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李鹏

国宏消防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巴州分公司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有效利用城市空间,需要大规模建设高层建筑,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现象。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影响着建筑发展。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点和相关内容较多,本文在对其展开研究时,需要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工艺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群众对于自身居住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全方位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应合理掌握土建施工中的各项技术,并充分解决当前各项问题,做好施工管理与技术监管措施,减少施工不规范等影响建筑质量的隐患,新时期下,城市扩建不断加快,相关人员更应提高建筑水平,保障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施工周期长

高层建筑比较高,施工周期也比较长,时常面临季节性施工,存在冬季施工、夏季施工的现象,一般多层建筑每栋所需平均施工周期为10个月,高层建筑工程平均施工周期在2年。高层建筑施工是通过将装饰施工和结构施工工期减少而实现整体缩短施工周期目的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流程比较多,大体主导施工工序采用现浇混凝土,因此,若可有合理选择模板体系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缩短主体结构工期。

1.2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一些分部分项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例如,在梁柱节点的隐蔽工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钢筋的锚固长度与间距;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沉降缝问题。另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包括交叉施工技术、同时施工技术、分项施工技术,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有着各自的技术要求和价值。除此之外,高层建筑对施工材料管理、施工人员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相关问题。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2.1地基处理

我国不同地区地质较大差异,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技术人员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检查,确定地基是否属于软土。如果场地的地基为软土,需要工程师、技术人员共同商定,确定采用技术方案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以确保结构不受影响。软土地基是工程中常见的地基,软土具有土质松软、含水量高的特点。如果软土地基承载力差,地基处理不当,会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达不到施工要求,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在软土路基处理中,采用科学的处理技术成为重要。基于建筑业已开发出多种地基处理技术,常见的是置换法和灌浆法。灌浆法是利用固井机将化学浆液按比例引入软土孔隙中,使化学与原基层形成混合结构,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强夯处理法是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的技术,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重锤对软土地基压实,从而提高地基的密实度,全面提高地基强度。在建筑物的建造中,经常会发现含水量高的地基,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含水量过多会导致建筑工程地基强度和稳定性变差,因此需要采用排水加固方法。具体方法有重力挤压法、添加剂吸水法和抽水法,处理方法的使用由土壤水分决定。

2.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可以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质量,钢筋材料也充当着建筑中血肉的角色,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关注钢筋加固工序,将钢筋调直,并根据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切割,科学计算钢筋的弯曲程度,做好钢筋偏差度实验。另外在钢筋加工中,还应依照施工设计需求控制好弯曲点,并根据方案配置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也可以运用垫块将钢筋区域进行预留,但应注意钢筋的另一端应在保护层以外,并根据施工方案与总体需求来确定埋设位置与高度,同时保证合适的操作方式,避免钢筋发生变形。

2.3混凝土泵送施工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主要施工材料。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特殊设备将混凝土运输到各层的建筑平台上,从而开展后续施工工作。其中,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工程工期,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支持持续施工,施工人员能够不断地将混凝土输送至施工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另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具有稳定性高、操作简单、避免浪费等优点。在应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质量控制。施工人员必须通过反复试验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因混凝土质量问题而造成返工。在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前,相关人员必须做好质量检查工作。②泵送流量与流速控制。在混凝土泵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标准来控制混凝土泵送的流量与流速,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从而在避免材料浪费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材料控制

首先,针对材料的管理应从入库环节开始,同时在进行采购的时候应完成相关合同的签署,从而保证建筑原材料的达标,并且避免偷工减料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采购人员自身也要避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相关问题,只有通过国家质量检测标准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最大限度地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其次,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还应设置一个监管岗位,保证采购人员与监管人员之间的职权互不干涉。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落实相应的责任机制,保证可以推动采购环节的公开化、透明化发展。最后,对材料进行入库时应做好入库以及分类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管理,从而为强化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2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通过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施工人员能正确掌握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走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正,对关键及危险的作业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对施工人员进行警示和提醒,从而避免施工现场出现违规施工行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将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作为施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在较长的施工周期中,可以通过反复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自觉地做好安全作业和质量控制工作,避免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现。

3.3严抓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中也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督促设计人员做好勘察工作,并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推敲,了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工程,督促基层建设人员熟悉图纸设计,并明确各流程的施工规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统筹,强化整体施工的质量。另外在进行施工前,也应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并做好与混凝土、钢筋有关的质量检验,也可以聘请检验机构对施工建筑进行测验,或在施工现场设立现场督导小组,全方位把控施工人员进行各项流程的规范性,促进施工建筑提高工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层建筑的持续发展,其施工技术和工艺也在不断进步,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影响了高层建筑发展,未来会出现更多高层建筑,因此在对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时,需要综合分析施工技术,明确其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完善施工技术和工艺,促进高层建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凡杰.建筑施工中高层住宅施工管理问题剖析[J].散装水泥,2021(2).

[2]罗小强.建筑施工中高层住宅施工管理问题分析[J].居舍,2020(23).

[3]吴允天.超高层建筑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21(11).

[4]王万军.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1(8).

[5]武沛涛.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散装水泥,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