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浅谈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

肖雪

身份证号:231102198906090822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革新,浇筑技术成为建筑施工当中最常见的工程技术,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的特别频繁。但随着应用的频繁,浇筑技术也呈现出诸多问题。例如,技术施工人员在使用浇筑技术时往往遵照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进行浇筑施工,这样单靠经验来施行浇筑工程会在后期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影响主体建筑的使用。因此,对于浇筑技术而言,应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把控,确保浇筑技术符合相关技术规定,从而保障主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合理,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露筋和麻面等现象,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性,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等材料与水和一定的添加剂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其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凝土,再在建筑工程中特定部位将混凝土进行浇筑搅拌的施工技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广泛的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正确合理的运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但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浇筑工程和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难以保证。基于此,必须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混凝土浇筑工程控制

(1)混凝土施工时,每台输送泵配置4台5cm插入式振捣器,在卸料点布置2台,在斜坡底口布置2台,以增强振捣质量,同时对混凝土实施2次振捣,就是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先把震动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对下层混凝土平均振捣一次后,对上层混凝土马上浇筑,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把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深振捣。

(2)柱浇筑时,混凝土的下料厚度要严格控制。为便于施工,浇筑柱混凝土时,能分段下料,但每层不能超过500mm的浇筑厚度,并配备长木杆、手电筒等工具实施检验。分层浇筑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以前实施,并把振动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左右,振捣时间以视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并不下沉为准,振动棒不超过50cm的移动间距,振动器间距模板不大于18cm。相对大的预埋件,要留出气孔,施工时要确保埋件下口的混凝土密实。

(3)浇筑楼层混凝土的要从施工段一端顺次退向另一端,略大于板厚的虚铺混凝土的厚度。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梁的混凝土,后用平板式震动器振捣楼板混凝土。

(4)控制混凝土面标高。把长70cm的Ф14钢筋依照@4m×4m的距离点焊于柱子或楼板的钢筋上,用水平仪把50标高线引上,并用红油漆作为标记,浇筑时控制拉线板的标高和平整度。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1)预设模板和混凝土浇筑

在开始浇筑工作以前,一定要全面的认识所用混凝土的状况,把各方面的试验做好,确保试验合格之后才可以用于浇筑,把每一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好,方便浇筑工作的成功实施。浇筑工作实施时,第一要把模内的卫生工作做好,把里面的垃圾清除等,由于假如里面存在杂物,就会改变混凝土的性质,以前的配比工作就白做了。施工程序是由外而内,先对两边实施振捣工作,再对内部实施振捣工作,把振捣的时间控制好。

(2)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对使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把浮浆、碎片清除并应冲洗位置露出骨料,同时清洗干净钢丝网片。混凝土终凝后拆除钢丝网,施工缝表面马上用高压水再次冲洗;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能用高压水冲毛;也能依据现场状况与标准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应用凿毛机解决;对相对严重的蜂窝或孔洞要实施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运用喷枪整理表面。

(3)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对于底板后浇带,临时挡水砖墙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防水砂浆在墙壁两侧抹;为避免底板四周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cm~10cm挡水带;完成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并整理干净后,用木模板或铁皮对顶部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周围设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经过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留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后,要使用保护措施,避免在后浇带内掉入垃圾杂物。保护措施能使用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要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能使用砌砖保护。

(4)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措施

因为某些基础混凝土截面尺寸相对大,混凝土水化热大,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发生细微裂缝,拆除模板后,在混凝土表面及时包裹一层塑料薄膜用透明胶带临时粘紧,既确保混凝土早期增长强度,又能够使混凝土表面色差减少。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差大于20℃时,完成混凝土柱浇筑后在柱外侧搭设全封闭防护棚,依据测温状况,确定棚内是不是需要加热养护,不少于14d的养护期。

(三)裂缝的预防

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尽量使用干硬性混凝土,合理的加入别的添加剂。在混凝土的搅拌经过中加水让混凝土在浇筑时的温度不至于太高;当施工温度相对高时,混凝土浇筑时要把浇筑厚度降低,等所浇筑的混凝土层冷却后在浇筑下一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不但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其施工经过中首先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对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要严格控制,发生问题时及时使用有效预防措施,才可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为人们打造安全舒适的居住、商业、办公环境。

参考文献:

[1]楚大平.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外资,2013,(11):230.

[2]杨明义.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J].商品混凝土,2013,08(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