神。

关键词:古典舞;朝鲜舞;气韵

一、气韵的观点:

“气韵”之美,在古人眼里是一种生命的正气,它可派生出天地万物,也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而舞蹈的律动和形态又表现出人们的精神状态,这种舞蹈的律动和形态的展示包含了“气”,而它又通过一定的“韵”展现出来,获得审美价值。舞蹈中的“气”是指人的生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艺术化投射。中国古典舞不仅以“气”作为外部姿态的一种推动力,更注重对“气”之流动形态的体验与模仿。就舞蹈“气韵”的概念而言,“气”在狭义上是呼吸,也就是指人心理上的内在意识,而这种内在意识是自身能感觉到而客观却不易觉察到的一种连绵不断的非静止的形态,是在气、意、形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风格和情感。“韵”本身与节奏、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体现的则是一种借助有限形态来传达的无尽的余味。

舞蹈不仅是身体动作的艺术,更是呼吸的艺术。如果没有呼吸的配合,舞蹈动作会显得呆板、无神且缺乏感染力。从现代生理学的知识中我们可以知道,呼吸是一种运动。呼吸的实质,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吸气时胸廓向各方面扩大,呼气时则缩小。由此可见,呼吸直接赖以胸廓的变化。从狭义上讲,舞蹈中的呼吸应称之为艺术呼吸。艺术呼吸是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控制、处理、合理把握、运用呼吸,从生理的需求上升为理性的支配及其运用。使呼吸、韵律、风格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体。

二、朝鲜舞与古典舞的美学特征,审美趋向,动作元素

1.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气韵运用:

在中国古典舞中,“气”韵”分别统领着教学,表演剧作中的“神”与“形”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气”则是呼吸,呼吸本身也是一种运动。它除了能控制力的运行表现情感之外,同时又是舞蹈有形动作的视觉再现。呼吸有长短动静轻重缓急,其中也包含着节奏的性质.中国古典舞身韵在众多的节奏变化中,形成平衡,内与外的和谐统一。意,气、力,形四者是相互贯通、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整体.“以形取意、以意领气、以气发力、以力贯形”,相互间有如血脉相连,高度地融合在形体的表现之中,完美的动作、情感的表现是“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的有机结合而生成的产物,使得舞蹈的动作和韵律“延绵流畅。明快洒脱刚劲有力、行云流水”,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中国古典舞中的“韵”,包含着“气韵”“韵律”、“韵味”“意韵”“神韵”等诸方面。一切内涵的呼吸,意念,律动、节奏都可以称之为“韵”。中国古典舞的“韵”,讲究的是子午相衬的外部体态和阴阳互衬相对的内在运动规律,特别是中国古典舞的“身韵,以拧颇、圆,曲的基本形态和势态,以腰为轴的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线路,以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多种基本动律元素,以“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等一切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则,以神领形,以形传神、身心结合、内外统一的风格特点,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动律,体现出舞蹈特有的韵律风格,以独特的气韵观、技艺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

2.朝鲜舞中的气韵运用:

朝鲜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原初的观念形态,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宗教信仰所决定多神教的自然崇拜意识.即将佛、儒、道三种思想为一炉,形成“天人和一”,阴阳刚柔之气和拟物制象的原初的哲学思想内涵,从而实现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朝鲜民族的这种文化特征,为朝鲜民族舞蹈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影响着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

朝鲜民族舞蹈具有含蓄性的律动特征、顿式和弹式的律动特征,是最富有韵律感的民族舞蹈之一。其舞蹈韵律始终贯穿于‘气、韵’之中,个性律动特征为:内外结合、动静结合。朝鲜(韩)舞蹈韵律中的形态特征,也是十分强调“圆、曲”造型和律动形态的。“围手’’动作强调围“圆”与“曲”膝的起伏;行进中的步伐在起伏律动通过曲直步伐的行进又形成“半圆”的过程;“绕腕手”动作强调手臂的大圆连接手腕的小圆;手臂的紧甩或横甩或归圆”,造型上的半“圆”;旋转中的单转“圆”,双转“圆”,真是“圆”中生万变,万变不离“圆”,而在“曲”直的律动中又形成了韵味之特征。

