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李然

哈尔滨红十字中心医院  150000

摘要】目的 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可行性与有效性展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对患儿进行治疗,结合治疗结果分析研究中所用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患儿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联合应用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应用可行性;有效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ethods 80 newborn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0 to July 2021 were treat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scheme used in the study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eatment results. Results the blood gas index of the children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ive rate reached 100%.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s not only feasible, but also effective. The combina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worth popularizing.

【 key words 】 clinical application feasibility; Effectiveness; Pulmonary surfacta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分娩过程对于母体与新生儿来说都具有相当高的风险,妊娠期并发症、宫缩乏力、产妇用力不当等因素均会影响妊娠结局,因此临床上常见母婴健康不良并发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就是最常见的一种【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患儿肺部表面的活性物质缺乏有一定关系,致使患儿的肺泡呈现萎缩的状态,最终使得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若不及时有效干预将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必须予以一定的呼吸支持,确保患儿的呼吸系统能够正常运行【2】。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补充是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重要方法,而呼吸机的使用则能够为药效发挥创造有利条件,由此可见,两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十分有必要,本院对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展开了研究,过程效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儿家长知情且已经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将先天缺陷儿、家长不同意入组研究的新生儿排除在外。

1.2方法

(1)机械通气治疗:使用我院Babyloog 8000plus型呼吸机对患儿进行呼吸治疗。参数设置:FiO2在0.5到0.8之间,PIP在16到25之间,PEEP设置在4到5之间,Ti设置在0.45到0.6之间,RR设置在30到45之间,FR设置在6到8之间。结合新生儿的孕周、呼吸窘迫程度以及体质量等指标对各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呼吸治疗过程中将通气模式设置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同时注意控制好气压,避免产生气压伤。(2)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用固尔苏对患儿进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给药剂量标准为120-200mg/kg,为避免药液太冷对患儿呼吸道造成不良刺激,给药前先用手对药瓶温热。固尔苏用药之前要先将机械通气装置撤离,并以气管插管的方式将患儿鼻腔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将无菌鼻饲管插入,以滴注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次药物滴注治疗之后,用球囊手动给患儿加压给氧2分钟,随后将呼吸机再次连通,持续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整并持续对患儿血氧饱和度指标进行监测,确定血氧饱和度水平始终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治疗过程中注意用药后的 6小时内不要给患儿拍背或吸痰。

1.3 指标观察

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的血气指标,总结治疗有效率。有效有效的判定标准为患儿血气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面色红润、肺部呼吸音明显减弱,且治疗后72小时内患儿的呼吸指标完全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计量资料用均数±平方差表示,t值为组间数据比较情况的检验指标,计数资料为“率”,x²检验组间具备差异性时,说明比较结果有比较意义(P<0.05)。

2结果

2.1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对比发现经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后患儿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血气指标(n,%)

分组

例数

PaO2(mmHg)

PaCO2(mmHg)

治疗前

80

44.23±6.33

55.26±6.52

  治疗后

80

85.22±7.22

33.25±4.22

t

38.182

25.348

P

0.000

0.000

2.2 治疗有效率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血气指标与面色均改善明显,所有患儿均救治成功,治疗有效率为100%。

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多和早产等不良分娩因素相关,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为呼吸窘迫症状的直接诱发原因,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补充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案【3-4】。

人体肺泡会分泌一种磷脂蛋白质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在肺泡张力调节上具有重要意义,当这种物质缺乏时,就会出现肺部功能障碍,进而出现呼吸窘迫等不良症状【5】。早产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肺泡常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呈现萎缩状态,因此本次研究中本院通过肺表面活性物质补充来对患儿展开治疗【6-7】。呼吸机的使用能够有效帮助患儿维持呼吸,避免患儿出现呼吸骤停等不良反应,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且临床研究结果对联合治疗效果进行了有效证实。

综上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联合应用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林.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35-36.
  [2]周国苹.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 今日健康,2016,15(6).
  [3]伍少霞,陈志凤,谭葵欢,等. 经鼻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7,41(2).

  [4]吴碧君,游楚明,梁振宇,等.肺超声评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撤离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29(3):224-228.
  [5]胡丽,刘晓燕,陈亚丽,等.改良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32(7):995-999.
  [6]江秋霞,吕国荣,李晓庆,等.肺部超声新评分法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29(5):464-468.
  [7]白婧,魏广友,刘军.咖啡因联合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安徽医学,2021,42(7):760-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