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电子阅卷背景下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浅谈如何在电子阅卷背景下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林秀湘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西安小学 362261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随着电子阅卷系统在考试中应用比率的不断提升,电子阅卷系统对初学生成绩的影响日渐严重。由于当前日常学习和学生学习培训中,中小学对电子阅卷系统的应用方式、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等方面的讲解力度并不高,尤其是在学校,在教师缺乏电子阅卷系统应用经验的前提下,很容易忽视学生在电子阅卷系统应用下的卷面书写方式及要求,由此,学校学生的成绩很容易因为忽视电子阅卷系统的要求而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本文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研究课题《电子阅卷背景下,提高小学生语文书写能力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立项批准号JG1451-153。】

关键词:电子阅卷背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却将一些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一一丢失。现在,人们普遍存在一种错误思想,即字写得好坏无所谓。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汉字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脏乱等问题。一次抽样试验显示:同一内容的试卷因书写不同而相差的分数平均达5分多,最高达8-9分。可见,实际的书写水平、认真态度、书写速度、卷面涂改程度等,对卷面赋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在阅卷点踩点调查了解到各科均有因书写潦草、不规范而导致的失分。传统的规范书写再次引起众多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呢?

1当前学校学生书写现状及问题

1.1卷面书写规范性对学校电子阅卷的重要性

近些年,中高考中经常会有字迹潦草、书写不够规范的稿子因电子阅卷无法识别而被列入“疑难卷”范畴的情况,为了对考生负责,评卷老师只能“猜”上下文,但是学生的成绩很容易受到这种“猜”方式的影响。以作文为例,作文的结构混乱,不加标点,甚至有些学生作文毫无层次,“一逗到底”;一些学生的字迹超过格子而有些学生却字小而模糊,无论是哪种撰写方式,一旦被微机扫描之后,字大的字迹很难被识别,而字小的书写方式只能使用放大功能来显示,如果出格过大,与其他字体相比较其辨认难度更大。

1.2学校学生日常书写中的問题

中国字的撰写要求为横平竖直,如果书写不够端正,那么很难在考试时获得喜人的分数。近些年学校在学生书写撰写规范方面的要求及关注度并不高,教师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知识点识记方式、课文背诵能力、习题解答能力等,导致学生的书写习惯无法得到正确引导,除书写得不够端正外,一些学生随意勾画、涂改、打补丁,不注重卷面的整齐性,一些学生表示字迹再好,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只要学会电脑打字就可以了,字写得再好也没用,此种心态在学生群体中很有代表性。针对此种心态,学校的教师提出书法固然应该列入小学的必修课中,但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大,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必须执行到位,因此,无法保障随时对学生的日常书写进行订正和监管。

2优化措施分析

2.1加强规范书写汉字的意识

教师要求学生书写正确,自己必须先正确书写。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其中,写得“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写得正确,要求字形规范,按照笔顺规则写字。如果教师不能按正确笔顺写,怎能指导学生写正确呢?教师书写时按笔顺规范写,学生受先入为主印象的影响,才容易接受正确的书写笔顺,才容易根深蒂固。如果教师书写时笔顺不规范,当然谈不上让学生正确书写了。

促进自觉学“法”。这里所说的“法”,指的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由于宣传工作做得不够,这些“法”未能广泛传播,不少人,包括相当多的教师在内,都不知道有“法”。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进行“普法宣传”,可以将这些“法”复印下来发至每一位教师手中,或作备课之参考,或有事没事翻翻,或遇到疑难之处便老老实实地请“法”帮忙,寻求“法”之援助。在平时交谈、听课、观看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笔顺或字形有误的情况,应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要以“法”为标准,不可根据个人的好恶、习惯等,高兴怎样写就怎样写。如果大家都以护“法”为荣,书写汉字规范化问题便可以达到理想效果了。

2.2教师要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中国汉字是表义的方块字,形体美观,极富艺术性,它兼有形、韵、气、意等诸多特质。正是如此,我们才有“文如其人”的说法。汉字端正稳健,运笔流畅,组合落落有致。它积淀了五千年厚重的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替代的载体。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该肩负起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字的责任。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一马当先,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发扬长处,做到规范书写汉字,以对全校教师,特别是学生起到榜样带头的作用。在备课教案本上,要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力求漂亮、美观;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板书,不可省时间、图快而潦草,要给学生作出“字帖”的样子。不仅要给学生示范如何规范书写,还要端正书写态度,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在作业批阅中,特别是作文评语中,语文教师不能只图个性化书写,率性而为,而应给学生树立规范化书写作文的榜样,从字体到规范笔画,从占格到语句表达都要十分注意,给学生留下规范、美观的影响,做学生的好“字帖”。另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师生书法作品展,特别是推崇正楷书写。这样,不仅促进了师生规范书写汉字的交流,更能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三字基本功训练,真正起到规范书写汉字的示范作用,做好学生的榜样。

2.3强化规范书写训练

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一些书写习惯,很多书写动作已经成为定势,写字也已经体现出一些书写者本人的写字体貌和个性特征,而这些习惯、定势、体貌和个性特征不少是负面的。从心理学来分析,改变一个人的陋习比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更难。对此,教师必须针对性地纠正学生写字和书写规范方面的陋习。

教师不但要带头写规范汉字,而且要严格训练学生写好规范汉字。在写字课教学中,如以做到字形正确为例,为了有效地消灭容易被忽略的错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并把握相关规律。有一些字比较特别,我们似乎一时难以把握规律,只能靠多读多写,用心强记。如“辱”字中,“辰”的第一筆“撇”没有遮住下面的寸;在“褥”字中,“辰”的第一笔“撇”却遮住了下面的“寸”;“唇”“蜃”中“辰”的第一笔“撇”均分别遮住了下面的部件。事实已经证明,最明智的方法莫过于“防患于未然”。如新授“翠”字,在制作的软件中,宜将第一笔和第四笔的“横折”用红色显示,教学过程中将其闪烁几次,并让学生当场描红、临写、默写。教完之后,可让学生利用语文活动课时间或节假日,到字典里找“羽”字在不同部位的字,并按部位分类。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抓住特点,编写出顺口溜,帮助记忆。一般说来,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只要教师教正确了,他们就很容易掌握正确的书写方式。这样,又可以反过来影响教师,督促教师的书写规范,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总之,指导学生书写规范汉字,就要从增强学生的书写规范意识入手,强化学生对规范书写汉字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训练,使学生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江海.小学生良好书写汉字习惯的培养 [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6):95.

[2] 索朗曲宗.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习惯的养成[J].小说月刊(下半月),2016(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