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检修技术及其应用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检修技术及其应用要点

王乾

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00

摘要:新时期,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项内容,不仅关系到各行各业发展速度,还决定人们生活质量,只有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才能实现社会稳定运转,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故本文围绕电力工程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检修技术和应用要点,并简单论述了变电运行设备故障排查,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电运行;检修技术;电力工程

引言:基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提升,增加变电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需要借鉴当前先进技术,合理运用变电运行检修技术,定期对相关电力设备展开系统性检修和保养,保障电网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1变电运行设备故障排除

现阶段,进行变电运行设备故障排除工作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具体为:其一,负载短路或接地。当发生负载短路或者接地现象时,将承受较大的短路冲击,而短路现象所形成的电力,导致油质降低,不符合相关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单相保护接地,安装相应的保护设置,降低短路带来的影响。其二,过电压。以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变压器为例,其高压线常常处于架空状态,若变电站区域发生暴雨或打雷现象,将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若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电压出现大幅度提升现象,造成绝缘体受损。针对这一特点,需要提前安装避雷设备,建立实时监测平台,做好监测管理工作[1]

2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检修技术运用

2.1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当发生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现象,最根本原因为:其一,主变差动区发生故障。其二,主变内部出现重大的故障。其三,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的线路出现的故障。而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则是由于发生超级跳闸、错误启动开关、母线故障原因。但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变电设备实际情况,才能准确判断故障发生原因,之后采用针对性的检修技术,快速维修设备。具体而言,若发现主变低压侧发生过流保护操作,则应展开系统性检测,之后进行准确判断,以此提升检修成果。而若只发现以上情况,技术人员则不需要考虑线路故障、误动开关两种故障原因,再利用技术性较高的先进设备进行检查。实际检查结果时,应明确检查内容和重点,重点关注保护压板是否存在漏投情况,并系统性检查直流保险是否发生熔断情况。另外,处于一次设备检查阶段时,需要重点关注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一旦发生主变保护和线路同时出现问题现象,并且开关没发生跳闸现象,能够直接判断其线路发生故障,因此整个检查阶段,应全方位检测线路。

2.2检修继电保护设备

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展开深入分析,能够帮助检修人员清楚了解工作流程,明确具体检修任务,以便于采用正确的检修方法,灵活运用相关技术。具体而言,以微机保护事故为例,对于故障进行维修过程中,若采用常见方法进行检修时,无法找到故障出现根本原因,并且运行阶段无明显不良现象,需要在试验阶段以及保护选型阶段严格管理。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一旦发生以上现象,大多是由于设备自身存在问题,导致保护不正确。

3变电运行检修技术应用要点

3.1安装接地线

由于电力工程特殊性,进行变电运行检修过程中,需要提前安装接地线,避免检修阶段发生突然来电,或者发生静电感应电压等现象,导致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的威胁,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安装接地线过程中,应将其安装在停电线路上或者具有感应电压的部位,以此保证接地线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佩戴完善的安全装备,掌握整个工作流程,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快速准确完成安装任务。另外,安装阶段应由两个工作人员合作,灵活运用绝缘棒或者绝缘手套,降低各种突发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安装阶段,应先连接接地端,再进行导体端连接工作,并要保证连接效果良好,而拆除接地线过程中,也应遵守相应的连接顺序,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提高检修技术运用效果奠定基础。不仅如此,为了最大限度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在作业区域,设置悬挂标识牌,避免其他人员进行作业场地。并要在隔离开关位置,以及断路器开关处于放置“此处作业、杜绝合闸”的指示牌[2]

3.2展开合理验电

开展变电运行检修工作时,为了凸显出检修技术的应用价值,确保检修流程高效化进行,需要停电之后,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验电工作,使其能够充分保证停电设备不存在过电压,并能有效防止发生其他安全事故。具体而言,展开高压验电工作过程中,应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此项工作,正确佩戴绝缘手套,之后利用现代化仪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或者也可以利用绝缘棒,通过观察其是否出发出放电声音以及火花等。另外,当验电场所处于木梯、木杆时,若发现验电器发生不指示现象,应将验电器与接地线进行紧密连接。

3.3状态检修过程管理

运用变电运行检修技术过程时,整个检修过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直接关系到检修成果,需要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能够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检修全过程管理,以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当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现象,技术人员难以进行合理控制,需要做到定期检测,一旦发现其缺少检修的价值,应立刻进行更换,选用最新型号的设备,确保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对于一些不起到主要作用的设备,应采取状态检修的方法,依赖于先进的监测方式,定期将监测结果汇总并总结,使其能够准确预测设备后期运行效果,还要采取预防性检修的方法。

同时,进行输变电设备检修模式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守状态检修为主的原则,改变传统检修理念和方式。具体而言,应将检修与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各个设备运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检修措施。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检修过程管理水平,应制定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每个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并制定完善的检修计划,合理安排检修人员,督促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通过此种方法,可以避免问题发生时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现象。不仅如此,做到观念改变。采用以往方法进行变电运维检修过程中,大多会制定单一的检修周期,使得技术人员只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修,并且检修周期不会随着设备型号和运行条件而做出改变。纯计划检修比较适合当前我国发展状态,符合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此种检修方法无法紧跟时代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基于此,展开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思想观念的改变,不再受到一些条例和规定的约束。具体工作过程中,能够结合每个设备特点,进行针对性检修,重视预防性检修,采用多种检修模式混合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检修成果,还能更好地使用社会发展。

总结:总而言之,随着近年来各类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设备进入人们视野,各类智能化设备和技术逐渐被广泛运用,使得对电能需求量逐年提升,如何降低变电运行设备出现问题的概率,成为社会主要攻克难题,避免其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因此,需要加强对变电运行检修技术的运用,掌握其具体运用要点,促进电力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颉.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与管理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1):78-80

[2]张磊.基于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运维检修中的运用 研究[J].华东科技:综合,2021(8):0329-03290387

作者简介:王乾(1990.07.13),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籍贯),本科(学历),无(职称).

研究方向:电力工程,通讯邮箱:9700955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