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危重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小儿危重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黄阳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根据患儿病情进行分类护理,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PICU患儿的护理质量,改善其预后。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配置护理资源能够指导护理资源的合理安排,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管理水平。本研究探讨根据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小儿危重;儿科;重症监护室

目的 探讨根据小儿危重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儿的危重症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功能衰竭器官数量、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ICU入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对PICU患儿进行治疗时,根据其危重症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效果明显,能够促进PICU护理质量的快速提高,改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危重症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3.9±2.5)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5个月~13岁,平均(3.8±2.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几个小组分别交由各个责任护理小组负责,协助临床医师监测患儿血压、心率、体温,饮食护理,稳定患儿情绪等,在患儿入院后的第1,3,7天分别对其进行危重症评分。

1.2.2观察组

危重症评分项目包括患儿的心率、血压、血清肌酐、尿素氮、呼吸系统表现、血红蛋白水平、血钠水平、血钾水平、动脉血氧分压等,评分80分以上为非危重患儿,评分71~80分为危重患儿,评分70分以下为极危重患儿。评分80分以下者要利用各种设备加强监护。护理资源配置方式如下:(1)危重症评分80分以上的非危重症患儿实施一级护理,护患配置比例为0.5∶1,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2)危重症评分71~80分的患儿重点护理,护患配置比例为1∶1。(3)危重症评分70分以下的患儿进行针对性特级护理,护患配置比例为1.5∶1。入院1,3,7 d分别对其进行危重症评分,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入院后的危重症评分变化情况、功能衰竭器官数量、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PICU入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或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分,x±s)

注:两组患儿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量、PICU入住时间比较

观察组功能衰竭器官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GetImg (3)

表2 两组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量、PICU入住时间比较

注:1)为t值,2)为u值。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GetImg (4)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根据患儿病情确定护理措施,能保障医院PICU护理人员的合理安排,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PICU患儿的护理效果。我国PICU护理工作通常采取平均分配或者床位责任制,易造成护理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影响PICU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根据危重症患儿评分配置护理资源,危重和极危重患儿增加护患比,为其安排经验丰富、高资历护理人员,提高护理级别,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明显提高。非危重患儿适当降低护患比,对于合理分配PICU护理资源意义重大。对PICU患儿进行危重症评分还能够帮助医护人员随时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式,客观评价救治效果,提高了对危重症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危重症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衰竭器官数量、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入住P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PICU患儿进行治疗时,根据危重症评分配置护理资源效果明显,能够促进PICU护理质量的快速提高,改善对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