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质,均衡发展——谈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增强体质,均衡发展——谈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有效开展

金雅丽

宁海县城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堂上开展田径项目,能够全面有效地发展小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以及身体的柔韧感等。但是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上,一些小学生不太喜欢田径课,他们认为田径课既苦又累,很难全情投入。趣味田径是小学体育教师的一次教学探索,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了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激发了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推动了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本文围绕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田径;教学应用

引言:

传统的学校运动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不强、针对性不够,使得学对运动越来越缺乏了兴趣与动机,进而限制了学体质的发展。趣味田径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学校运动课程的缺陷,让学的运动兴趣得以有效调动,同时活泼了运动课堂的氛围,促使他们的心灵成长。

一、趣味化田径教学的特点

趣味的田径课程强调了以教育为目的,强调突破过去单纯的教学方法,把各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穿插使用、协调运用,通过这些方式获得最佳的效果。趣味的田径运动课程的另一个亮点便是其具有强烈的情境效应,老师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男孩子的关注,从而引导孩子们投入到田径项目中,因此老师完全可以针对男孩们的趣味点来设置运动项目,例如具有强烈军事主题的"冲过封锁线""长征"等;而针对女生们,则可以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两人三足跑""开火车"等。因为活动的内容和主题,学生的跑、起跳等都有具体的意义,学生不再觉得单调和沉闷,这样前提下能有效的调动他们参加田径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这种体育项目上,需要学生相互合作,这无疑能提升学生群体协同合作的能力,在改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强化作用。

二、小学田径趣味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趣味田径地位,转变教学思维理念

当前,学校在体育课程中之所以出现了有趣田径活动教学法使用缺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在于学校领导、老师们对此缺乏关注,并不重视利用趣味教学手段来创新、优化学校体育田径运动课程。而以此来看,要想真正在学校的体育课堂中有效运用情趣田径活动教学法,学校首先就应该改变教师的思维传统观念,重新确定了有趣田径运动教学法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关键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老师应该主动地起到引导作用,先行学生转变思想观点,并提供"利用有趣田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的指导建议。学校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的需要、引导与督促之下,主动利用相关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并重新调整运动教学模型。校长与老师逐渐抛弃了刻板思想,逐步走出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让学校课程设计、教学组织等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趣味性,以适应学生对"有趣的课程"的学习需求,进而让兴趣田径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的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也必将得到改善。

()将田径教材内容进行游戏化改造

对活泼好动的小朋友而言,运动课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要想有效提升田径课程的效率,体育教师要根据各个时期小朋友的兴趣爱好特点,将田径教材内容进行游戏化改造,运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来开展田径活动。

例如,可以用体育游戏取代过去传统的慢跑,让学生们能够跑出乐趣,跑出兴趣。老师们还可提供学生一些早报数字游戏、反向动作游戏,借此增加对学生运动的积极程度,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到体育活动的状态中,如在球类游戏中,可以用"人手一球""击鼓传花"等,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内容,让学生能夠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

()结合信息技术,开展趣味田径教学

趣味田径运动是一项崭新的教学方式,但不少学生都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接触过。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师们必须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教育准备,以确保他们能够对趣味田径运动的体育形态、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更全方位的认识。所以,学校体育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趣味田径运动课程。信息化能够把趣味田径运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加以直接、生动的呈现,让学生体会到趣味田径运动的生动特点。

例如,学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内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中向孩子们放映趣味田径的相关影片,让他们对趣味田径运动这一教学方式产生更清晰的认识。借助信息化工具的辅助与使用,我们可以给孩子呈现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使趣味田径的应用与有效性有所保证。另外,信息化的运用还可以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

()优化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

小学生对新奇事物更易于产生探究欲望,相较于学生在一成不变的场馆中使用熟悉的设备掌握运动知识或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越富有新颖的场馆、设备,越能调动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欲望。因此只要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而有了更多感受,趣味田径等运动课程和学校体育的融合便是很有效的。不过在当前学校体育趣味田径运动课程中,学生活动场所和学校体育设备单一的问题已经明显出现。由于部分学校在修建体育场馆、搭建新颖的体育设备等方面资金投入不够,再加上老师并不重视学生对场馆和设备的趣味运用,从而造成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们需要做出调适。因此,老师们应该直接向校方申请经费用于场地建设与设施的构建,和学生们一起寻找木棒、硬纸板等新颖的建筑材料,进行场馆构建、设备优化。同时老师也应该就地取材,运用沙地等非田径运动为基础的教学区域组织田径教学活动。在此时,学生所面临的课程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就能够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新鲜感,基础趣味田径运动体育课程要求也就获得了满足,以基础趣味田径运动为支撑的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也就能够有序进行。

结束语

总之,实施小兴趣化田径运动课程时,要充分发挥小学生既好玩又爱动的天性,通过在体育锻炼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进而引发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爱好,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田径运动中,进而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喜欢学,进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观积极度,让其从体育锻炼中获得快乐的同时,使自己的素质也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家生.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探究[J].体育视野,202005):87-88.

[2]冯向前.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2035):28-29.

[3]叶松生.对趣味田径应用于小学田径教学中的若干思考[J].田径,2020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