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治疗中合理使用的具体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临床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治疗中合理使用的具体作用分析

王淑颖

德惠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吉林 长春  130300

摘 要:目的:研究临床药学干预在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合理性。方法:抽取2020年01月-2021年12月间2000例抗菌药用药案例,2020年选取1000例,2021年选取1000例,分析两年间抗菌不良用药事件情况。结果:2021年抗菌药用不良用药事件出现概率低于2020年,P<0.05。结论:运用临床药学干预方式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干预,可提升用药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临床药学干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作为临床疾病治疗中对细菌性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常见药物。由于抗菌类药物被滥用,使得许多耐药菌株出现。怎样使得抗菌药物运用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药源性感染出现的概率已经成为临床中研究的难点和重点[1]。有学者表明,将临床药物干预方式引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可降低抗菌药物运用不良时间出现的概率[2]。基于此,本文将细致分析此种干预方式运用的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01月-2021年12月间2000例抗菌药用药案例,2020年选取1000例,2021年选取1000例,分析两年间抗菌不良用药事件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2020年:在对患者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并没有将临床药学干预引入,仅仅由患者的主治医生对抗菌药物用药方案进行确定。对照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未给子临床药学干预,由主治医师确定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

2021年:在对患者实施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辅以临床药学干预,具体为:首先,组织健康宣教活动。需定期地在临床中举办相关的抗菌药物运用合理的讲座等有关的活动。使得院内的药剂科室中骨干药师能够参与其中,积极组织讲座,内容需包含:常见的各种不合理抗菌药物运用时间、不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以及最前沿的抗菌药物运用知识等等,进而逐步的使得临床医生可对抗菌类药物的运用认知明显增加。

其次,制定出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的抗菌药物使用准则。将《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当做是参考,与各个科室中的抗菌药物运用状况相机和,制定出更具科学性的规范。药师需介入其中,对处方严格审核,若是发现存在不合理性用药,需立刻的记录发生的科室、日期以及医师的姓名,运用信息系统和开方的医师联系。耐心地询问患者诊断的具体状况,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因素指出,在药师与临床医生的共同参与下,对处方药物调整,使得用药更具合理性。

再次,加强对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培训。需引入专题讲座以及学术研讨等形式,使得临床医生和药师均可对抗菌药物使用有深入的认知。特别是对于临床医生来讲,因为抗菌药物并不为专科的药物,而且药物的种类比较多,知识内容更新的较为迅速,所以临床医生很有可能对药物的认知度不高。运用各类培训方式,使得临床医生和药师的认知力提升。

最后,定期的开展检查。需明确管理制度具体的落实状况,对临床医生和药师实施以专业和专项的考核和检查。按照检查的相关结果,写出有关的总结报告,将结果反馈给药师与意识,而后将结果和绩效管理挂钩,保障医院可奖罚分明。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抗菌药不合理类型和出现概率。

1.4数据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年间抗菌不良用药事件情况,2021年抗菌药用不良用药事件出现概率219(21.90%)低于2020年概率435(43.50%),X2=106.0022,P<0.05。其中,2020年其中无指征滥用概率为89(8.90%)、盲目联合用药概率为89(8.90%)、剂量不当概率为65(6.50%)、给药途径不当概率为84(8.40%)、溶媒不当概率为76(7.60%)、未进行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概率为68(6.80%);2021年其中无指征滥用概率为57(5.70%)、盲目联合用药概率为35(3.50%)、剂量不当概率为39(3.90%)、给药途径不当概率为45(4.50%)、溶媒不当概率为27(2.70%)、未进行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概率为16(1.60%)。

3.讨论

临床中药学干预作为提升用药合理性的一种干预方式,在用药中将药师作用充分地发挥出,实现临床医生和药师之间无缝的沟通和互动,使得用药更具合理性。伴随着感染性疾病患病概率和风险的增加,临床中抗菌类药物运用的频率显著提升。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并没有形成一种更具实用性和规范性的模式。构建的系统性用药监控系统依然存在不合理问题[3]。不合理用药会使得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时间被延长,甚至会引发患者出现感染长期不好转,对康复造成明显的影响。而实施临床药学干预方式,重视健康教育活动的举办,使得医生可对抗菌药物有深入的认知,可在较大程度上规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事件的出现。而且药师在审方中若是发现存在问题,可迅速地和医生连续,对处方进行快速和及时的改正,保障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4-5]

此次研究中,分析两年间抗菌不良用药事件情况,2021年抗菌药用不良用药事件出现概率219(21.90%)低于2020年概率435(43.50%),P<0.05。

综上,临床药学干预方式引入到抗菌药物使用中,可规避不合理用药的出现,将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缩短,可运用。

参考文献:

[1] 周长凯,丁守梅,张睿,等. 基于PDCA循环法和药物治疗路径的合理用药管控新模式的构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98-102.

[2] 欧忠顺,成明建,钟天文,等.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的成效比较[J]. 抗感染药学,2021,18(3):339-342.

[3] 赖文婷. 某院9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的药敏结果与专项护理干预对临床用药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21,18(8):1118-1121.

[4] 王云娜,何永坚,黄宇,等. PDCA循环管理的运用对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合理用药原因的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21,18(6):853-855.

[5] 李晶丽,唐海斌,阮璐. 临床药师干预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影响[J]. 抗感染药学,2021,18(7):97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