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

杨少燕

烟台市标准计量检验检测中心   山东省 烟台市  264003

摘要:在我国温度计量属于众多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温度计量结果的精确性产生了较高的要求,温度计量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时必须最大可能地减少测量误差,为达到该目的,应主动解决计量时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会对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温度计量;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在我国当前的生产和生活中,大多数需要借助温度计量来掌握其基本特征,并给进行有关工作带来有效的参考数据,所以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温度计量十分重要。但目前为止在进行温度计量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只有选择有效、科学的处理措施,才能提升温度计量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其数据结果具有极高的准确度,达到生产生活的需求,促进温度计量工作顺利进行。

1温度计量的基本分类

温度计量为对温度进行测定与处理,以此借助对温度展开计量来有效地控制产品实际的质量和生产时的安全性。在进行温度计量时使用对应的设施测量温度,同时选择有效的措施来调节温度。实际上可以在众多领域中应用温度计量,同时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可以直接影响温度测量工作。在保存某些产品时,需要具有足够的温度,为达到相应的条件应用温度计量,能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其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在进行温度计量时,可将其计量方法分为以下所示:

①温度一次仪表检验。其为在现场中进行温度传感的零件,如热电阻和热电偶等;

②温度二次仪表检验。在该方法中二次仪表具有较多的类型,经常使用的类型为数显式、动圈式以及模拟式等。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工作为处理有关的温度信号,但在进行信号输入时能够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热电偶和热电阻属于典型方法;

③环境温湿度校准。在应用环境温湿度校准时,需要重点关注环境温度,若是温度并不高,应使用双金属温度计和薄膜温度计;反之,若是温度比较高,则应使用热电偶。

2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

2.1温度计量时仪表设备存在故障

在实际的生活生产和项目研究中温度计量属于获得物体特征参数的主要技术之一,在进行温度计量时,因为需要应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计量设备,而且其对于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容易出现多种故障问题,从而降低温度计量实际的准确性,比如在应用热电偶温度计量仪表时,若是没有正确的对仪表进行配接会造成热电偶为了预防设备在电温比较高时自动启动保护功能把电路切断,这时温度仪表指针通常会在突然间达到上限,造成温度计量的读数出现较为显著的偏差。

2.2温度计量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在当前阶段的生产作业中进行温度计量时,有些依旧还在使用人工计量,计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个人技术能力对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其缺乏准确性。在实际的温度计量工作中,有些计量人员缺少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从而不能掌握不同的温度计量方式与温度计量仪器的操作方式,更不能准确、科学的判断温度计量数据,造成温度计量的效率与质量不高[1]。另外,还有一些工作者缺少相应的责任感与职业操守,在对温度计量数据进行记录时,出现数据缺失或者错误等情况,再加上自身的能力不足,在区分标注多种类型的计量数据时所采用的符号和形式比较混乱,这样也会直接影响温度计量数据整体的准确性。

2.3温度计量的操作缺乏规范性

在实际应用温度计量时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的规范性对计量数据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前的温度计量工作中全浸式温度计的应用比较广泛。有些温度计量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并未把控好温度机标尺和恒温槽液二者间的距离,若是温度计的插入比较浅,则会出现显示值下降,其下降的幅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越发明显,数据无法有时会达到0.1oC,容易给温度计量结果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此外在更换热电偶时,若是操作不正确把正负极接反,容易造成热电偶温度仪实际的显示值产生反向异常的情况,给温度计量数据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其发烧准确性。

3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3.1对温度计量仪器进行检查消除故障

温度计量仪器自身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计量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性,而且在其出现故障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温度计量时的准确性,应早好温度计量设备设施的日常养护和故障排查工作。首先定时对其展开清理维护,防止温度计量设备的表面与内部存在灰尘或者其他的细小颗粒等杂质,进而给计量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2];其次,检测存放温度计量设备的环境,防止在存放时设备因为腐蚀而受到损坏,以此影响温度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再其次,若是在日常维护时发现温度计量设备存在故障,应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明确故障点,及时进行有效、科学的故障排查和检修,保证能快速修复故障,保证温度计量工作能够正常开展。若是温度计量设备上的显示值在突然间产生较大的偏差,则应及时检查设备的内部系统和变送器上的放大装置,明确其是否具有突变或者滞后等其他问题;最后,在采用温度计量设备进行工作时应先开展校准检验工作,保证计量数据没有失误。在对其进行校准和检验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来展开检查,保证零部件的完整性,随后按照温度计量设备的特征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校验。

3.2提升温度计量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

温度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容易受计量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技术能力所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应不断提升温度计量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4]。常用的方法为对其进行技术培训,这样有助于温度计量工作者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有关温度计量的理论知识,并熟练应用多种温度计量设备的操作规范与使用方式,这样可提升计量操作时的规范性,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在应用热电偶进行计量时应明确正负极,保证读数的精确性,与此同时温度计量工作者还应具有分析并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降低人员因素给温度计量数据带来的不良影响,以此给生产生活和科研工作带来更多客观、有用的温度计量数据。

3.3提高温度计量操作时的规范性

在使用温度计量设备时操作人员动作的规范性,将会直接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解决温度计量的操作缺乏规范性这一温度,应通过制定对应的管理监督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计量操作规范机制。对不同的温度计量方式选择恰当的管理制度,以此保证温蒂计量操作时具有规范性、选择的温度计量方式具有科学性、计量数据的记录分析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等,保证温度计量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并提升该工作的整体质量,给温度计量工作的效率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制度保障[4]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测量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属于众多领域在开展生产工作时所需要的数据。但在当前的温度计量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温度计量的操作缺少规范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极对温度计量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此提升操作温度计量设备的规范性,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以此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玲.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应用,2020,(1):101-102.

[2]朱召怀.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6):152-154158

[3]褚旭烨.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J].商品与质量,2020,(29):156.

[4] 赵丹. 温度计量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探究[J]. 中华传奇,2020(1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