    朝鲜民族舞蹈在形态上除了围,还有拧、含、曲、圆,而主要动作部位则在上肢。这是因为上肢要比下肢更富有表现力,因而在上肢的律动上更为强调气息和意念对动作的引导作用。同时,上下肢又是一个相相互协调的统一体。那种粘连不断、起伏连贯的韵律风格,必须要在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中才能完成。而这种相互间的起伏连贯的过程,也正是“粘劲”的完美体现过程,同时,其动律在围、含、曲的形态上,与温顺、细腻、优雅、祥和、缓慢、持重等诸多情感内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又体现出和谐、起伏、张弛、谦让和含蓄的审美特征。

    在朝鲜民族舞蹈的韵律中,最为基本的最典型的“气韵”方式,则体现在“粘劲上。同时,含劲儿、抻劲儿、沉劲儿、提劲儿,立劲儿,跳劲儿,肘劲儿、掸劲儿、围劲儿等又是最为常用的“气韵”动律.特别是“粘劲儿”,这与“太极”气韵方式又十分相近。这种“粘劲”构成了朝鲜(韩)民族舞蹈韵律的核心。虽然在某一瞬间,动作在外部形态上似乎是静止的,但其内在的呼吸及韵律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控制中的一种延续和变化。它体现着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动态形象。这一韵律特征与太极“气韵”观相近.“粘劲儿”的掌握,单靠自然“呼吸”本身是不行的,还需要“气、意,形’三者间与节奏上的协调配合,才能性成”韵味”。呼吸的运用在动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的元素之一,但是“意”却是产生调节和控制呼吸使之完成“形”动律上和各种不同要求的“粘劲儿”的支配点。

    朝鲜民族舞蹈的一起一落,举手投足,动律上的风格韵味则是完全融于气息运用,即呼吸之中。呼吸除产生有形动作的视觉再现之外,还能表现情感控制“力”的大小.朝鲜民族舞蹈正是通过这种呼吸的运用,通过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在转换变化和节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律动,并富有弹性,律动的起伏也较大。这种有机结合便产生了不同形态上的形体动作,进而附入情感意念则表达出富有感情的具象内容、传情达意。因此,朝鲜民族的舞蹈是一个呼吸意念特殊形态和节奏的有机结合体,只有相反衔接、运用得体,才能产生出独具魅力的韵律风格。

结论:

朝鲜舞蹈与古典舞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都讲究气韵,它是一种柔韧的力量,既彼此连接又彼此对抗,是由内发至于外,回归与内的“气韵”组合。并由此构建了朝鲜民族舞蹈韵律的核心和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除有其众多的共同点之外,中国古典舞和朝鲜民族舞也存在着不同的方面,诸如区域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等因素,又在舞蹈的体态上风格特征上有所不同。中国古典舞在舞蹈体态上讲究的是子午相衬的外部体态,而朝鲜民族舞蹈则在舞蹈外部体态上强调曲线美。中国古典舞强调阴阳顿挫分明,动作连接上的棱角性强,而朝鲜民族舞蹈则强调动作连接上的连贯性;中国古典舞强调动作的内柔外刚,而朝鲜民族舞蹈则强调内刚外柔等等。

    可以说,中国古典舞与朝鲜(韩)舞蹈“气韵”观相近之因,是与传统文化之源相通气韵”观相近的哲学理念有着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太极文化对东南亚舞蹈文化的影响所致。由于它的影响,使得东方舞蹈的“气韵观”和特色具有东方人的性格,它是东方人的文化,是东方人的审美观念,是东方人的视觉方式,是东方人的舞蹈观。即使东方在2l世纪站到现代化的前沿,东方舞蹈仍然不会混同于西方舞蹈,因为它所灌注的历史文化,仍然是太极文化影响下的东方神韵和东方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宇宁   谈中国古典舞的审美与教学

[2)  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44。

[3]  唐满城.论,扣国古典舞“身韵”的形.抻、劲、律  舞蹈论,1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