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木娜娃·胡吉

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片区管理委员会    

摘要:文章结合相关文献查阅以及自身多年工作实际经验情况下,针对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栽培;管理;病害防治

1葡萄的栽培管理

1.1定植

葡萄对于土壤的养分要求较高,一般的沙土和壤土即可种植,确保行间距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使用“双十字V”形或者“T”形架结构,由南向北建造大棚。在种植前,需要先挖好栽培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分别为0.5m、1m,在沟底施好基肥,将生土放置上面、熟土放置下面,在底层放入秸秆、稻草灰等,在中层放入农家肥,将肥料和土壤混合后放入。需要注意的是,在栽种前,应修剪好根系,枝干使用石硫合剂消毒杀菌,种植好后及时浇水,并采用薄膜覆盖。在种植前,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环境,确保其灌水和排水条件,在定植时,行距保持在5m,随后进行小棚架栽培和整枝。

1.2修剪和枝条处理

葡萄长势较好,对于幼树来说,梢端成熟较晚,为了促使其平衡生长,利用架结构在主枝干高为1m时进行第1次摘心,以便进行分枝;在高为1.5m时进行第2次摘心,并将两层分枝沿水平方向固定在铁丝上,促进其快速生长。在当年种植的冬季,修剪枝条老熟和较粗的部位,根据葡萄的结果枝概率,在修剪时,以中梢部分修剪为主,并多留母枝,留下的枝芽要饱满,且枝干充实牢固。为了保证果实正常的产量,营养枝和结果枝的比例为1∶2,剔除果穗以下枝叶,上边的副梢长至4片叶时,可以留下两个。特别是处理过冬枝条,采用高低和短梢修剪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在采收后的15d,当叶子呈黄色并且掉落时,应修剪植株,可以采用双枝和单枝的方法。一年生的葡萄冬剪,将枝条留至1.5m,剪到饱满芽眼的地方。两年生的,要全部剪掉1m以下的枝条。

1.3疏果

葡萄果穗排列较为紧密,在相互挤压的地方不能正常着色,这时就需要进行整穗处理。在开花7d后,对新梢进行摘心,并去掉副梢,对每个结果的新梢只留下1穗,在果实大小区分较为明显时,摘掉一些发黄、形状不均匀的颗粒,至少保留60颗/穗,去掉较长的穗尖,确保其中重量不超过1kg,然后再进行套袋处理。

1.4土肥水管理

1.4.1灌水

在幼树生长阶段,保证水量充足,但不能过涝,使用粪清水,每隔7d灌水1次,多施薄肥,肥料的浓度根据生长情况逐量增加。在结果期,要大水供应,在每次追肥后结合浇水作业。采收前20d,要控制好水量,对于干旱地区,要做好抗冻处理,并准备好萌芽期的水。

1.4.2施肥

8月中旬,不再施用氮肥,要施用磷钾肥。5—8月,每个月要增加0.3%钾肥进行追肥,以确保养分的充足,一般是喷洒在叶背面。4月末,采用花前追肥方式,以磷肥为主,氮、钾、磷的比例为1∶2∶0.5,其总量要根据树木的年龄和产量适量调整。6月是果实的快速生长阶段,施肥比例为1∶1∶1,施肥量为250g/株。7—8月的施肥比例为1∶1∶1.5或1.0。在采摘葡萄后,适当补充营养,施肥比例为1∶1∶1,施肥量为100g/667m2。10月要进行深翻并补充肥料,采取条状形式,并将沟深、宽控制在55cm,然后采用分层施肥的方法,放入有机肥和磷肥,每667m2可用磷肥200g。

