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G街道防汛行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上海市G街道防汛行动研究

张黎明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20级MPA研究生200030

内容摘要:

2021年台风“烟花”移动速度慢、陆上滞留时间长、风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造成华东地区巨大经济损失。上海市G街道根据上级指示,结合街道特点,提前筹备部署防台防汛工作,制定了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取得了圆满的成绩。

第一章背景介绍

近年来上海遭遇的强台风袭击,数量和频率较以往有所增加,2018年,上海连续遭受5次台风,其中的三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三、第四、第五个直接在上海登陆的台风,在登陆次数和间隔影响方面都创下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新纪录。2019年,台风“利奇马”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的第五位超强台风。2020年,台风“黑格比”影响上海部分地区普降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日降水量创历史新高。

据气象部门估计,2021年汛期将呈现“降水总量偏多且梅汛期降水极端性强”,城市内涝及流域洪涝影响范围广,台风强度偏强,气象灾害较去年偏重。

第二章部署实施

G街道位于上海中心城区,拥有着高楼林立的城市商业中心,也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老建筑,同时还有大量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老破小”,相关防汛排水设施存在陈旧的可能。针对这一现状,街道居委在年出提前制定了相关防汛预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扎实做好基础防汛准备工作

成立街道防台防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5月,G街道设立防台防汛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以办事处主任挂帅,副主任、党工委副书记、武装部长、派出所长组建领导班子,下属小组组员包括,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街道绿化和市容所所长,城管中队队长,街道房管办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党政办公室主任,党群工作办公室主任,社区党建办、管理办、服务办、平安办、自治办、发展办旧改办负责人等。

工作小组按以下职能部门分工。

宣传组:党群工作办公室和各居委会。职责:向所辖居民做好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并对防台防汛工作进行采访和报道。

调度组:党政办公室。职责: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汛情预警、人员调度、灾后安置等信息,并做好资金、车辆和其他物资调配工作。

抢险组:社区管理办公室、旧改办、城管中队、绿化和市容管所、房管办、物业。职责:收集天气、灾情,掌握各单位值班力量情况,发生灾情时组织人员动用抢险器材对受灾地区进行抢险救援。

治安组:派出所、交巡警中队。职责:发生灾情时和后期救灾过程中维护受灾地区的治安和交通畅通,确保抢险组工作顺利进行。

维稳组:社区平安办公室、各居委会。职责:做好受灾居民的情绪稳控工作,排摸不稳定因素,接待群众上访;配合派出所保护好受灾居民的财产安全。

救助组:社区服务办公室、各居委会。职责:确定紧急疏散点,预先做好接洽,配置人员安置生活物资,组织受灾人员转移至紧急疏散点,做好灾后救助等民生关怀。

救护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责:组织医护人员做好群众及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转移伤病员转移和工作人员的伤病应急治疗等。

机动组:市场监督管理所、绿化和市容所、城管中队、社区平安办公室、武装部和机关联络员,共计100余人。职责:组织机动力量在指定地点待命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加强防汛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近年来防汛干部调动大,新手多,防汛业务知识欠缺的实际情况,街道举办了防汛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人员参加了上海市防汛信息系统操作培训班,上海市基层防汛干部专题培训班。让相关岗位的同志能够尽快熟悉业务,尽快进入角色,承担起防汛责任。

调研和充实防汛物资的储备。

对现有物资存量进行了初步统计和调研,对现有的储备物资进行了评估,准备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在前两年已补充、添置防汛器材的基础上,再购置部分应急抢险的防汛设备,以备急需。

二、加强防汛基础性硬件设施的建设

加速推进市政道路积水点改造

街道部分市政道路的排水管网设施陈旧、排水口径偏小,极易积水。在市水务局的支持下,街道每年都会对一些市政道路进行积水点改造。今年,G街道已排定两处积水点改造计划路段1管道Φ300改为Φ800,长度约为350米;路段2管道Φ300改为Φ600,长度150米。极大提高该区域防御暴雨的能力。

继续推进居民街坊易积水点的改造。

汛前,街道对居民反应强烈的“苦、怨、忧、患”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排查,梳理出辖区3个汛期遇暴雨积水较为严重居民街坊,,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拟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 其中1个居民小区实施“小包围”工程,其余2个进行下水道改造和疏通,在主汛前予以全部解决。

