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脑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风险管理在脑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连心茹

泰州市中医院(225300)

【摘要】目的:研究脑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我院80例脑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分别采取不同管理,分析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脑病科护理管理应用风险管理,取得效果优良,能够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获取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风险管理;脑病科;护理管理

脑病科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病情发展迅速,易出现较多风险事件,会增加护理难度。护理风险管理即对医疗风险的评估,探寻风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风险预防方案,降低医疗风险事件的出现[1-2]。最近几年,很多医院在护理中落实风险管理理念,可有效对护理管理程序加以优化,提高护理安全性,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本研究现对收治的患者分组采取不同管理,对比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21年1月-12月80例脑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女(n=21、19),年龄18~76岁,平均(45.71±9.85)岁;观察组:男、女(n=22、18),年龄17~77岁,平均(45.69±9.81)岁;两组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入院后直到出院前全面对护理期间的医疗风险进行分析,及时制定科学的风险预防方案,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观察组:风险管理。护士长带动几位护士共同创建风险管控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各小组安排对应的风险管控员,护理期间预先对治疗与护理期间的多种问题进行判断,深入判断多种可能性因素,全面降低风险事件的出现。主要措施为:

(1)病房管理

明确对不同病区的职责做好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可追溯到个人,制定多种人员区域分管明细与区域管理准则,充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2)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士需结合其实际病情制定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册,为患者发放后翻开的同时并进行讲述,帮其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包含疾病发病因素、治疗方式与效果、注意事项,加深患者的认识,得到其积极、主动的配合。

(3)培训护理技能

科室需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定期组织其对护理风险管理加以培训与学习,要求护士熟悉掌握护理风险防范方式,能够从容处理各种意外事件。

(4)记录护理工作

护理记录需确保真实、准确,治疗前护士需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与家属的认可,若患者家属拒绝签字,需做好相关记录。

(5)提供安全措施

为患者提供安全措施,病床旁安装防护栏,走廊安装扶手,洗手间铺设防滑垫,保持地面的清洁与干燥,将走廊与楼梯的障碍物尽数清除,降低跌倒的概率。患者下床活动时安排专人看护,若科室护理缺乏人员,可指导患者家属代替。

1.3 观察指标

(1)计算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低于60分;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1。

表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

组称

n

坠床

摔伤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1(2.50)

对照组

40

5(12.50)

4(10.00)

9(22.50)

7.314

P

0.007

2.2 护理服务满意度

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2。

表2:护理服务满意度[n(%)]

组称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26(65.00)

13(32.50)

1(2.50)

39(97.50)

对照组

40

16(40.00)

14(35.00)

10(25.00)

30(75.00)

8.538

P

0.003

3 讨论

脑科病房患者病情较重,病情发展较快,对临床护理要求较高,护理工作强度较大,护士需全面动态对患者的状况进行监测,护理面临问题较多[3]。护理风险比较复杂,具有不确定性,护理中各环节均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若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后果。护理风险管理是最近几年常用的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护理对医疗风险的发生原因进行评估,及时采取科学的方式,预防不良风险事件的出现,保障患者的安全,当前护理风险管理已是评估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4-5]。本研究中,为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P<0.05)。这足以说明风险管理的作用。

脑病科行护理风险管理后,实施护理工作前成立专业的护理风险管控小组,全部成员共同分析护理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与对应风险因素,制定科学的护理风险预防方案。强化病区管理,制定病区责任,落实到人,方便追责。护士也可强化对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与家属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识,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得到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学习,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帮其熟练掌握护理风险防范策略,仔细做好护理记录,增强护士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脑病科护理管理应用风险管理,取得效果良好,可全面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华.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3):157-159.

[2]李静.多元化带教模式在脑病科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 15(25):2.

[3]常青.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法在对实习护士进行脑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3):227-229.

[4]刘春梅.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脑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2.

[5]张慧慧.脑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