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关键内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关键内容

吕刚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活中的用水场景不断增加,为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更加大的压力。市政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公共设施,对于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转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对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市政给排水系统作为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对于人民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建设好市政给排水系统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要求。建设完善科学的给排水系统,最重要的是做好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给排水系统能够高效稳定运行。

1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原理

市政管网其中包含排水系统供暖系统以及供气系统等。给排水管网系统在市政管网当中的位置是无法取代的,给排水系统属于输送水系统,主要是由水塔、调节阀、泵站、城市管道以及沉淀池构成的。市政给排水规划属于一项系统工程,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对市政给排水管网运行状况造成一定影响,不仅会使得泵站的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低,也会使得水池容积变得越来越小,同时也会对市政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能够使得市政给排水管网优化配置工作得到有效完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维护运行成本工作以及降低市政给排水管网投资给予高度重视,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市政给排水管网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对促进新科技的迅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

2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

2.1瞻养性

市政给排水管网系统对保障城市稳定运行以及经济高速增长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实施给排水管网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遵循前瞻性原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城市的未来规划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可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城市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准备阶段,应当仔细了解以及掌握其未来设计规划以及布局,要对城市的排水以及给水具体状况进行了解以及掌握,这样可以使得城市给排水管道网系统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2实用性以及经济性

在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解决手段,使得其自身的经济性以及实用性得到有效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实用性原则,可以使得优化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遵循经济性原则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把成本把控在合理范围以内。在选择材料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优化配置要求完成此项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材料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还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成本浪费的现象。

2.3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人口的规模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市政给排水系统,一方面能够实现对于水资源的调配,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生活用水的回收利用,方便进行统一的后续处理,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回收处理,方便进行后续的二次利用,帮助提升城市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城市给排水系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城市的正常运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些需要建立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基础上。

3市政给排水管网设计关键内容

3.1加强对于极端天气排水功能的优化

极端天气对于城市运行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的威胁,因此,针对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更加重视排水系统防洪涝的作用。今年夏季,我国多地出现了强降雨的极端天气,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加强对于给排水系统的排水功能优化,既是对过去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完善,也是为应对未来突发极端天气状况的措施。在过去的给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环节中,由于没有对城市发展的速度以及规模有一个合理的预估,导致了城市给排水系统基础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后期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对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给排水系统对日常的居民用水需要已经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遇到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强降水,城市给排水系统基本处于无法运行的状态。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的气象状况,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提高冗余量以及增加对保险管网的设计,使新一代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承载更多极端情况下突发的降水增量,确保城市运行和人民生命安全。

3.2城市绿地衔接给排水设计

通常,市政道路的附近区域都会包含绿地,因此,在对市政道路进行给排水设计工作时,要处理好城市绿地衔接设计工作,实现良好的分流效果。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城市绿地衔接给排水设计工作中,通常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区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绿地衔接方式。例如,对于水资源比较缺少的区域,通常对雨水的需求较大,因此,要加强对于排水管的应用,增强汇集、存蓄、净化和再利用雨水的能力。对于水资源较充足的区域,可采用净化处理技术先进行净化处理,再排放入到绿地中,实现了对径流洪峰的调节。对于市政道路附近径流污染问题,可通过采取植草沟、雨水塘以及雨水花园等措施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处理,再排入绿道,达到高效控制污染的效果。

3.3优化水资源以及管径配置

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在优化给排水管道管径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水力参数信息完成此项工作,要精准把握管径。要合理科学的分配管网系统的实际流量,并且利用科学的计算技术,对管径实施处理作业,这样可以使得整体的给排水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高效完成施工作业以后,在划分每一个区域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依照城市规划目标以及内容完成此项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给排水系统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得到有效提升,还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运营以及维护成本浪费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后续的用水量检测信息科学合理的调节给排水系统。就目前来说,通常在城市始终给排水管网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动态规划法以及非线性规划法达到计算的升级以及检测目的。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具体状况,应用有效的解决手段,不断的强化水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要仔细调查以及收集不同区域的具体用水量信息,细致划分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用水以及工业用水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用水量勘查数据的可靠性以及科学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资源配置的优化效果。

结束语

要想使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得以顺畅地运行,就要积极采取措施,科学规划和设计。在规划和设计市政给水排水工程的过程中,将规划工作放在核心位置上,显著提升整个工程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施工时,全面落实施工管理工作,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得到高效的监管,最终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林,邓怡虎.市政给排水工程超长不设缝水池的结构设计和施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1):106-107.

[2]李平平.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2(01):90-91.

[3]罗立娜,吴锋,张智鑫,谭磊,林灿城,李荣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地铁给排水系统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22(01):61-66.

[4]王槟强.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污水处理关键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1(12):313-314.

[5]张敏洁.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1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