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思考

王宋

深圳市海德伦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518036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发展迅速,人们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已进入专业视界且成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模式。结合工程经验,论文系统分析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特点与优势,以及与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区别;同时提出全寿命周期造价的管控措施,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全寿命周期;工程变更

1引言

通过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可降低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建造与运营等全寿命过程的成本。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涉及内容较多,且为动态管理,具有较大难度,对相关专业人员要求较高,通过下文简短阐述,希望能为实操带来一定启发,使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提高经济效益、推动行业发展。

2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对发包人而言是投资控制,对承包人来说是成本管理,而针对项目本身,则是需要考虑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策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等全寿命过程的成本最低。

充分了解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特点,对于应用该造价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考虑工程项目的造价和成本问题。该造价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目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目的是通过紧密衔接工程项目各阶段,使整个项目各环节工程造价达到最佳,而且它是一种提前主动控制的成本管理模式。2)造价管理时间跨度大。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时间贯穿工程项目整个周期,涵盖工程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以及使用维护阶段等各阶段,过程中还涉及动态控制与管理。3)更注重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分析。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重点是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重要分析内容,对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

3建设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相关工作人员能将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工作做好,可有效节约成本,为建筑企业收益提高奠定基础。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有一定难度,因为市场经济形式是在不断变化,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市场经济形式变化提出管理与控制策略,并采用有效手段将其贯彻落实,才可为造价控制与管理提供保障,将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最终为建设项目、开发商、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4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实施

4.1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

在某些地区的建设工程中,建设企业并没有高度重视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然而,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体建设工程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其能够反映决策人员的战略意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在决策阶段,要充分考虑项目后期的运营成本,建设企业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同类工程案例,如采用利用电价差的冰蓄冷空调或地源热泵技术节约运营成本,编制造价概念清单并进行比选与优化。造价概念清单的内容包括工程的建设成本、建筑材料成本、建筑设计成本以及缴纳税金数额等。另外,建设企业还需要做好计算工作,以避免“三超”(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现象的发生。当工程成本计算清单编制完成后,清单编制人员需要及时将其交由上级领导审查与核对,并且与决策人员共同评估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成本利润率。清单编制人员需要为决策人员提供准确的、真实的、实用的计算数据以及各环节的相关数据,以便决策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

4.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

想要进行建设工程造价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建设企业就需将设计阶段重视起来。具体而言,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方案设计阶段。在方案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立足于市场需求进行资料收集,制定出多个设计方案,并在制定好设计方案后从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环保等方面入手进行方案分析,找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2)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建设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要阶段,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将其重视起来。通常情况下,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为:满足客户要求、资金合理、设计可行。所以,在初步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并将最适合的设计方案选出,采用有效手段进行优化设计、限额设计,确保工程造价为合理状态。(3)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是建设工程施工的参考,是招投标、控制拨款的理论依据,是结算的基础资料。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明确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主动了解现场情况,基于此进行合理设计。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到:功能齐全、足够安全、设计变更及项目投资控制在最小范围。

4.3招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工程招标、合约管理是造价管理的重要部分。在工程的招标中需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后的各种指标和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为后面建设工程施工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还要重视为节约运维成本选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采购方式,防止出现创新采购过程中成本管理失控。

4.4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

首先,对建设工程的材料、设备标准及价格要进行严格管控,重视材料、设备的使用寿命,合理计算材料的使用率,在项目过程中施工材料和设备材料都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也是消耗费用极大的常见材料,因此要在施工阶段加强造价控制,科学管理施工材料、使用材料,避免出现大量浪费施工材料。对材料采购环节进行严密监督,做好审核环节,对每次购买材料进行登记记录。同时要定期对设备材料要进行维护和保养,能够保持其性能和寿命,以发挥最大价值。其次要对建设项目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管理,保证项目能够按时交工。最好成立一个专门监督工作小组,对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工作,对于工程变更等情况,及时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进行沟通,一切以变更签证为准,严禁私自变更、巧立名目的情况发生。保证造价控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导致了很多项目推迟交工时间成为普遍现象,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签证、变更率,制定严格的签证、变更管理制度,尽量避免或减少无效成本的发生就变得尤其重要。因此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根据工程进行跟踪,并做好分析,与各部门做好沟通工作。最后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财务数据进行结算,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项目资金动态数据掌握,针对其问题能够及时分析和解决。

4.5运营维护阶段造价控制的实施策略

项目竣工验收后,在建设项目的运营调试阶段,对运营调试的数据与指标进行设计比对,优化其中不足,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资料的搜集、整合与存档,做好技术经济指标统计与分析,制订项目使用阶段的运营指导书,加强运营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不断降低建设项目的运营成本,为建设项目创造更多的收益。

结语

传统的造价管理重点是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的控制。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相比,是还需要结合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造价管控,是从工程建设前期、建设期以及使用期的运维等阶段综合管理工程造价,其造价管理时间覆盖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理念是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是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持续改进,不仅能保证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同时能加大项目前期投资阶段的投资策划、投资决策和涉及后期运维阶段对造价管理的深度,使项目本身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忠武.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应用价值[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22).

[2]刘峰.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价值研究[J].中华建设,2021(7).

[3]何永智,邵文帅.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价值体会[J].砖瓦,2021(3).

[4]章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21,40(35):64-66.

[5]赵玲.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运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11(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