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探讨

向玲

遂宁市中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总结归纳对产后出血产妇施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遴选2020年0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共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完成组别划分,就单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n=50)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组,n=50)的止血效果以及产后出血量等测验值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施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效果确切,可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产妇术后出血量较少。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改良式B-Lynch缝合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妇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常见的有子宫收缩乏力、凝血障碍以及胎盘因素等,由于产后出血的发生发展是难以预测的,病情严重的产妇可能会发生休克甚至死亡。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需及时予以对症处理,以免对其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制定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1,2]。本研究随机遴选我院过往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主体研究样本,并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考察其实际应用价值。详情报道如示。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信息

随机遴选100例于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产妇作为主体研究样本。所有入组对象均行剖宫产且诊断为产后出血。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治疗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划分,结果如示:对照组50例产妇中年龄在22岁至34岁之间,组内年龄均值为(28.21±1.33)岁;观察组入组50例产妇中年龄在21岁至35岁之间,组内年龄均值为(28.25±1.38)岁。两组患者上述基线信息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而可展开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单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每次250ug,每间隔15min后注射1次,总剂量控制在2mg以内。

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加以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将子宫托出腹腔,再次检查辨认出血点,若为子宫收缩乏力,则先试用两手加压估计B-Lynch缝线技术的潜在成功机会。如出血已控制,表示加压有效,用70 mm圆针,1-0可吸收肠线穿刺,从子宫切口上方距右侧子宫边缘4 cm,切口上缘2cm,子宫前壁进针,缝线穿过宫腔至子宫后壁相应位置出针;缝线拉至宫底于宫底距宫角约3~4 cm处打结。打结时助手帮助加压子宫前后壁;相同方法,左侧缝线在切口上方距左侧子宫边缘4 cm,切口上缘2 cm处,从子宫前壁进针,缝线穿过宫腔至子宫后壁相应位置出针;缝线拉至宫底加压于宫底距宫角约3~4 cm处打结。操作完毕,子宫表面从前壁至后壁可见两条可吸收肠线,在子宫体的两侧呈背带状。检查无出血后缝合关闭子宫切口。子宫放回腹腔观察下段切口有无渗血,阴道有无出血及子宫颜色。

1.3观察指标

止血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可将止血效果分为无效、有效以及显效等,评判标准如示:显效:治疗半小时后出血量不超过100mL,体征稳定且出血停止;有效:治疗半小时后出血量高于50mL,治疗后2h出血量不超过100mL,体征有好转,但仍有少量出血;无效:治疗2h后出血量超过100mL或体征不稳定。总有效率是指显效和有效病例占总样本数的比例的数学加和。

产后出血量:详细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

评定本文研究结果使用SPSS22.0进行,计量数据经由()表述,t检验获取处理结果,计数资料经由(%)表述,χ2检验获取处理结果,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表示具有影响。

2.结果

2.1止血效果相较

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见表1。

表1止血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10(20.00)

30(60.00)

10(20.00)

40(80.00)

观察组

50

30(60.00)

17(34.00)

3(6.00)

47(94.00)

χ2

4.332

p

P=0.037

2.2产后出血量相较

观察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产后出血量相较(x±s,mL)

组别

例数

产后2h出血量

产后24h出血量

对照组

50

342.66±28.35

572.55±57.12

观察组

50

105.53±22.88

186.82±44.81

t

46.026

37.570

P

P<0.05

P<0.05

  1. 讨论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大多应用于外科手术止血,其是一种压迫性缝合术,同时对子宫前后壁进行缝合加压,短时间内缩小子宫体积,机械性挤压平滑肌,使得子宫壁的弓形血管受到挤压,从而达到降低血流速度的效果,再经过局部加压后逐渐凝结成为血栓,进而起到止血效果。该手术操作简单,止血效果显著,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

[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甲基前列腺素,从而提高子宫收缩运动,增强子宫压力,最后闭合血窦,有效止血[4]。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止血效果明显更优,且术后2h和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治疗相较于单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止血效果更佳,起效更快。

综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可作为产后出血产妇优选方案,该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

参考文献:

[1]滕辞英.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4):148-150.

[2]梁馨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01):14.

[3]任思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5):717-718.

[4]韦瑞红,伍丽群,彭碧玲, 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40例临床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2):124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