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户外教学扩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高中生物户外教学扩展

黄文英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学      516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不仅仅要学习基础知识,更需要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作为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户外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生物教学的问题,本文以高中的生物课程为例,对户外教学拓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户外资源的内容,提出了户外教学拓展的方案,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户外教学;拓展方案

引言:对于生物学科而言,进行户外教学拓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可行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户外学习。其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教学,以及利用校园环境与大自然资源进行教学,这样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接下来,本文将从户外教学拓展的可行性与方案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阐述与研究。

一、户外教学拓展的可行性

生物学科的特点,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换言之,在对生物课程进行开发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以及走向社会。对生物课程的开发,就是引导学生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因而,作为高中的生物任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时候要权衡考虑,既要做好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要注重进行户外拓展教学,以便于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以及让学生的生物成绩获得提升。简单地讲,积极利用户外资源,并做好课堂教学和户外资源的结合,这样能够让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也能够让学生的生物水平得到提升[1]

二、户外教学拓展方案

(一)把校园环境当课堂

在校园环境当中,有很多的生物资源都可以用于生物教学,以及用于户外教学拓展当中。在校园的建设当中,有很多植物和小动物,都是进行生物教学的重要资源。为了利用好校园环境这一户外课堂,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制定有效的生物教学计划。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并推选出小组的组长。鼓励小组长做好带头作用,并引导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参观。与此同时,为了让户外教学的质量更高,教师还需要布置一个任务,以便于让学生带着一个学习目的去参观、去玩耍。就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并让学生在参观完成后上交作业。如:“校园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有哪些特征?”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记录问题和答案,并整理成一些有用的小资料,以便于用于生物学习活动当中。举例来说,在学习选择性必修2《种群的数量特征》时,学习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后,可以留一节课给学生户外实践。每个小组可以选择校园内的一种生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有:①逐个计数法;②样方法;③标志重捕法。在调查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该怎么调查,用哪种方法调查?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拍照记录,课后制作好课件,最后在班上推选代表汇报各个小组的调查成果。纸上谈兵终觉浅,通过这种户外拓展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还可以让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此外,这种户外教学的方式,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把生活环境当课堂

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生物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学习的技巧与方法,那么学生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取得好成绩,以及获得综合能力方面的升华。结合校园周边的生活环境,对学生实施户外拓展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借助池塘、农田、大山、海洋、森林、平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生物知识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热爱之情,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从而不断地提升生物知识的应用水平。就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布置如下任务:“在农田的生态系统当中,有哪些组成成分,这些成分各自有哪些功能,有哪些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如何联系构成食物网,能量流动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并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也可以明显提升他们的生物学习水平[2]

(三)把大自然当作课堂

在开展户外教学拓展活动时,教师需要把大自然当作课堂,并引领学生从中习得相应的技能。特别是在学习植物和环境的知识点时,以及在学习土壤与能源矿产的时候,还有在学习水域污染与保护的时候,都可以鼓励学生实施实地考察,这样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大自然,也能够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一个更直观的认知。举例来说,在学习农村经济的相关内容时,任课教师就可以进行知识拓展,以便于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实况,以及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生物学习技巧等等。例如,认识家乡的那些自然资源,在这个题目当中,学生需要明晰家乡的实际地形,也需要了解家乡的一些水域,特色农作物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生动直观的了解,也可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认识到户外资源的重要性,并积极地构建户外第二课堂。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大自然、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当作第二课堂,以及实施相应的教学工作。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猷.户外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1,027(002):61-62.

[2]王家琛,邹峥嵘.在户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以"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1):3.

[3]李艳清.高中生物教学因有效拓展而精彩[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9):007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