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想象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张薇

江油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抑郁症患者想象训练+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1.1-2021.12.31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想象训练+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抑郁程度、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HAMD)、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抑郁症患者想象训练+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程度,并改善其睡眠品质,可行推广。

【关键词】想象训练;心理护理;抑郁症;睡眠质量

目前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且在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下,抑郁症发病率也出现了明显增加[1]。抑郁症发病后躯体症状以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早醒,且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睡眠不深;因而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为有效改善其躯体症状,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对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予以抑郁症患者想象训练+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1.1-2021.12.31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8/18;年龄19-63岁,平均(45.23±6.77)岁。观察组男女比为19/17;年龄19-65岁,平均(45.32±6.81)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数据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本次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参与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中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无严重自杀自伤企图、倾向、行为;患者与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生活指导、药物护理、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宣教及心理疏导等:①在患者入院后协助其办理相关住院手续,评估患者健康情况,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医院主管医生、护士、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等基本内容,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②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并指导其按时按量服药。协同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计划,结合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康复干预,如脑电治疗、适度运动、听音乐等。③耐心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监督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耐心讲解相关康复训练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④嘱咐患者以低盐低脂食物为主,并需注意口腔护理,及时清理食物残渣,以免造成呛咳。⑤在病区增加防护措施,并避免患者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以免引发烫伤;指导患者按时休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开展想象训练与心理干预:①想象训练:为患者介绍想象训练的目的与作用,指导患者在想象训练前以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快速进入放松状态,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想象情境,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实际需求,提升想象训练效果。②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实际负性心理引发原因进行针对性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对抗抑郁心理的勇气与信心,强化安全管理,预防医源性伤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抑郁程度、睡眠质量。抑郁程度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主要涉及睡眠、抑郁、兴趣、自杀倾向、迟缓、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等内容,以<7分为无抑郁,评分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总计0~21分,评分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5.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数据表示为(±s),t检验;计数数据表示为(%),χ2检验;P<0.05时统计差异具备。

2.结果

HAMD、PSQI评分对比,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抑郁程度、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HAMD(分)

PSQI(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6

24.51±4.21

17.33±2.12

16.28±3.62

11.28±1.67

观察组

36

24.37±4.37

10.17±1.85

16.15±3.59

7.15±1.13

t

0.138

15.268

0.153

12.289

P

0.890

<0.001

0.879

<0.001

3.讨论

抑郁症即为抑郁障碍,以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患者患病后情绪会持续消沉,并引发自卑抑郁等症状,甚至会诱发木僵、悲观厌世、自杀倾向等表现[2]。现阶段临床针对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主要为提升临床治愈率,尽量降低患者自杀率与致残率,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让其更好地回归正常社会生活,防止疾病反复。睡眠障碍则为抑郁症典型临床表现,若要有效治疗抑郁症就需要强化对患者睡眠障碍的关注。

在常规临床护理中,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等干预能够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让抑郁症患者更好地接受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仍以疾病为护理中心,对患者身心需求关注有所不足,因而仍难以改善患者睡眠品质。心理护理则要求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主动交谈,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进而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疏导方案,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想象训练则能够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帮助其通过进入美好的想象空间来稳定自身心理状态;而且想象训练操作较为简单,不受时空与患者活动水平显著,能够有助于引导患者放松身心,在大脑中建立与感觉相对应的情感系统,平衡其自主神经系统,以达到减轻压力,触发愉悦、平静情绪的作用。结合本次研究可见,想象训练+心理护理实施下,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品质较对照组(常规护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证实想象训练+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可发挥积极价值。

综上,予以抑郁症患者想象训练+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升其睡眠品质,可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芳玲,童梅,朱琛琳,等.认知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22):58-60.

[2]吕海博.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9):170-172.

[3]赵一爽,徐慧敏.想象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3):4853-4854+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