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吻性”骨损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断裂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对吻性”骨损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断裂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陈富强

湖南航天医院   410205

摘要目的:研究MRI诊断“对吻性”骨损伤引起的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对吻性”骨损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对MRI诊断价值和影像征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ACL断裂MRI征象为前交叉韧带征象不连续,表现为断裂征象,前后两处断端明显;矢状位可见“对吻性”骨损伤征象。MRI诊断准确率90.00%,误诊率6.67%,漏诊率3.33%,与关节镜下诊断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吻性”骨折损伤致前交叉韧带断裂呈现出典型外侧间隙对吻征,可作为MRI诊断的间接征象,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对吻性”骨损伤;前交叉韧带断裂;MRI诊断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是膝关节韧带常见损伤类型的一种,准确诊断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急性ACL损伤如需在关节镜下完成韧带重建则提示ACL断裂[1]。但因损伤后关节腔内血肿、关节肿胀、剧痛等,常规物理检查容易发生误差。膝关节镜下检查是ACL损伤诊断的金标准,临床常采用MRI检测进行无创性检查。ACL损伤行MRI检查,影像征象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明确影像特点有利于临床对ACL的诊断,目前临床对“对吻性”骨损伤引起的前交叉韧带断裂MRI检查征象报道较少[2],本研究选取“对吻性”骨损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明确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平台后缘呈现出的“对吻性”骨损伤征象对ACL断裂的诊断价值。现作以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关节骨科收入治疗的30例“对吻性”骨损伤所致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临床表现为:外伤后膝关节呈现出持续性疼痛,关节肿胀且活动受限。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为18:12,年龄在18~75岁,平均(25.96±6.58)岁;病程1~60d,均值为(20.37±11.54)d;运动损伤23例、非运动损伤7例;合并半月板撕裂24例,无半月板撕裂6例。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在关节镜下完成ACL重建术治疗。术前均完成MRI检查,采用本院3.0T超导MR成像系统【型号:uMR 770】,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检查,双腿保持伸直状态,膝关节外旋15°,将膝关节检查专用表面线圈放置在髌骨下端,完成全膝关节的扫描,获取图像后进行分析。

1.3征象分析

所有患者获取的影像资料均由影像科2名高年资、经验丰富的MRI医师阅片,遇意见不统一时,通过协商的方法统一意见。根据矢状位获取征象判断是否发生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平台后缘的对吻性骨损伤。以关节镜下结果为金标准,对MRI征象诊断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用到的软件为SPSS 23.0,以(均值±标准差)、(%)分别用以描述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上各行t检验、χ2检验,P<0.05用以表示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征象特点  30例患者ACL断裂MRI征象为前交叉韧带征象不连续,表现为断裂征象,前后两处断端明显。矢状位MRI征象表现为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平台后缘呈现出对吻性骨挫伤征象(见图1)。

1  ACL断裂MRI对吻征象

2.2诊断价值比较  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对MRI诊断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进行评价,MRI诊断与关节镜诊断进行比较,组间P>0.05,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1  MRI诊断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与关节镜诊断进行比较(n%

组别

n

诊断率

误诊

漏诊

关节镜诊断

30

30(100.00)

0(0.00)

0(0.00)

MRI诊断

30

27(90.00)

2(6.67)

1(3.33)

χ2

-

1.4035

0.5172

0.0000

P值

-

0.2361

0.4720

1.0000

3讨论

膝关节在人体解剖结构中是主要受力关节,结构复杂,生理功能强大。当关节发生损伤时,韧带之间有协同作用,因此损伤多表现为复合性损伤,其中以ACL和胫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常见。膝关节镜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而MRI是最佳无创性诊断方法,对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有直观显示。ACL有一定弹性,受力牵拉超过形变范围后,会损伤韧带或直接造成断裂。ACL断裂多因膝关节外旋外翻所致,胫骨和股骨半脱位,导致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平台后缘撞击。胫骨外侧平台后缘是固定受力点,股骨外侧髁的撞击点会因膝关节受伤时屈曲角度改变。膝关节轻度屈膝位时即会导致ACL断裂,骨损伤位置在外侧间隙。胫骨外侧平台后缘与股骨外侧对吻伤与ACL关系密切,临床有研究指出,该类型对吻伤是ACL断裂诊断的间接征象[3]

膝关节受外界对冲损伤后形成“对吻性”骨损伤,病理基础是骨小梁断裂出血伴水肿,骨皮质可无明显变化,因此X线片检查衰减不明显,因此X线检查、CT检查中均无明显变化。MRI检查对骨损伤敏感度高,在T1WI序列上的检查可见骨髓内部呈地图状或片状的低信号,而T2WI序列上的检查可见骨髓内部为片状高信号,抑脂序列检查可见骨髓内部出现地图状、片状、网格样异常高信号。有研究指出,膝关节骨损伤后行MRI检查若在骨损伤对侧出现骨损伤,几乎都存在对吻性骨损伤

[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CL断裂或损伤的患者中并不是均存在对吻性骨损伤,可能是因为ACL损伤多为非接触性创伤[5]。另一方面,股骨和胫骨在骨质和骨硬度上有区别,也可能会在骨撞击后发生单方骨损伤,因而不出现对吻性骨损伤。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本研究MRI诊断准确性为90%,误诊率、漏诊率低,与关节镜诊断结果比较无差异。说明MRI在对吻性骨损伤膝关节ACL断裂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MRI进行扫描时正常的ACL出现持续低信号带,当征象表现为连续性中断,且韧带形态异常变细或变粗、走向变化、扭曲等,或信号异常,均提示ACL损伤或断裂。因ACL呈斜向走向,信号不会比其他韧带高,血管伪影、止点区域内部容积效应等,加上部分患者不能完全配合等,均可能导致图像不清晰,部分病例诊断困难,此时间接征象可辅助完成诊断。因此,临床MRI检查中若发现结果不一致,应进一步检查或改为关节镜检查,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膝关节ACL断裂采用MRI检查,诊断率高,结合间接征象“对吻性”骨损伤能较好的确诊,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向以四,陆志前,张敏.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MRI多征象与关节镜对照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516-519,522.

[2] 潘林华,朱成芳,曹月亮,等. 膝关节对吻性骨挫伤在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9(6):1028-1030.

[3] 贺明庆,陈前永,朱友志.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MRI信号表现与二次关节镜结果的一致性[J]. 临床骨科杂志,2019,22(6):697-700.

[4] 林成才,李丽娟,陈吉波,等.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与常规序列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20,17(2):71-74.

[5] 马振贤,陈冲,丁鹏翀,等. 前交叉韧带损伤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核磁共振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的诊断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3):37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