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与企业税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2

探究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与企业税收

李蓓丽

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能否分离如何分离,这是研究重点,以税务工作与会计工作为核心,分析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制度内容,依据税收法规的改革促进分离的深度落实。基于此,本文率先总结分离的意义,而后侧重分离对策与企业税收方案进行探究。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意义;企业税收;

引言

由于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所服务目的不同,导致两者为实现各自不同目的所遵循的原则不同。如何完成两类会计工作的分离,应客观分析传统会计工作中两类工作之间存在的关联,采取科学分离手段完成分离工作。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

(一)会计体制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

政策制度的深度实施需要具体工作完成落实,全新税收方案与会计制度内容的提出到落实,需要关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侧重深化改革的客观需求进行意义总结。第一,背景分析,市场经济背景下两类会计的工作重点不同,为深化改革续期,对两类会计工作的不同点进行总结。核心目的不同,财务会计关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落实,税务会计关注税收政策动向。遵循原则不同,财务会计重视企业整体收益的提升,税务会计关注税收透明化的落实。第二,客观需求,为深化推动分离工作,利于传统体制下的国家宏观管理,这是保证企业税收监管的重要内容。同时有利于统一会计制度的执行,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调整税务会计工作重点,将工作重点与传统财务会计重点进行分离,保证制度内容的执行效果

(二)税收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完善税收制度需要关注企业税收情况,此时将传统统一的会计工作进行分离意义重大,其原因是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科学分离,这是完成税收制度完善与应用的核心途径。因此,下述内容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意义总结。第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会计行业不断进行改革工作,政府部门对有关财务税收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税收体系深度完善[1]。对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同时实现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国家政府部门为了规范社会企业纳税工作制定相关的执行标准,有利于稳定纳税人税务关系的核算工作。第二,意义总结,深度落实分离工作有利于传统体制下财政收入的提升。因两类会计的根本目的不同,进行分离式必然性工作。为实现税收制度的完善,规范企业纳税标准,利用税务会计的监督与审计环节完成企业内部审核,最终深度落实税收新制度内容。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对策

(一)关注会计关系选择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模式的选择,是与一个国家的法律环境、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等经济、法律因素密切相关的。因此为保证分离工作科学完成,应关注会计关系的选择,下述内容侧重三点详细总结。第一,依据我国的法律环境,分离对策的梳理与应用应结合我国法律大环境,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需要具备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同时要求公司法、商法等法律对公司的各种会计事项都做出详细的规定,通过规定内容为分离工作提供保障措施[2]。第二,依据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朝向市场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需要依据经济体制完成分离工作。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实施有效,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应该成为分离环节的核心内容,最终在核心内容的保障下落实分离。第三,依据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同组织形式的财务会计工作均应该具备客观性与真实性,同时税务会计需要依据税收政策标准完成纳税。因此实现分离需要依据企业组织形式完成,保证分离过程的企业发展与税收的稳定性。

(二)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

对于纳税企业而言,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前后的成本效益可分为两类,分别是提供信息的成本效益与利用信息的成本效益。因此分离方案的研究过程,应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下述内容对此详细总结。第一,分离前后提供信息的成本分析,财务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成本是研究重点,因分离前后差异很小,因此对其影响不大。税务与财务会计统一模式的企业分离成本较高,因此需要结合成本角度完成方案构思,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期条件落实会计分离工作[3]。第二,分离后利用会计信息的效益分析,企业通过对财务和税务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得到管理效率提升、节税和提高纳税信用等级等好处,从而带来分离前无法达到的效益。因此分离方案确定与落实过程中,应保证会计工作找到重点并做好本职工作。第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前后税务机关的成本效益分析,此时税务基层单位应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依据税收政策完成监督工作,对税务会计进行跟踪审计,企业对财务会计关注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深度落实成本效益完成分离方案的构思。

(三)建立健全企业税务会计机制

企业想要做到财税会计的有效分离,需要以相关的税收法律政策和会计准则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税务会计工作制度,让税务会计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位。因此会计分离过程中,企业应关注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建立企业内部税务会计工作机制,为税务机关提供透明化的数据。此外 国家税务机关需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向其他发达国家学习相关工作经验,制定一套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并向与国际工作接轨的先进制度以及先进工作模式进行学习,结合社会经济市场发展趋势,完成会计分离方案的落实。

三、企业税收负担合理化思考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可能会造成企业税收负担,因此下述内容侧重企业税收负担合理化进行思考。第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析过程中,如果出现企业税收负担需要正视问题,促进分离工作落实是核心内容。会计分离的落实是必然之路,因此围绕企业税收负担合理化思考,应重组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更新财务会计工作观念。将传统税务会计工作的重点转交与税务单位,透明化纳税的同时降低企业税务负担。第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会对财务管理制度重构带来挑战,因工作人员能力问题最终导致制度重构形同虚设。因此应加强高素质、高职能会计人才的培养,避免企业出现税收负担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人才的支持,在企业进行会计管理工作时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确保企业财税分离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招聘专业水平高的税务会计人才,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质量, 满足企业发展需求[4]。第三,树立分离后的税收管理理念,税务部门应做好税源与税收和谐发展,关注分离初期企业存在的会计工作问题,将执法与服务有机融合。在监督与服务的背景下为会计分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除此之外,相关的财政单位还要完善有关税收的法律政策,对税务工作的各项行为进行科学规范, 让企业中税务会计的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市场经济与税务制度改革背景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是必然的,如何保证分离稳定而科学进行。此时需要企业正视分离所带来的优势与价值,税务部门需要关注税务会计核查工作,最终在共同努力下避免分离过程出现企业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胡吉东.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6(02):10-13.

[2]姜超.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协调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2(08):163-165.

[3]沈小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及其协调性发展[J].现代企业,2022(03):144-145.

[4]宋爱东.经济新形势下税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富生活,2022(04):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