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沙盘游戏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3

家庭沙盘游戏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实践

徐素玲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红旗小学  528300

摘要:沙盘游戏常用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干预。自闭症儿童存在行为沟通障碍、行为障碍、社交障碍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自闭症儿童家庭参与一系列家庭沙盘游戏治疗的情况,探索家庭沙盘游戏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有效性,改善家庭内部沟通模式,改善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家庭沙盘游戏

引言:孤独症,最早用来表示精神分裂症中封闭自己、不与外面世界交流、排除一切事物的行为,又称为自闭症。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发育性障碍,从社会行为特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兴趣和行为。其明显的表现特征是沟通障碍、行为障碍和社交障碍。

一、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原因和特点

在社交过程中,大脑每天都会获取、储存、加工和使用接触到的信息,自闭症儿童由于脑神经系统存在缺陷,在应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时所产生的应对方式存在严重问题,不知道如何主动与人交往也是自闭症儿童最大的障碍,不能具体表达自己的要求,不能恰当回答他人的提问,对对话的理解和表达表现为力量薄弱,不能很好地沟通和表达他人和自己的思想,造成主动的语言差异,导致很多问题行为的发生,极大地阻碍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导致自闭症儿童与社会隔离。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缺乏积极性,语言机械或无意义,这给他们的社会互动和社交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社交障碍,自闭症儿童兴趣狭窄、奇怪,不像正常儿童那样喜欢玩游戏,不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但也有很多能记忆大量数字和感兴趣的事情发生的确切日期等。可以说,他们在模仿学习中不注意他人的示范,喜欢模仿物体和机器的运动状态,游戏中经常出现反复的行为,生活中坚持使用同样的颜色,同一形状的东西,喜欢不断重复身体动作。由于疾病的原因,自闭症儿童存在无法整合外部信息,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的现象,情绪控制力下降,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自闭症儿童在需求表达过程中①、一般有需求时,会出现尖叫声、痛苦表情和欢笑不止。②、有强烈需求时会自残,发生自残行为。③、在寻求他人关心的时候,会伴随有掉落物品或撕纸等行为。④、在感情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微笑、身体蜷缩、抓住、回头等行为,表示的是欢迎、恐惧、接受、表达拒绝等个人感情。

二、家庭游戏疗法的概念和作用

孩子大约五岁时,他们的情感、欲望、信仰和观念的概念将初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内部体系。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深刻理解的缺陷,即自闭症儿童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不会换位思考,不去思考他人的思想。由于无法感知情绪变化和感情信号,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没有建立适当的依恋关系,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和家庭中遇到了交往错乱。

目前医学界没有针对自闭症的药物疗法,想要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行为和语言发展,需要适当的干预治疗。现在主流的干预方法有:①、应用行为分析法;②、结构化教学法;③、人际关系训练法;④、地板时光疗法;⑤、社会故事疗法;⑥、音乐疗法;⑦、家庭游戏疗法。前6种干预方法大多集中在早期康复机构的干预情况下,事实上,家庭游戏疗法能很好地刺激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性语言,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严重,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较弱,制约了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如果将干预环境转化为家庭游戏情景,将枯燥乏味的干预手段转化为有趣的游戏,将陌生的干预者换成熟悉的家庭成员,将自闭症儿童融入到家庭游戏中,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家庭游戏疗法是什么呢?是指在家庭中以游戏的形式使自闭症儿童更好地将自己的内心特征和情绪展现出来。20世纪初,由于强调儿童合理地位的变化,相关家庭教育研究院对家庭游戏进行了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心开始向亲子关系的互动转变,家庭环境的交往中心也随之改变。在自闭症儿童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儿童的态度不同会直接影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效果。由于很多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差造成社交障碍,我们尝试通过家庭游戏的形式为他们提供非语言的表达方式,改善他们的关键障碍,并使之成为可能。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或者释放内心压力,表达内心思想,表达感情,改善症状问题。

