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法治与德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1

简论法治与德治

史春平

伊春市委党校(黑龙江伊春)153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养分,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深刻把握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撑,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法律都有一定的道德属性。习近平同志指出,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法律凝结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遵守法律就是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法治信念是对法治所蕴含的价值观高度认同的心理机制,它能激发人们与法治观念,指导和规范行为。法律和道德,一个是硬约束,一个是软约束,一个是他律,一个是自律。仅仅依靠强力推行的外在制约,会削弱人的自觉性。道德则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促使人们主动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自愿选择有道德的行为。一个人的道德觉悟提升了,就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了,法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法律和道德可以相互转化,法律和道德都植根于一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文化的演进,社会的发展,推动法律和道德的发展考察人类历史,会发现,法律和道德之间呈现一种流动的边界,一些道德规范流动到法律规范之中,这是道德转化为法律。这些法律规范流动,道德规范之中,这是法律作为道德。例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原则逐步从经济活动的伦理要求演变为一条重要的法律原则。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精神滋养。

我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为政以德,历来是对为政者的品格要求。我国古人早在西周时期就意识到,决定政权兴亡的主要不是外在力量,而是人自身德行的好坏我国古代在选拔人才时,大都把德放在第一位。周礼记载,将大幅,每年正月都要对本将人才进行考察。考级德行,察其道艺,诸子百家谈到选拔人才的标准,一般也以德为先。孔子说,政治、政治及政治,就是要让国家和民众都行正道,而为政者自己的德行尤为重要。德治之所以能起到治本的作用,是因为它能使人树立羞耻心。一旦人杰之耻,国家治理就不难了。这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

三、坚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习近平同志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好。法治与德治,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法律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首先,以道德滋养法治。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明年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德治资源,也包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这些都是涵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要源泉。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道德教化是教人求真,劝人向善、粗人尚美的过程,也是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方式。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各地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以及学生守则等学都应把遵法守法作为重要内容,突出来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其次,以法治保障道德。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在现代社会,征信系统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的和谐运行,维护征信系统,就离不开对违法背信行为的制裁。如果不对挑战诚信底线的失信行为加以呈现,损害的就不仅是受害人的权益,还有司法公信力和权威社会公平和正义。2014年,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到2020年,明确了四大领域三十四项重要任务,2015年38个部委联合签署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失信当事人进行联合呈现。这些都是要通过法治的刚性,引导人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不仅要陈列形以示警戒,还有张善举。益阳北德比,如我国大多数省区市都制定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政策法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好人的合法权益,褒扬好人的道德行为,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