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技术研究

李洪斌

青海创悦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青海省   810000

摘要: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时,必须保证基础要点的合理性,增强各项技术在草原生态实际利用中的作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本文将对草原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展开研究,将实际利用技术在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中的作用表现出来。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循环利用力度,使得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利用要求达到协调配合状态,从而有效提升区域草原生态系统综合利用价值。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技术

引言

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础要求比较多,这就应在全面落实各项基础要求情况下增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突出标准完善技术在其中应用力度,控制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受到限制,这对于提升草原生态利用效果和综合管控水平有重要作用。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实际利用之间关联性,使得当地草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取得同步提高。
1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要点

1.1草原生态保护要点

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础要点如下所示:第一,在草原放牧过程中,需要保证草原放牧方式的科学性,避免草原牧场遭到严重破坏,从而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同时也应合理划分放牧区域,避免过度放牧现象,加强草原放牧管理力度,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有力支持。第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制度,在完善准确制度支持下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对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以及关联工作现实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有效处理。在合理制度支持下可以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现存问题实际防控效果,避免草原生态系统遭到过度侵害。第三,草原生态系统保护过程中应提升牧民综合素质,对草原区域牧民展开有效培训,增强相关人员环境保护素养,并在提升牧民专业素质状况下,对当地畜牧业整体规模展开有效控制。第四,应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基础信息对现有的草原生态系统保护模式展开有效调整,保障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和关联工作现实开展效果,突出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为草原生态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1.2草原生态修复要点

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修复,需要考虑的要点如下所示:首先,应对草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情况展开分析,按照实际分析结果确定有效修复模式,尽量保障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控制草原生态系统修复受到不合理因素干扰,继而推进草原生态系统修复良性开展,使得草原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保护达到相互契合状态。其次,在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需要强化合理技术在其中应用力度,应用在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中的技术比较多,常见的包括围栏封育技术、草种补播技术、机械松土技术和毒草治理技术等。这就应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现实状况和整体保护要求选择适当修复技术,必要时也需要强化各类修复技术协调配合力度,积极改善单一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阻碍缺陷,为推进草原生态系统修复稳步实施提供合理技术支持。最后,完成草原生态修复工作之后,就应根据生态系统保护要求对区域修复情况进行有效检测,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对综合修复过程中面临的缺陷问题加以控制。增强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与整体保护之间协调配合力度,这对于提升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2草原生态利用技术

2.1集约利用技术

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集约利用前期,需要对草原生态系统传统开发模式实施优化调整,将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表现出来,将草原粗放利用转变成集约利用,在保留草原生态系统固有价值的状况下对区域放牧工作实施优化调整。而对草原生态系统实施集约利用过程中,就需要遵循合理要求建立相关集约利用制度,通过规范合理制度为草原生态集约利用提供有力支持,使得草原生态集约化利用水平和系统综合保护力度得到同步提高。不仅如此,也应增强各行业现实发展理念与草原生态系统修复之间协调配合力度,使得草原资源可以达到合理运用状态,这对于保障草原生态集约利用效果和实际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确保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集约化利用效果得到同步提高。

2.2草原建设技术

为强化草原生态系统实际利用效果,就应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管理情况对现有的草原生态系统实施规划建设,尽量保障草原生态系统建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扩大草原生态系统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做好有效管理工作,避免草原生态系统综合利用和实际管理受到不合理因素干扰。在这一过程中就应强化合理技术在草原生态系统建设中的作用,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和综合利用面临的阻碍缺陷得到有效处理。在草原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生态状况和草原空间规划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实际分析结果对应用在其中的各项技术实施优化处理,突出草原建设技术的作用,保障草原建设水平和实际利用力度,满足当地畜牧业和生态保护业协调发展目标。

2.3退化遏制技术

由于草原 退化也会对其整体利用价值产生不利影响,这就应在合理技术支持下对草原退化现象实施遏制处理,避免草原退化情况持续恶化,这对于保障草原利用效果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加上导致草原退化的原因比较多,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基础原因状况下对应用在其中的关联技术实施优化调整,在协调当地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情况下增强退化遏制技术在草原建设和综合管理中的作用。推行更加合理的放牧方式,避免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实际利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突出规范合理退化遏制技术的实际作用,为草原生态系统综合利用提供有力支持,使得草原周转率和生态环境实际保护力度上升到一定高度。


结语

为保证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效果和整体利用水平,不仅需要在适当措施支持下对草原生态系统展开有效保护和修复,也需要增强适当技术在草原生态利用中的作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得当地自然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效果有所提高。在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过程中,必须强化各项技术实际应用力度,通过各项技术降低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使得草原生态综合利用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昌祥. 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效果[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9):153-154.

[2]唐芳林,杨智,王卓然,孙暖,韩丰泽,赵金龙. 生态文明视域下草原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 草地学报,2021,29(11):2381-2390.

[3]薛皓,肖春蕾,郭艺璇.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中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启示[J]. 中国地质调查,2021,8(06):96-104.

[4]刘燕丹,姚国征,张慧,王云锋,刘瑾,杨婷婷,丁勇. 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技术需求优先序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22,44(02):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