三、家庭沙盘游戏辅助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可行性

自闭症儿童带来不幸的家庭,当父母知道孩子是自闭症儿童时,整个家庭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个家庭的父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自闭症儿童除了行为活动和社交中存在缺陷外,大部分智力上也不及正常儿童,巨大的压力会使父母产生心理上的变化,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这又会使儿童的自闭症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可以指导父母积极参与到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中。研究表明,父母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会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主要在孩子的需求性表达、生活自立能力、眼神接触、对人与周围事物的兴趣、情绪稳定性方面。在不同的家庭游戏中,自闭症儿童通过与游戏伙伴的经验交流,在游戏过程中实现社交功能的转移,以模仿和体验的形式让儿童享受社交的乐趣,在家庭中建立游戏友谊从而带动社会功能的发展。

在许多辅助治疗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游戏中,家庭沙盘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家庭沙盘根据家庭参与人员的不同可以分为亲子沙盘、夫妻沙盘和家庭沙盘。家庭沙盘可以表现出问题的动态性,通过象征性的表现来提高所有家庭成员的自我治愈能力,让家庭成员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表达信息,意识到所发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家庭沙盘对家庭对象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制,因此将家庭沙盘应用于自闭症儿童家庭是可行的,通过家庭沙盘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家庭解决家庭问题,促进自闭症儿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自由地表达彼此的感情,重建父母和自闭症儿童之间的关系,从而恢复其家庭功能。

四、家庭沙盘游戏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沙盘游戏对自闭症儿童有特别的治疗效果,国外专家在10周内对25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沙盘游戏治疗,结果显示儿童的单词表现力,社会活动的参与和持续性增加,游戏作品中的自发性、创意性、标志性成分增加,同时沙盘游戏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调节情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自闭症儿童也有很好的干预效果。

国内外对自闭症儿童沙盘治疗的研究较多,但在自闭症儿童家庭沙盘这一领域却很少涉足,因此我们尝试通过指导自闭症家庭自主开展沙盘游戏,改善其家庭内部的互动模式,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时为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提供实践参考的价值。

自闭症儿童喜欢在家庭沙盘游戏中先布置生活用品和动物,然后布置建筑物和人物。他们喜欢摆放和生活相关的场景和主题,如烹饪、休息、玩耍等生活的场景和主题;对动物来说,他们喜欢大型或肉食动物,因为动物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性格相似,他们喜欢用动物来代表自己。另外,自闭症儿童也喜欢安排动物与自己交流,这意味着他们在生活中缺少与他人玩耍与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动物般的生命形象来表示自己的同伴。

我班有个自闭症男童小彬,平时主要由妈妈在家照顾。他上课从来不听,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每天上课总喜欢把课外书或尺子或笔一一整齐地排列在课桌上;生活中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时间去做事,否则就要表现出明显的不满,具有明显的刻板行为。由于孩子的作息和上学主要由母亲来照料,所以孩子对母亲更为亲近,因此,我们邀请其母亲参加家庭沙盘游戏。本实践分为治疗关系建立阶段、问题表达和转换阶段、整合结束阶段。

(1)治疗关系建立阶段。(第1—4次,2021年3月1日至3月底)

沙盘游戏治疗关系建立阶段主要是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熟悉沙盘游戏的环境,为后期干预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一次,当父母把小彬带到我们面前时,他环顾四周的环境,用双手不停地来回揉搓,表现出对环境的极度不安。后来我们把他带到沙盘前,让他妈妈抓住他的手,与他一起轻轻地抚摸沙子和沙具,慢慢地,他对沙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示意他妈妈问孩子:“妈妈能和你一起玩吗?”他点了点头,然后我们告诉他可以随便挑选一些沙具放在沙盘上,他开始从沙具架上挑选沙具,妈妈让他先拿他喜欢的沙具,然后妈妈也拿与小彬选择差不多的沙具放在沙盘上,他很高兴,不到30分钟便完成了一个沙盘作品,但主题很混乱,各种沙具胡乱堆放在沙盘中,没有任何逻辑联系。陈列结束后,我们带着小彬绕沙盘一周欣赏他的作品,顺便让妈妈问他:“你最喜欢什么?”他指着小飞机说:“飞机。”“你想对它说些什么?”他没有回答。第一次沙盘结束,整个过程中我们的交流很少,几乎是妈妈提问,小彬没有回应。