1.4.3土壤

1)秋季改良。主要是在晚秋时节,为了提高土壤的通风性和透水性,进行秋耕作业,其深度和范围大小要结合葡萄植株年龄、根系分布情况以及土壤黏合、轻重程度来确定,在耕地时截断少数细根,有利于植株的吸收[3]。2)生长期的除草和耕地。植株生长中期为快速生长阶段,这个时期的耕地深度不能太深,要将其控制在4cm左右,特别是在降水或者灌水后要及时耕地,在一年内中耕约8次。除草可以选用茅草枯、农达等进行喷洒,但对于一些百草枯等药剂,要在试验后使用,确保不要喷到叶片上。3)土壤改良。根据实际的种植土壤环境,在定植后定期对土壤进行改良,以满足葡萄的生长需求。

1.5种植

1)基肥。依据一定的尺寸大小挖好种植坑,将足量的有机肥放入沟底,进行回填土,再将复合肥和泥土混合后,用挖出的熟土填充。2)选苗。主要是选择芽眼较为饱满,且根系完好的幼苗,使用湿布将幼苗保护好。3)密植。主要是结合土壤养分情况和水量管理,采用2m×1m或3m×1m的规格进行密植,大约分别为222株、333株。4)具体方法。在清明前后进行移植。主要是在沟内的中心两头拴好定位控制线,使用长约20cm的竹片,靠近定位地方,然后根据种植规格大小,一边挖穴一边移植。种植时要将芽眼放在向阳的位置,浇水后,使用薄膜将沟覆盖好,最后用半湿土埋住膜口。

1.6幼苗管理

幼苗在移栽10d后,要检查膜下的土壤,根据其实际的干湿度情况,确定是否浇水。在前两次浇水时,应采用小水浇灌,在幼苗正常生长后可适当灌水。在幼苗成活后,要观察其成活率,做好补苗准备。在移栽20d后,采用氮肥和浇水结合的形式,在距离小苗20cm处,每株要施尿素20g,随着生长变化,每次增加5g。

1.7大苗管理

主要是根据实际的生长地区温度做好剪枝,对于低温地方,可在1月中上旬进行。剪枝时要注意高低分层,较高的可在80cm处修剪,确保剪口大小在1cm,较低的可在50cm处修剪。需要注意的是剪口下边,要有两个以上的饱满芽眼。在清园处理时,应对葡萄架和植株进行喷洒消毒。在芽萌发前,距植株40cm处开沟,并使用尿素施肥、覆土以及浇水。在新梢长到10cm时,选择花序较好的培养结果枝。为了确保花序养分充足,在开花前5d疏花,主要是将花序须和副穗去除,并去掉1/5的花穗,减轻负荷,对于强枝可留两串花序。

2葡萄病虫害防治

2.1预防工作

由于葡萄植株抗病能力较差,所以在其生长早期,就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预防,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以及碧护等进行多次喷洒,在不同生长阶段控制好用量。在运用石硫合剂时,主要是在萌芽前,对地面、棚顶以及葡萄藤进行两次喷洒,在喷洒6波美度石硫合剂前,清理干净园区。在7—10月喷洒波尔多液200倍液。在开花后的10d、40d、70d这3个阶段使用碧护,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害能力。

2.2清扫园区

在栽培的过程中,及时清理园内产生的杂物、杂草,处理干净落叶,尤其是有病虫害的枝干、果实以及地表,要集中焚烧和深埋,灭杀病虫害。

2.3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

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病害特点、萌发规律以及使用时间、安全间隔期,做好管理和控制。1)霜霉病。主要使用微生物制剂、锰锌500倍液、阿米1500倍液等化学药剂喷洒处理。2)白粉病。主要使用可湿性粉剂、硫黄液以及百菌清等化学药剂。3)褐斑病。运用50%多菌灵和50%多霉灵,在葡萄采摘前,使用60%特克1000倍液喷洒。4)黑痘病。主要是在开花期和幼果期,做好预防和控制,在萌发初期,可使用10%多抗霉素800倍液,每隔15d喷施1次,之后使用40%福星8000倍液和50%多菌灵800倍液。

参考文献

[1]卓芝刚. 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2]栗苗苗. 葡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江西农业, 2020(10):2.

[3]邱洪伟. 葡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9):1.

[4]阿扎提古丽•吐尔迪. 葡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科学, 2021, 4(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