加快易积水区域市政管网的疏通养护进度。

市政管网的完好和畅通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的防汛抗灾能力,根据年度工作计划,街道配合区市政部门对一些重点地区的排水管网进行了日常维护,包括养护管道,清理窨井、进水口的清淤工作。

三、继续开展隐患整改工作

随着辖区旧改力度的加强,有众多居民街坊正在实施动拆迁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是结转动迁基地,因各种原因没有动迁完毕,还有少部分居民住在周边房屋已被拆除的房屋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街道按照区防汛办要求区旧改办和各动迁指挥部必须加强未搬迁居民的居住安全,对房屋有居住安全隐患的,无条件实施维修,并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直至原居住人员搬迁为止。

同时,加大危房查抢险工作的力度。街道房管和物业部门即开始对辖区的危棚简屋和直管公房的居住安全开展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立即查处。对私房及时发放督修单,且全程跟踪维修情况;直管公房由物业单位限期抢修,发现一起,抢修一起,不留隐患。整个查抢险工作在主汛前全部完成。

四、应急指挥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日常设在街道办事处和各相关单位,日常工作期间设在办公室(保持两条固定电话线路畅通),夜间值班及节假日值班设在街道值班室(保持两条固定电话线路畅通);防台防汛启动预警时,街道领导小组设在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防台防汛指挥部,各工作小组按预案要求设在相关地点。用无线电台及电话与区防汛指挥部保持联系,街道各工作小组与领导小组保持24小时通信通畅,随叫随到。

第三章组织建设

根据上级指示,结合辖区防汛实际,G街道完善各项防汛措施,不断强化各类防汛应急机制,全力确保城市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全面推进防汛组织建设,在组织、人员建设方面,为防汛行动提供全面的保障。

一、抓好防汛工作责任制。

进一步推进以行政首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防汛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防汛工作责任体系,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抓好防汛工作机制建设

要继续坚持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防汛工作机制,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切实提升部门联动和应急处置的水平。

一是继续抓好排水泵站运行管理单位和各区市政管理部门的防汛排水联动工作机制。

二是继续抓好环卫与排水“行业联动、协同作业”的清除进水口垃圾、抢排道路积水工作机制。

三是继续抓好公安、路政和排水部门的下立交设施管理维护、交通管制、积水抢排“三合一”工作机制。

四是继续抓好防汛部门、排水设施运行管理单位、排水和水利管理部门的排水管网、泵站、河道、泵站“四位一体”综合指挥调度机制,即“办司处”工作机制。

五是抓好启动防汛、武警、公安、网格、绿化、房管、民防等部门应对红色预警、出现重大汛情的联合值班、快速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的调研工作。

三、抓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预警后领导进岗到位制度和汛期外出请假制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并严格执行预案的规定,快速处置各类突发险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并做到及时掌握汛情信息,切实做好防汛信息的收集、汇总、报送等工作,各防汛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汛情、灾情信息的“首报、续报和终报”制度,严格上报时限,终报的统计数字应准确合理,为及时指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第四章总结

2021年汛期街道连续遭受多次强降雨影响,降雨总量大、强度强,强对流天气偏多,6号台风“烟花”造成较大影响,在7月下有明显的降雨过程。G街道防汛工作准备充分,应对合理,并未发生重大经济损失和恶性事件,但是在防汛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工作不足,及时归纳总结需在后续加强完善。

一、加强安全监管,消除民防工程隐患

部分民防工程防汛沙袋、挡水板的质量参差不齐,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不断予以复查,形成闭环管理机制。不定期对辖区民防工程防汛工作开展明察暗访及重点抽查,对工作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及时通报。

二、加强教育宣传,提高防汛安全意识

检查同时,及时有效将防汛防台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传达到民防工程管理单位,促进民防工程安全管理;利用网络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大力宣传相关安全知识,提高群众防汛防台安全意识。

三、加强防汛演习,提升应急能力

组织各管理单位开展防汛应急抢险演习,进一步规范汛前、汛中、汛后各部门工作流程,强化抢险人员防汛抢险意识,提高应对汛情的反应处置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