第一次玩沙盘游戏,妈妈经常干涉孩子的选择,母子间的交流不多。第二,第三次来的时候,小彬能害羞地和老师打招呼,进行沙盘游戏的时候,妈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沙具的选择还是一样过多地干涉。第四次来的时候,小彬可以大声对老师说:“老师好!”

在这4次沙盘游戏过程中,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游戏互动还是比较多的,孩子基本上每次在摆放沙具时都会无意识地望向妈妈,但是妈妈与孩子每次选择的沙具类型相似,动沙次数少,并且幅度小,说明两人的心理动力不足,创造性较为单一,孩子大部分给予的反应是不耐烦的。

(2)问题的表达和转换阶段。(第5—15次,2021年4月至7月)

   从第5次开始,我们指导家长自主开展沙盘游戏,我们只是在旁边看着不说话。第五次沙盘制作时,整个治疗的转折点出现了,妈妈在这次沙盘上主动流露出对孩子的不理解和对自己生活的不满,诉说对孩子未来的无可奈何。此后的10次沙盘干预中,两人之间的沙具由最初的“各自为政”慢慢过度到有了思想的交集。在这个阶段,母子俩选择的沙具类型不再局限于之前的车、人物和动物,沙具类型也较为丰富,沙具之间有着故事上的连续性,在第8次沙盘中最明显,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动力性越来越强。在第11个沙盘时,孩子能够围绕妈妈指定的主题为中心制作家庭沙盘,如度假、公园等,妈妈能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选择沙具,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或包办。

(3)整合结束阶段。(第16—20次,2021年8月末—9月中)

从第16次开始,我们让他们在自己家里开展游戏并记录。在第16、17次的沙盘游戏上,妈妈在自己家里学会了自发地和小彬玩游戏,他们分别以“我的一家”、“校园生活”为主题,孩子感受到了更多的安全感,妈妈也给孩子更多的认可。于是,小彬能为整个沙盘编造一个稍微完整的、简单的故事情节并讲给妈妈听,还让妈妈也参与到他的故事当中。第20个家庭沙盘的主题是《我的家》;孩子可以流畅地讲述具体的细节内容。在这个阶段,随着沙盘的建立从学校转移到家庭,沙具的数量和种类也开始减少,但整体结构更加协调,主题更加明确,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沙具交流的情境也更加丰富和具体。母子之间的默契度明显增加,妈妈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小彬也能主动去表达自己的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妈妈心潮澎湃。

在家庭沙盘游戏的干预下,小彬开始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社交障碍得到改善,主动语言的次数越来越多,主动语言的编码长度越来越高。课间大部分时间能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比较清晰,语言词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能够大致说连贯的句子,注意力和社会行为都得到了发展,情绪也得到了稳定,小彬的自闭症得到了一些改善。由此可见,家庭沙盘游戏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干预效果较好。

结束语:综上所述,自闭症已经从过去的罕见疾病变为较普遍的儿童心理发育障碍,自闭症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心的话题。所以,家庭教育应该早期和更适当地干预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儿童养育者需要更多的精神投入和经济投入,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为自闭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和成长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建娜.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J].中国医刊,2005,(4).

[2]周念丽.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黄伟合.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

[4]朱友涵,孙桂民.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研究,中国康复医学志,2009,24(9):851-852.

[5]高岚.沙盘游戏疗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李灵.整合性沙盘游戏治疗技术.中国出版集团,(2017).

[7]高黎阳.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发展趋势[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07):90-93.

[8]林云强.自闭症儿童家庭干预方法的研究.当代青年研究(05),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