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信息技术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王海霞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院部办公室    

摘要目的:探究信息技术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管理,而实验组采用信息化管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以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医疗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院管理;病人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的传递表达更加多样化,信息化管理成为主流,而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逐渐被替代,在医疗领域这一现象尤其显著。在没有信息管理的时代,医院管理都是靠人力完成,效率低,失误多,给医院以及病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更改创新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2],而当下最佳的医院运行管理方法就是使用信息技术。本文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详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1)自愿签署同意协议并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2)该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合并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3)无正常认知能力的患者。如表1所示,P>0.05,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汇总表

组别

例数

(n)

性别

平均年龄

(岁,x±s)

对照组

50

25(50.00)

25(50.00)

44.12±5.95

实验组

50

24(46.00)

26(54.00)

43.94±6.36

X2

0.655

0.642

0.4525

P

>0.05

>0.05

>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医院管理工作采用人工操作方式进行,

信息的收集、整理,数据统计也是由人工来完成。

实验组患者采用信息化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如下:

一、对医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相关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让管理人员不仅具备专业性医疗知识,还要熟悉并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不断优化医院的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二、以患者为服务核心,将患者放在第一位,对患者施行人性化的服务,并针对患者的情况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管理服务,力争满足患者所有合理化要求。管理人员要通过网络信息系统随时获取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数据,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并及时反馈至医生,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三、使用网络信息系统加强对医疗物品的管理,防止出现滥用和浪费医疗资源的现象。

四、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在各时段检查门诊患者的数量,在门诊患者较多的时刻可以适当增多门诊窗口,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主要评定项目有管理质量、管理的态度、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规范文书,满分为100分,分值与满意度呈正相关。

1.3.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记录患者在管理期间出现投诉、管理差错、院内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并用t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对管理质量、管理的态度、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规范文书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管理质量

管理态度

专业能力

规范文书

实验组

50

80.16±20.35

81.45±20.26

80.59±19.56

79.85±20.78

对照组

50

90.69±26.49

92.56±22.56

90.59±19.57

93.58±18.54

t

——

2.852

2.981

4.556

4.128

p

——

0.01

0.01

0.01

0.01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结果列于表3,实验组在管理期间出现投诉、管理差错、院内发生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投诉

管理差错

院内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50

2(4.00)

5(10.00)

4(8.00)

11(22.00)

实验组

50

0(0.00)

2(4.00)

1(2.00)

3(6.00)

t

——

5.966

1.956

3.590

3.789

p

——

0.01

0.01

0.01

0.01

3讨论

近年来,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医院中的管理制度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高。不恰当的管理方法不仅对患者无益,还加大了进一步治疗的困难度,所以及时的治疗,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3]

常规管理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管理效果并不明显,常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速度[4-5]。信息化管理在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发挥着巨大作用,不仅可以让医院快捷、方便的获取患者信息,并能够高效的对数据进行整合反馈,确保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行,因此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缩短治疗时间。信息化管理涉及管理项目十分全面,基本可以满足患者所有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信息化管理对患者的应用效果。

从研究结果知:实验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以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医疗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明香,马小杰,杜金霞.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08,21(003):116-117.

[2]陈秋婷.试析信息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2021,15(2013-10):258-258.

[3]缪炎君.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研究,2021,3(11):144-145.

[4]张锦,卢杏玲,葛琴.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我院计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20(18):1682-1683.

[5]冷锴.试论信息技术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00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