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内科疾病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儿童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内科疾病的相关性

饶芹,潘轶昀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  邮编336600 分宜县人民医院

【摘要】近年来,由于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儿童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内科疾病存在着共同的致病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两种疾病的相关性,以期找到儿童心血管疾病防治与口腔内科疾病预防的新靶点。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川崎病;牙周病

现代医学认为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内科疾病拥有共同的易感因素,且这两种疾病都可以在儿童早期开始,尽管最初的症状可能直到成年期才出现。因此为了降低两者在成年期的发病率,应从儿童期就开始重视对两者疾病的防治。下面本文就对两者的相关性加以重点阐述。

1从流行病学分析儿童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内科疾病

1.1儿童心血管疾病

儿童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和川崎病等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学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AS),研究发现这种病变最早始于儿童时期,并可在各种危险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发生进展的病变。随着体力活动缺乏等不良生活方式及不良饮食习惯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儿童处于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中。博加卢萨心脏研究所显示超重肥胖、血压偏高、糖脂代谢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引起早期亚临床AS,然而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从儿童期延续到成年期,并增加成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1.2儿童口腔内科疾病

当今最常见的两大儿童口腔内科疾病为龋齿与牙周病。在儿童群体中,其发病率较高,若不加以早期的治疗和干预,会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日常生活。口腔内含有数亿计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在牙齿的沟隙或牙齿与牙龈相结合的地方形成菌斑生物膜,对牙支持组织不断产生破坏,最终导致口腔内科疾病的发生。牙周病主要是由牙菌斑附着于牙体软组织,对其不断产生刺激,导致以牙支持组织破坏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青年、儿童是易患人群,如果早期不及时干预将来发展为牙周病的可能大大增加,并且不可逆转。据调查显示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牙龈炎患病率为70%~90%。儿童患病比成年人患病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儿童期牙龈炎假定治疗不及时将来发展为牙周病的风险会增高。

2儿童心血管疾病对口腔内科疾病的影响

2.1心血管疾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牙周韧带的血液供应主要是由牙龈血管、牙槽动脉分支、根尖与牙髓血管形成的微循环吻合网所构成。当发生AS病变时,常常伴有广泛的小动脉张力增高、管径缩小、血循环外周阻力增加等改变,并导致微循环障碍。牙周膜上的胶原更新对代谢产物的清除及氧含量要求较高,当机体处于AS病变时,牙周韧带会因为输入的营养物不足,导致清除代谢产物能力及氧利用率降低,致使牙周组织微循环系统的内环境稳态发生改变。牙周韧带胶原的更新可因心血管疾病而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牙周病的患病风险增高。另外,有些心血管疾病发生时,也会释放一些炎症介质,引发或加重口腔疾病的发生。

2.2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对牙周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的药物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钙通道阻滞药物会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其可能的机制为:钙离子拮抗剂降低了牙周膜胶原酶活性或影响了胶原酶的合成,从而影响牙周膜的更新速度进而引发牙周病;另一种可能的机制是牙龈成纤维细胞膜上的钙离子流动受到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影响,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因胶原含量降低而引起牙龈增生,从而引发或者加剧牙周疾病的发生。另外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还对放线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抗菌作用。

2.3龋病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龋齿是指病原微生物在牙软组织周围形成一个局限感染组织,并逐渐对其进行破坏。导致龋齿的病原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聚集在有病变的心瓣膜内,并在心内膜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患龋增多时,大量的细菌分解产物随着血液循环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极易引发亚临床时期的AS病变,随着时间的延长,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3儿童心血管疾病与口腔内科疾病的关系

3.1高血压与牙周病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儿童越来越缺乏体力活动,从而导致肥胖的大力流行,使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据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儿童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约40%将发展成为成年高血压患者,并且在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博加卢萨心脏研究所表明血压高的儿童成年后更易发展为高血压,并且指出成年人心血管疾病(AS、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从5~8岁就开始出现了。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起到了关键作用。高血压患者所释放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效能细胞因子,在人类生理活动中起不同效应。

3.2AS与牙周病

AS与牙周病都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常常发病于儿童早期,尽管第一症状可能出现在成年期。在儿童早期就可以发现泡沫细胞,随着时间的进展,AS会引起大中动脉的血管内皮受损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病理研究结果显示,动脉内膜的脂斑或脂纹等血管病变最早可以始于儿童、婴幼儿甚至胎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动脉血管内皮的功能障碍以及血管内膜的阶段性增厚,经过亚临床阶段,在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才触发临床症状。其亚临床AS病变是指具有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但无一系列继发改变(例如:中膜萎缩变薄、管壁狭窄等)所致的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这种亚临床症状的高危因素来源于儿童期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儿童肥胖症、代谢综合征、口腔内科疾病等。

3.3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与龋齿

患有龋齿时,牙齿上有大量牙周致病菌可破坏牙周袋上皮细胞,并逐渐形成一个局限的具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组织。这个局限的感染组织上的细菌和组织分解产物会不断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炎症反应。牙周致病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远处器官,甚至可以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等。白色念珠菌是儿童患龋齿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与龋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白色念珠菌在先心病组牙菌斑中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因此可推断牙菌斑中的白色念珠菌,可能使心脏先天具有器质性病变的儿童更易患感染性心内膜炎。牙周细菌及其分解的代谢产物可通过缺损的或松散的沟内上皮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菌血症,导致患感染性疾病风险增加。同时感染以及机体对感染的炎症反应可能是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桥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由于自身免疫力低、抵抗力差、易感染等因素,其口腔的微生物与正常儿童不同,导致牙周炎的一些细菌在高危人群定殖更早,这些儿童将来发展成为牙周疾病的危险性更大。

结束语

目前,许多儿童缺乏体质锻炼等意识,从儿童期就开始处于患心血管疾病与口腔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中,从而导致我国儿童的心血管疾病及口腔内科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所以,积极有效地从儿童时期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口腔状况,有利于减少今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更应该加强儿童饮食习惯的调整及体质锻炼。根据现有的研究说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儿童罹患口腔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且可以推断AS病变始于儿童的患者到成人期可能更容易患有牙周等口腔疾病。

参考文献

[1]刘琴,王峥嵘.儿童临床前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及检测评估方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77-80.

[2]周婕妤,刘琳,吴亚菲,等.微小RNA介导的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20,47(1):76-83.

[3]邱荣敏,赵玮,林艳,等.白假丝酵母菌与婴幼儿龋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4(3):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