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工环与遥感信息技术的结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新时期水工环与遥感信息技术的结合研究

张耀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提高,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事业的发展,而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到地质工作中,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笔者作为一名水工环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与实际工作、学习,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新时期水工环与遥感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行了探究,以此为未来的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遥感技术;地质工作;结合研究

1前言

遥感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探测技术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运用在了水文地质勘测、工程地质勘测以及环境地质勘测等各个领域当中。该技术的工作机理也就是通过电磁波理论,采用各种传感设备对远距离目标发生反应并获取信息,然后再由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对信息进行处理并成像。下文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水工环中的结合应用,以供后来研究人员参考[1]-[2]

2新时期我国水工环研究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对地质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各种型科学技术的出现,在开展地质工作过程中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而且随着现代化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在开展地质工作的过程中,对代化管理制度的依赖也不断加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地质工作的开展。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在发展进步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国内不同的地区的地理条件以及其他外部环境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在这些地区的水工环地质勘察以及其他地质管理工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最突出的表现为在统计工作方面出现的差异化以及暴露出的问题,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许多地质工者因没能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查和分析,使得具体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阻碍。同时,伴随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在新型地质勘察技术的引进以及相应管理制度完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都为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地质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有一定的阻碍[3]。所以,要对地质工作合理的处理,就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制定合理的制度,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来保证地质工作的有序开展。

3遥感信息技术的研究发展

遥感信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大,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4]。为了能够获取更加可靠的数据信息要根据勘测位置的转移来对传感器进行分类。不同的位置所最适应的传感器也不同。传感器主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多光谱扫描、可见光摄影等。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遥感技术发生了很大的进步,传感技术也越来越先进[5]

4新时期水工环与遥感信息技术的结合发展

4.1从单一信息源向多元信息化发展

现阶段的遥感技术已经脱离了原有的单一化。在对获取到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时,不能再一味地从单一方面进行考虑,要综合利用从其他渠道所获得的信息源,如:水文、气象、地形等资料。另外,要对以图像为载体的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通过一系列手段对数据进行转换,如:数据变换、几何转换等方法。多元信息管理成为目前水工环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它有利于水工环工作的紧密展开。数据的获取、分析更具有科学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4.2光谱信息的应用

传统的测绘工作主要是以几何形态的形式来呈现,采用多光谱技术来对波段进行分析。这种测绘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使得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图像解译技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许多测绘单位开始用光谱信息来完成测绘工作,增加工作的便利性。它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地面物体,以此来增加波段,进而更好地对物体的纹理、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物体进行成像光谱仪技术处理,提高测绘数据的精确度。

4.3向便携式、易保存、易传输方向发展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遥感技术要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将形成的数字成果以多种载体的形式呈现,如:硬盘、CD-ROM等。这些载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体积小、方便携带、易保存。现在许多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的需求量非常大,随时需要用数据说明事情,验证准确性。只有使信息的携带、传输更加方便,才能获得更多群体的青睐。早在1988年,我国提出了“数字国土”计划,并予以实施,这项遥感应用成果表明对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尤为重要。

4.4从定性到定量分析评价

在地下水系统中,遥感技术主要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建立空间模型,用来获取水质情况、流域面积、地形等信息。在水工环领域中,最初是利用遥感信息来对工作进行定性分析,但是这种分析评价存在很大的主观判断,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因此,为了能够提高遥感信息在水工环工作中的作用,使获取到的信息更加可靠,逐渐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其中,数字模型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获取到的数据通过这个数字模型的分析、处理后,得出相应的结论。最终结论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数据的形式来呈现,实现对评价的量化,增加客观性。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是可以以文字的形式来输出。但无论以哪种形式得出结论,都能够实现定量分析。

5结论

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时,要特别注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工作质量。遥感技术作为现代新型科学技术之一,将其运用到地质工作中,可以使地质工作者全面的搜集到地质信息,然后对地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下一步的地质工作,对于未来水工环研究工作与其他学科的相互结合,在流程上也更加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地质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

[2]王大纯,张大权,史毅虹等.地质勘查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3]周安乐.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

[4]金学群.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范围分析[J].有色金属文摘,2016(1)

[5]王孝强.关于水工环地质勘查中技术应用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