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综合接地工程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高速铁路综合接地工程施工技术

刘和喜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宜宾市  644000

摘要: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高速综合接地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统筹协调各个方面资源,通过合理恰当施工技术保证顺利进行。对此,本文参考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川渝段站前工程YKCYZQ-5标综合接地工程,相关施工技术工艺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与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施工技术

1作业准备

1.1.内业技术准备

(1)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合同文件以及有关施工的技术文件,执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
    (2)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项目部测量人员根据施工设计资料,对线路中线、水准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组织定位放线。

1.2.外业技术准备

(1)选定专业化施工队伍,实行贯通地线敷设专业化施工,人员配置满足专业化施工要求。
  (2)配置专用的工装设备,满足施工需要。
   (3)根据施工设计文件要求釆购贯通地线、接地端子,C型压接件、L型压接件等材料,并经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2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综合接地工程段落里程范围为:DK180+429.8~DK180+727.55,全长297.75,其中包括2孔32m简支箱梁、2个桥台、1段路基。路基段落长223.05m,路肩内侧设电缆槽,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共槽、电力分槽形式,分为I型、II型两种型号,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铺设贯通地线,贯通地线采用70mm环保型贯通地线。该段路基共有8个接触网基础,2个拉线基础,布置在电缆槽内侧,接触网基础桩径为Φ75cm,桩长为5.4m,拉线基础桩径为Φ70cm,桩长为5.5m。路基与金子咀特大桥30#桥台过渡段处设置2个过渡电缆井、2个I型通信电缆井,路基与龙王沱大桥0#桥台过渡段处设置2个过渡电缆井,沿线路左右两侧对称布置,I型通信电缆井内埋设2根Φ100mm镀锌过轨管,用于通信过轨。

施工及工艺顺序如下:

贯通地线埋设→过轨管埋设→电缆井施工→电缆槽施工→接触网基础施工→接地电阻测试。

3贯通地线敷设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3.1路基地段

3.1.1.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

(1)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
    (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下300mm~400m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0mm,沟中回填细粒土。
    (3)对涵洞顶板距轨顶小于1.5m地段的贯通地线应敷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面下部位置。
    (4)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电缆井下约200mm通过,在电缆井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

3.1.2.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

(1)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
 a.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以敷设贯通地线;
  b.先向“小槽”内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后,进行人工夯实;
    c.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

d.贯通地线的分支引接线采用与贯通地线相同的工序和工艺埋设,施工边坡防护前,将引接线埋设于边坡防护层下并与灌注在电缆槽中的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
   (2)硬质岩路堑地段
a.在硬质岩路堑地段切割安装电缆槽时,同时切割0.2m×0.2m的小槽,铺设贯通地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b.在需要横向连接的位置,同时横向切割出0.2m×0.2m的小槽,铺设横向连接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c.在敷设贯通地线时,同时在接触网基础处预留分支引接线,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
(3)涵洞顶板距轨顶小于1.5m地段

在电缆槽施做前,将贯通地线直接敷设在电缆槽侧面下部,在上部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
(4)刚性路基地段,贯通地线敷设参照隧道地段贯通地线的敷设方式。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靠电力电缆槽侧。
3.1.3.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

(1)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2)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3)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5)在工程实施时,若横向连接线与接触网支柱基础埋设里程冲突,可适当移动连接线,避开支柱基础。

3.2桥梁地段

桥梁贯通地线铺设在通信信号槽下方保护层内。在桥梁伸缩缝处,贯通地线应考虑余量,采用Ω型(Ω型竖向设置,半径约200mm),并采用阻燃绝缘尼龙12软套管防护。

3.3路基与桥梁、路基与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槽侧壁处设置1个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再将接地端子与路基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连接。
过渡段通往桥梁端贯通地线敷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通过电缆井过渡至梁面,贯通地线沿着电缆井壁布设至路基电缆槽内,弯曲角度不小于135°,并采用防护套卡具固定。采用L型连接器与电缆槽内接地端子栓接(L型连接器“耳朵”朝下,距离电缆槽底部倒角上沿1~2cm,确保贯通地线线型平顺),用M20水泥砂浆包封。在通信信号槽内底部靠近线路侧的边角处,可凿毛混凝土面、涂刷界面剂,再用水泥砂浆灌封贯通地线。电缆井内外露的贯通地线用阻燃绝缘尼龙12软套管防护并用专用卡子固定。
    3.4电缆槽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全线两侧接触网立柱外侧设置预制混凝土盖板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槽。路基电缆槽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并加设钢筋混凝土盖板,小型构件加工场集中预制,待路基基床表层施工完毕后,采用专门切割机划线切槽,安装电缆槽预制构件。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机具就位→切割电缆槽槽位→夯实基底→透水层及找平层施工→(提前预制好电缆槽)安装电缆槽→超挖基坑处理→安装电缆槽盖板

(2)施工工艺方法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切割电缆槽位→透水层及找平层施工→电缆槽安装→超挖基坑处理

4.贯通地线接续及与接地端子的连接

4.1. 贯通地线接续

贯通地线的接续和“T”形引接线接续均采用两个铜质“C”形连接件进行连接,彼此之间相隔45~50mm,压接钳的压接压力应不小于12t,并应具有压接力未达到规定值时不能自行解锁的功能。压接后应满足接续处的电阻比率小于1,接续处能承受3500N的拉力且3min不松动。
  4.2.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的连接

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通过防盗螺栓连接,拧紧防盗螺栓前,应依次放一个弹簧垫圈、一个平垫圈、线鼻或“L”型连接件、一个平垫圈,然后再拧紧。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综合接地工程施工技术因为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所以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属于重点项目,应按照施工顺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1宋文锋.高速铁路桥梁综合接地施工技术分析.建筑设计及理论,2018-12.

[2]李智青.公共建筑电气强电综合接地布设施工技术研究.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18-12.

[3]张亮. 浅谈地铁车站综合接地网施工技术.工程地质学,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