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有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有效路径

王晓冬

身份证号:371324199712220013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进度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其进度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水平以及后期使用安全,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特点,科学合理制定进度管理计划与方案,落实进度管理目标,实现动态化管控施工进度同时,也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如何有效加强进度管理,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进度管理;有效路径

1造成建筑工程进度管控不到位的成因

1.1人员方面

在建筑工程施工以及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均需要依赖人员完成,特别是在施工项目管理、施工技术操作方面,均需要充足且专业水平良好的工作人员支持。当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专业人员完成对工程施工质量、工期进度、分项目施工时间等内容的管控,因此,相应管控成效也与工作人员的实际专业水平、工作能力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如果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偏低,则会直接导致进度管控现实成效下降,容易发生工程延期问题,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把控工作的合理展开。

1.2物资方面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物质支持,在物质供给充足且及时的条件下,建筑工程能够实现如期保质的完工,出现工程施工进度管控不到位、工程延期问题的概率大幅下降,在施工顺利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施工任务的提前完成。从这一角度来看,物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物资供给质量与速度是影响建筑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实践中,若是施工物资供给不及时,或是因为质量不达标而需要进行物资调换,则极容易引发施工项目延迟展开与完工的问题,促使竣工延期。

1.3技术方面

施工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性。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是施工技术水平偏低,则不仅会促使施工安全质量风险增高,还容易产生返工现象,从而延长施工的工期。同时,如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于施工工艺技术的掌握情况不理想,也会直接导致施工质量的下滑以及施工进度的降低,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展开。

2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有效策略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科学管理

为了方便后续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不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还要设计出合理的图纸并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切实可行,才能完善好准备工作,确保设计安全可靠。同时,在进行技术交底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还要召开交底工作会议,认真分析和探讨设计方案和有关文件,如果发现问题,那么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才能确保正式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对技术人员还应严格要求,不仅要求他们熟悉施工质量要求以及供应流程,还对其提出了加强规范标准学习的新要求。企业要严格执行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制度,认真审查承包商资质和技术水准,尽可能选择实力强、信誉高的承包商。为了确保后续施工建设顺利开展,就必须将存在技术问题的承包商排除在外,才能有效避免企业后续的劳资问题,从而稳定工程进程和成本。在施工合同中,还要明确规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并设置合理的工期。为了减少后期由于工期所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在合同中明确标注工期延误各方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具体的经济赔偿标准。

2.2合理编制进度计划

对于内部建设项目施工管理来说,编制内部进度项目计划主要是为了尽可能按照工期做好相关内部项目的施工方案。在实际编制内部进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为阶段性进度规划、分项目进度规划以及各个分部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在每个项目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依据总体进度计划和各分部计划进行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内部进度计划管理的有效协调,而且还能够为工作人员指明工作的方向。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只有依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才能够不断完善各分部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计划的编制人员往往都是依据总工期的具体时间来调整各分部计划和阶段性计划。各项计划不仅能够成为施工进度的理论依据,而且还能够切实提高施工的效率。

2.3优化施工方案

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施工方案进行指导。施工方案的好坏制约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建筑工程施工开展情况紧密相连。为此,建筑企业要想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就必须在建筑工程开展前深入调查研究施工现场,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才能编制准确全面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案来说,其中主要包括设计图纸、材料、设备以及安全计划等,另外,还要规划技术工艺,并将重点工作放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加强对设计变更问题的控制

影响进度管理水平的原因之一就是设计变更问题,建筑工程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与原有计划相违背,那么就需要及时对设计进行更改,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实际施工开始前,需要反复检查施工图纸,一旦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那么就要及时更正。然而,在进行设计变更的过程中,不是朝令夕改的,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需要进行反复协商。例如,在对地质进行勘探时,如果勘探的项目设计计划与实际不符,地下水位存在偏差,那么就需要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根据勘探单位的勘探结果进行深入讨论,三方协商一致后及时更改相关内容。由于勘探设计的更改,必然会延长施工工期,所以在初步设计时就需要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才能有效避免施工工期延长。

2.5加强材料与设备管控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影响施工进度管理的因素之一就是施工材料及设备方面的管理工作。在进行施工时,如果施工材料供应不足或者质量存在问题、设备较为陈旧,那么必然会影响施工进度。为此,对于进度管理人员来说,其必须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控制材料和设备。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就必须在项目开始前,详细了解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并结合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材料和设备资源的网上交付系统,才能为进度管理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工作依据,从而确保其顺利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进度管理人员要有全局意识,全面统筹规划设备、材料等施工要素,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才能有效避免工作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延误工程进度。在选择材料和设备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采购。为了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采购人员还应当货比三家,择优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好、信誉优的卖家,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达到稳定货源的目的。设备、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前,应由专人进行检查核验,只有质量无误,才能进场。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就要及时通知生产厂家退回相关材料和设备。另外,对于待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还应当进行合理存放。进度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材料和设备的数量进行核查,还需要合理存放,如果材料发生变质,这需要及时调查清楚原因,提高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3结语

建筑企业要想在确保工程项目施工按时交付使用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对建筑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管控。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意识到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实际开展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管理,从而形成动态化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开展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天鹏.简析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J].大众标准化,2022,(06):80-82.

[2]狄广鹏.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的应用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04):89-91.

[3]钟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04):148-150.

[4]董小娜.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砖瓦,2022,(0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