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治疗怎样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病毒性肺炎治疗怎样处理?

姚晓琼

绵竹市剑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德阳,618000

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炎,主要是由于人体上呼吸道出现病毒感染并向下蔓延所导致的肺部感染。这种疾病的发病没有规律,但在春季和冬季的时候很容易爆发大面积的流行性感染。病毒性肺炎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疼、浑身酸疼等症状[1]。病毒性肺炎感染人群多为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是一些患有重症疾病的患者。随着近几年来新发突发的呼吸道病毒的不断出现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相关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针对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来进行一定的科普。

现阶段我国对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以对症处理为主。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目前在临床中可以选择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奥司他韦等药物,而对于流感病毒,也可以用金刚烷胺等药物。此外,对于对症治疗的话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足够的维生素以及蛋白质支持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易吸收好消化的食物。此外应及时清除上气道分泌物。对于病毒性肺炎,在临床中一般不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合并有细菌感染时,则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患者病情进展,合并有呼吸衰竭时,可以考虑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1. 抗病毒药物

现阶段我国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药物较少,且上市的仅有三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的药物。神经氨酸酶是一种病毒表面由蛋白质形成的一种酶。这种酶可以帮助病毒不断的复制并扩散。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治疗方式就是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组织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和扩散,从而有效的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2]。但这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服用时需要遵照遗嘱。对于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儿童,服用这类药物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1. 糖皮质激素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成功率。由部分学者认为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症状较为严重的炎症,但现阶段将激素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还是存在一定争议。如果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的患者突然减少用量或停药之后很可能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3]。除此之外,糖皮质激素还与部分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与两性霉素B或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时,可加重低钾血症,应注意血钾和心脏功能变化.长期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易发生低血钙和骨质疏松等等。糖皮质激素在病毒性肺炎治疗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进行论证。

  1. 免疫球蛋白或恢复期血浆

多数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患者体内会产生效果显著的抗体,其中就包含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当中的中和抗体。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基本原理就是从各类产生抗体的人身上提取病毒特异性抗体,来进行治疗。通过相关研究表明,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恢复期的血浆治疗效果可能更加有效。但由于来源较少,这一方法还需要进一步遵循医学试验来证明。

  1. 抗细菌及真菌治疗

病毒性肺炎在儿童及老年人这一类高危人群当中,很有可能出现细菌真菌的合并感染,这也是感染病毒性肺炎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流行性病毒肺炎可以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并导致局部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其他病原体继发感染的易感性。对于这类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早期识别。加强细菌性的检测,尽早使用抗菌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1. 呼吸支持

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在出现呼吸窘迫、标准氧气治疗无效的时候,需要利用呼吸支持的手段来进行治疗。

  1. 治理后的相关护理

由于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治疗期间要及时注意患者有无咳嗽、咳痰等症状加重,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听力下降、皮疹、恶心等新发症状。一旦出现不适反应,要尽快告知医生,以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延误治疗。家属要主动询问并关心病人,患者也可多与医护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疾病的详细情况,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由于病毒性肺炎治愈后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带来痛苦。因此需要患者家属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患者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到恢复效果,如果患者在恢复期间始终处在不良情绪当中,不仅对病情的恢复没有任何的好处,很有可能还会使患者的病情更加的严重,导致医生无法治疗。在平时的护理过程当中,医生和家属与患者的沟通要有一定的耐心,注意语气及措辞,积极主动的患者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及时的了解到患者对于自己身体状况以及治疗的态度。及时的发现患者的消极情绪,并对患者进行情绪的引导,引导患者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并结合临床医生所制定的护理方法,每天可以与患者进行2~3次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对性格比较内向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正面干预,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在病情恢复期间,应多注意休息、适当进行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适当补充营养;另外,服药应严格遵守医嘱,如有特殊不良反应,或病情未见好转或加重,应及时再次复诊。日常饮食要以高营养易消化为主主食可吃米饭、面条、馒头、面包等副食,多吃肉、鱼、家禽和豆制品。发高热、食欲不振可吃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肉糜等。常见的蔬菜要以青菜类为主,如菜花、豆瓣菜、甘蓝、花椰菜,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桔子、猕猴桃、苹果、草莓、大枣等;高蛋白、高能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多补充钙质,多吃蛋黄、动物内脏、猪血、鸭血等食物,补充体内钙、铁等元素,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促进钙的吸收。

我国为了预防病毒性肺炎的传播,积极推行特定疫苗的接种,加大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包括积极研究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等。虽然注射疫苗可以有效的降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对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进程仍然相对缓慢。在日常生活中,抵抗力较差的人群要注意自身防护,尤其是春季和冬季,外出时应佩戴口罩。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黄益龙,张振光,李翔,等. CT影像组学联合征象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的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56(1):36-42.

[2] 刘丽洁,徐淑凤.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病毒性肺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国际呼吸杂志,2022,42(3):237-240.

[3] 刘小玉,谢元亮,张树桐,等. 肺部CT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20,35(4):4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