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环境下医院现代化管理的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知识经济环境下医院现代化管理的路径探索

钱泉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新时代我国医疗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医院诊疗服务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为强化医院的服务能力,建立中国特色社会化医疗制度,管理者必须吸纳先进理念,调整现有管理机制,将医疗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知识资本,推动知识创新、知识利用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推出新业务、新服务,强化医院内部诊疗经验与技能的传播速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医院管理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革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总结了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知识经济;现代化管理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信息分享

为推动医院现代化发展,必须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基于知识经济发展理念,调整管理方式,让医疗产业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引入在线数据传输系统与医疗病历信息分享制度,提升诊疗活动的数字化发展程度,规范各科室诊疗服务执行方式,建立新型标准化运营体系。

一、顺应时代潮流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

步入新时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知识经济开始兴起,知识资源可通过不同渠道转变为经济利益、社会效益,推动产业整体发展。随着我国医疗制度产业化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医院被赋予了全新社会职责,管理人员应当主动调整资源分配格局,顺应时代潮流与技术演变趋势,引入社会化医疗服务制度与管理机制,向各级职工重申医院核心行医理念,将各科室医护人员所积累的医疗经验、诊疗技能转化为可利用、可吸收的知识资本,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行医原则,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产品的实际质量,产出更多社会价值,在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推动医院健康发展,通过改善医院社会形象,提升特色诊疗服务对患者的吸引力,让医院获得更多资金与社会支持,形成双向共赢格局[1]。管理人员应当在理解知识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各科室医疗人员改进自身诊疗方式,引入国内外先进医疗科技设备,改善院内医疗环境,让医院管理体系能够适应使得变化发挥更强调节作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让医院成为现代化公共医疗机构。             

二、知识经济环境下医院构建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基本路径

(一)调整管理理念,革新管理制度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各产业的经营方式,医院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知识资本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主动放弃传统管理理念,引入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与有效监管方法,保证现有管理制度能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环境,制定更多具备柔性约束效果的管理规则与职工行为准则,降低医院内部管理纪律对职工个人活动的约束力度,引导各级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各类诊疗服务活动,让新入职医生或护士获得观摩复杂医疗活动的机会,促进职工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践行弹性管理理念与人本主义思想,将高素质专业人才提拔到较为适宜的岗位上,使之承担相应职责,开发各级职工所持有的知识资本,使之基于个人医疗经验与服务能力处理各类问题。医院管理者必须建立可持续运作的信息传输机制,让一线科室医疗人员可随时向上级反映问题、提交个人意见,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回应下级医疗从业者提出的问题,基于医院核心管理原则,拟定出较为完善、合理的指导方针与管理措施,做好集体化、社会化宣传活动,让更多职工认识到医院现阶段采用的管理措施与经营战略,让各科室人员主动配合院方管理活动,约束自身言行举止,服从组织领导,从而有效落实现代化管理制度。

(二)优化管理结构

知识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是高素质人才所持有的知识与技能,医院各科室医疗人员的服务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设备运用能力决定了知识资本的开发效率,现代经营环境下的医院必须放弃传统管理模式,革新管理结构与内部权力架构,将更多权力下放给一线科室的负责人与医师,调整医院整体管理活动的组织形态,重组管理队伍,建立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放弃较为传统、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机制,让医生与管理人员可在网络化管理体系中进行定期互动交流[2]。这一全新管理结构可提升医院内部信息传输效率,让管理者及时获取最新行业发展资讯,抓住机会,规避重大经营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分散管理权与监督权,设立多个可独立运作的部门与机构,使之履行管理与监督职责,放松对基层的监督与控制力度,使得基层医疗人员与小团队获得更多基于实际情况临机应变的调节权,处理各类较为复杂的医疗问题、技术问题。医院管理者必须主动调整管理结构,让一线科室负责人带头组织小组,发挥管理能力,在网格化管理制度下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本部门基本事务的调节与控制活动,让管理者深入一线,帮助医疗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医院高层对医疗队伍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三)引入智能化监管措施

医院管理者为提升知识资本利用效率,积累更多可用医疗知识与管理经验,必须斥资建立大型知识管理平台与数据存储中心,高效率管理医院知识资本,并组建专业化团队负责知识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将知识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引导医疗团队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结构,总结诊疗技巧与经验,将其进行文字化加工处理,输入中心数据库之中,实现医院知识资本的高度汇聚与高效利用。通过合理开发医疗知识,可提升医疗队伍平均文化素质与业务处理能力,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可利用、可研究的显性知识。医院管理者必须动员各科室医疗人员,使之主动搜集知识,并将其分为不同种类,利用诊疗系统的知识共享功能,将其传送到云端服务器之中,并在需要使用时将其打印成纸质文献,可建立配套数据库与信息筛选制度,提取可利用知识与技能,推动知识创新。此类知识管理系统可将常见患者疾病相关信息整理为电子化档案,便于后期医疗人员定期查阅并搜集信息,可提升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三、术语

为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必须因地制宜,重点解决可用资源不足、人员诊疗能力薄弱等问题,建立具备公益性质的医疗服务制度,提升医院管理制度的开放性与透明度,在重点学科投入大量资金与优质人力资源,弥补现有诊疗制度中的漏洞,对医疗服务实际成本进行精确核算,尽早达成减员增效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亚男.医院管理现代化和建立现代医院档案管理新模式[J].办公室业务,2020(22):149-150.

[2]黄凯.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