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髋关节置换小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带你了解髋关节置换小知识

邓秦

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髋关节置换又被称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假体固定在人的正常骨质上,以取代病变关节,并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现阶段这种治疗手段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这种髋关节置换最早出现在40年代,我国髋关节置换在60年代之后逐步开展并快速发展。常见的人工假体髋关节有不锈钢、钛合金、陶瓷等多种材料。这种手术之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等。本文就针对髋关节置换的相关知识来进行一定的科普。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材料

通常情况下人工全髋关节选用对人体无毒的金属来制成。制作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人体关节的解剖特点,仿照髋关节的功能来进行设计和制造,并置入到患者体内,代替原坏死的髋关节。

  1. 人工髋关节置换使用人群

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髋关节严重疼痛及活动受限,影响生活及工作的人,均可考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见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股骨头无菌坏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及继发引起的髋关节炎。

  1. 如何进行全髋关节置换

在进行手术前,首先要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检查之后在患者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首先将患者病变关节打开,将病变处切除,之后选择合适的股骨髓腔大小的金属柄嵌入股骨内。同时修整、打磨坏损的臼窝,用专用工具将臼窝重建后,嵌入人工臼。再选择合适的人工头嵌入颈内,将头复位后就能得到一个无痛的、活动好的人工全髋关节。

  1.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注意

在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来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通常情况下在麻醉苏醒之后6小时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踝泵及踝部旋转运动。在手术之后一天就可以拄拐进行下床活动。在手术完成7周内要尽可能的避免手术一侧髋关节出现内收外旋转,也就是我们常出现的盘腿动作。如果需要侧卧休息,双腿间应该夹以软枕,且不可以屈髋超过90度、禁止进行高抬腿等动作。

除此之外,髋关节手术完成之后,需要注重睡觉姿势,避免睡姿对手术部位造成压迫,通常情况下建议患者采用平躺的姿势来进行休息。这是因为平躺的姿势可以使得患者的膝关节以及髋关节完全伸直放松,且没有压迫。患者只需要躺平两腿自然分开即可。如果长时间采用侧卧的姿势来进行休息,手术部位需要处于上方,可以用枕头垫起避免髋关节内收。

在手术完成之后,患者需要进行住院观察之后才能出院。如果出院的时候还没有拆线,那么出院之后要做好手术部位伤口的清洁工作,避免伤口被污染。如果发现伤口被污染一旦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伤口处理。在手术完成之后的3~4周之内,伤口处如果出现紧张和麻木的感觉不需要惊慌,这是伤口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同时还会伴随有一些刺痒的感觉。随着伤口逐渐愈合,这些都觉都会慢慢消失,患者不必过度紧张。

在手术完成之后的三个月内,都要尽可能的避免过度使用髋关节。手术完成之后,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愈合期间如果过度使用髋关节会增加其脱位的风险,因此要避免过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使用过高或者过矮的椅子或沙发等等,不要盘腿而坐,弯腰系鞋带等动作也要避免,更不能跷二郎腿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都要尽可能的避免。

5.髋关节置换之后的康复训练

等到手术六周后,真正的康复训练开始了。患者需要做外展肌训练,这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训练。所谓髋关节的外展肌,主要包括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等。这些肌肉不仅可外展髋关节,也能在负重运动中起到稳定的作用,尤其在步行时对稳定骨盆与保持身体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锻练外展肌,主要靠侧抬腿练习,侧卧在床上或者站立位均可以。具体方法为:患者侧卧,患肢在上,首先患肢外展,即抬腿,脚踝和脚尖向上勾起,与另一条腿呈45度,在此基础上,再将患肢向后侧伸展,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再继续训练。每日上午10-20次,下午10-20次。一般训练6周后,疼痛会有明显的缓解,行走跛行也可以改善。开始训练时,如果外展肌力量很差的话,只能先站立训练,向侧方抬腿;待训练一段时间,肌力增强后,再逐渐转为进行侧卧位的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头肌锻炼,但这种训练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不建议做,因为容易对髋关节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伸直抬腿时需要大腿使劲,这样抬起的腿就相当于一个撬动的杠杆,用整条腿的重量撬动刚换完的髋关节,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建议做伸直抬腿,在床上平躺也只是做勾脚不抬腿的练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活动水平,然而康复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疼痛,那么出现疼痛就需要终止训练吗?

事实上,术后患者在家里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训练,训练强度稍大时基本都会导致腿部酸疼或者伤口疼痛。这时患者一定要果断停止锻炼,进行2-3天的观察,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消失了,这时可以恢复训练。训练强度跟之前保持一致即可,不要因为出现疼痛而减轻训练强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停止训练后疼痛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持续,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经历: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事实上,在术后三个月之内,出现这种现象是十分正常的。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都是在手术六周以后才开始训练肌肉,这往往导致患者的肌肉力量并不强壮。失去了肌肉保护的关节,就如同失去了润滑剂,两个坚硬的物体会顶在一起,进而引起碰撞的感觉,有时也会产生疼痛。所以,在刚换完人工髋关节后,患者往往都会有“走一下骨头就顶着疼”的感觉。

但如果超过三个月,这种痛感仍未缓解,就需要到医院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项目,考虑有没有出现其它问题。

6.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肿胀如何处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后,许多患者都会出现下肢肿胀。这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对髋关节周围的组织进行了松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手术。肌肉松懈不可避免的导致一部分血管受到损伤,血管受损之后不可避免的导致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导致术后患者出现下肢肿胀。通常情况下在手术三个月左右会逐渐消失。如果出现两侧肿胀程度差异较大或肿胀始终无法消除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7.人工髋关节可以使用多久

通常情况下人工髋关节可以使用20~30年,但需要 患者定期进行复查,避免感染等其他情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