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30
/ 2

浅谈现代化小区中的建筑规划设计

冯鹏章, 颜妍

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710016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本身已从单纯满足使用功能变成了更高层次的功能享受。住宅建筑,不仅是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更是体现美的艺术品。中国传统的“家”的思想观念,决定着中国人对房子的独特的情结。因此在现代人们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前提下,大部分人对于建筑规划设计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关键词: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

住宅建筑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所,在人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向往的今天,对于住宅建筑的结构和功能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信息时代下诞生了大量先进技术产物,给住宅建筑设计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有力保障,促使相关工作朝着多元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向大跨步前进。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建筑物中材料大量消耗的同时提出了对建筑物合理性的要求,从而在经济条件的约束下,进行建筑物设计。但是,建筑物使用有效的设计方法来优化建筑物的总体布局,通过空间组合以及技术的选择,从而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满足建筑物的建筑设计要求,同样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建筑,提高其美观性和使用价值。

1住宅小区的设计规划原则

1.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因为对小区住宅进行规划设计就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居住得更加舒适,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便利。因此,规划者在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现代人的特点以及大众取向,并根据这些特点以及取向,去构建更容易满足人们需求的小区类型。而这种需求不仅包含人们眼中所呈现的小区环境景象,还包括满足住户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有对它们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够构建出更加完善的小区住宅。所以,想要对住宅小区进行完美的建筑规划设计,就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满足住户们的各类需求。

1.2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规划者在进行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在对小区住宅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对它的地理环境以及周围的设施进行统计以及整理,这样在进行建筑规划时就能够考虑到更多的可变性因素来增加住宅规划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做好市场调研的工作,调查清楚所建筑的小区面向的人群有哪些,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区的经济性。小区所出售的住宅户型问题也非常重要,因为将住宅户型调查清楚之后,才能够将小区的土地资源进行最合理地运用,并且还能够让小区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与合理。所以说,在对小区住宅的建筑规划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加入可操作性理念,让小区的建筑设计更加的灵活,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1.3科技性原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中的科技元素都含有非常重大的比例。而将科技元素引入到小区的规划设计之中对于提高住户们的便利感以及使用感都有着极大的好处。例如如今的小区住宅房门都可以使用面部识别,同时还装备了监控系统,这样可以提高住户们的安全性,让住户们更加放心的在小区内生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科技元素都与小区的建造设计进行了很好地融合,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体现在小区的建造规划之中,还可以应用到规划者在对小区进行建造的方法之中,例如构建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可以应用科学技术进行更加完善的生态建设,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区的建设更加先进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所以在进行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时,坚持科计划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2现代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2.1多元化

新形势下,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更多地考虑各个地区的地质、文化、气候、民俗等因素,将地域文化融入住宅建筑中,丰富住宅建筑的价值内涵,广泛传播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彻底打破千城一面的传统格局。与此同时,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处于不同层次的住户对住宅建筑环境和户型要求势必会有所差异,设计人员需要秉持较强的责任心认真对待住宅建筑设计工作,注重对不同群体居住需求信息的收集,积极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和成功案例,对住宅建筑设计思路进行创新,提高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推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进程。

2.2智能化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各个领域中广为运用,利用这些智能科技改造居住环境,对住宅建筑进行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不但可以给小区住户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而且保障了住户的居住和出行安全。将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监控系统相结合,整个小区都处于全面监控之下,任何危险隐患都将无所遁形,物业管理成本投入也能有所降低。同时,建筑内部构建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远程控制用电设备,系统还能自动调节室内环境温湿度,有效增强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使得人们真正拥有高质量、便捷化的生活。

2.3生态化

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生态化,充分利用好各种绿色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将其应用于住宅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造,能够降低建筑和设备的能耗,降低碳排量,缓解城市温室效应,调节城市局部气候,使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急剧下降,从而切实保障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例如使用太阳能、风能为建筑用电设备供电,优先考虑应用节能环保材料;根据日照时长设计建筑朝向,优化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增加小区绿地面积,将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降至最低,维持了建筑内部生态环境平衡,满足了住户的居住要求,实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2.4整体化

当今,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更加趋向于强调环境的整体设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住宅建筑和小区环境保持整体一致,垃圾、厨房油烟排放等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充分发挥好植物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建设优美的植物景观,扩大绿化系统占地面积,提高居住环境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二是住宅建筑设计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与城市规划方案相协调,立足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来考虑,新建建筑不应对周边环境带来交通、城市轮廓线、噪声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要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住宅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3.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进步,这使人们生活方式的关注点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延伸。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致使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居住文化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改变是之前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是有无属于自己的住房演变成现在关注住房的交通条件是否便利,是否为学区房,以及住房的舒适性、安全性等条件能否得到满足和保障,这在进一步表明人们在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这就要求我国的住宅设计相关管理工作者需要对住宅设计工作的水平提高给予相应的重视。通过对建筑设计的不断优化,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及其合理性,确保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官玲俊,柴保双,王琳.深圳高层办公建筑绿色设计的难点与对策浅析[J].建筑节能,2012(10):33-35.

[2]王嘉,刘刚.现代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1(7):292.

[3]曹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84-185.

[4]洪国春.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