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鲁琦

大庆油田总医院萨北院区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7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DNS评分更低,而Barthel指数要比对照组高(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能改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更高。

【关键词】脑梗死;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bisulf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was treated with aspir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was treated with clopidogrel bisulfate on this basis. The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N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and Barthel index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bisulfate 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 key words 】 cerebral infarction; Clopidogrel bisulfate; aspirin

在临床上,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类疾病,也有缺血性脑卒中之称,在脑卒中全部患者中,这一类型能够占到80%,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意识模糊、半身不遂等,对病人及家庭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突发性脑部疾病,脑梗死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段,主要为中老年人群(超过45岁),该病症有着较急的发病,较快的进展,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脑水肿,增高颅内压,而造成昏迷。相关研究显示【1】,这一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有关,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比较高,需要及时有效地干预。本次研究对脑梗死者,重点探讨了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接收的70例脑梗死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49岁,平均(62.73±3.26)岁;病程7-26个月,平均(11.49±1.31)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9-74(62.58±3.22)岁;病程最长的为26个月,最短的为 6 个月,平均(11.47±1.29)个月。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两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初次用量为0.3g,之后每次用量为0.1g,每日用药1次。

1.2.2观察组

在以上干预下,观察组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所使用的剂量为75 mg,每日给药1次。两组均需要持续治疗1个月疗。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借助DNS评分,从多个方面(意识、水平凝视功能、步行能力等)进行评估,得分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借助Barthel 指数,评估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分值越高,表明有着更好的生活能力越好。对两组进行疗效的评估,显效:经检查梗死灶消失,显著改善临床体征;有效:大部分梗死灶消失,明显缓解临床体征;无效:梗死灶没有消失,没有有效改善体征。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8.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情况

观察组DNS评分、Barthel指数均更优(P<0.05),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DNS评分和Barthel指数(±s,分)

组别

例数

DNS评分

DNS评分

Barthel 指数

Barthel 指数

对照组

35

27.64±5.53

13.82±7.84

26.94±4.12

57.55±9.86

观察组

35

26.92±5.37

8.69±4.35

26.88±4.35

73.76±9.42

t

0.553

3.385

0.059

7.033

P

0.582

0.001

0.953

0.000

2.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5

14

12

9

26(74.29)

观察组

35

20

13

2

33(94.29)

x2

5.285

P

0.022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脑部血液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血栓等,造成血管的狭窄或堵塞,从而使脑供血难以正常进行【2】。在临床上,脑梗死比较多见,其往往发生突然,进展速度快,不仅会损害病人的肢体功能,还会导致病人的认知、神经系统发生障碍,这样的情况下,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在中老年群体中,因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影响,使得该疾病发生率比较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

作为临床常见药,阿司匹林能对轻、中度疼痛(头痛、牙痛、神经痛等)进行有效的缓解,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能对血栓的形成起到阻止的作用,可对短暂脑缺血起到预防的作用【3】。该药物可对心肌梗死复发起到预防的效果,使急性心肌梗死、继发脑卒中的风险得到降低,在抗栓治疗中,是最早使用的药物,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的经典用药。该药物使用后,能被快速、较完全的吸收,之后可分布于各组织,渗入脑脊液中。但脑梗死者单独用该药物,缺乏理想的疗效,且长时间使用该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中的PG,对抗血栓造成不利的影响【4】。在临床上,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药物,常用其进行抗血小板,通常情况下,血小板聚集会引起脑、心、动脉循环疾病,这一过程中会用到硫酸氢氯吡格雷。该药物氧化作用下,由一种药物前体形成了2-氧基-氯吡格雷, 经水解形成一种硫醇衍生物。对这一物质进行体外分离,能快速与血小板产生结合,并具有不可逆性,从而能够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5】。在脑梗死中,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使用,不仅对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还能对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进行有效的预防,进而能够对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的反应进行阻碍。两种药物联用,能抑制血栓扩展,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能明显改善血流状态,保护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治疗中,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能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彭敏红,施经伟,张海霞.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4):120-121.

[2]张件云.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3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9):86-88.

[3]林媛媛.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6):13-14.

[4]岳彩贵.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280-280,281.

[5]王楠,张君.电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