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种植技术分析与管理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1
/ 2

桉树种植技术分析与管理要点探讨

刘雪敏  

身份证号码:41030419840617052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桉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木材一般坚韧耐久,可供木枕、矿柱、桥梁、建筑等用材,此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桉树虽然容易栽培,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较高,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完善桉树造林技术以及相关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桉树种植技术;管理要点 

引言

近年来随着桉树种植的全面铺开,病虫害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影响了桉树的健康生长。因此,要不断优化桉树的造林技术,从而实现桉树速生丰产的种植效果,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桉树种植技术分析

1.1苗木的选择

良种壮苗种植是桉树造林的优先选择,是桉树速生丰产的物质基础条件。第一,要确定造林所用的桉树品种符合当地种植条件,以造林地的立地情况、气候环境、水热条件等作为参考,选择适地生存的桉树品种种植。第二,要确定造林所用的桉树品种为良种,以具有速生丰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抗病抗虫等优良性状,并在树高、胸径、材积等方面表现比较优异的桉树良种为宜,且最好是经过国家或省(区)级林业厅组织专家认定过的桉树品种,例如,DH32-16、DH32-22、DH32-29、DH33-27、广林9号等是目前广西桉树种植比较热门的几种优良无性系。第三,要确定造林所用的桉树苗木为优质壮苗,其中以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完整、顶芽旺盛、枝干粗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优先考虑,且一般苗高不低于20cm,移植后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1.2桉树种植环节

通过前期的生石灰混合肥消毒,有效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可以进行下步流程。在桉树种植前需要对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学习,明确操作规范与流程。通常情况下,桉树按照3m×2m设计行间距,密度控制在110株·667m-2打穴时,可设计成69m×49m×34m。在完成种植流程后,需要进行表土回填,根据相关部门要求,洞穴1m处选择表土,可以更好地清理芒草,防止按树生长受到干扰。桉树种植必须要符合密度管理规定,如果密度过小,土地资源会被浪费;如果密度过大,则会影响桉树的正常生成,无法保证桉树的成活率。为有效保证桉树的成活率,需要测试其密度,对种植情况进行考核。确认环境是否达标,评估发现桉树种植环境一般都符合要求,仅有小部分存在些许瑕疵;确保土壤环境,桉树种植必须控制种植密度,最好保证在110~120棵·667m-2;假设土壤减分无法满足桉树生长需求,种植量可上升至130~150棵·667m-2。确保桉树种植的合理性。从种植视角分析,科学种植的目标在于提升桉树产量,将桉树种植优势发挥最大化,合理利用好所有的土地资源。调研发现,为了提升桉树苗木成活率,一般会选择阴雨天进行种植。

1.3适时栽植

由于桉树苗木比较脆弱,所以在进行造林之前要小心将苗木运送至山上,防止苗木遭到太阳暴晒而致其枯萎死亡,如果不能马上栽植的,可先进行适当假植,保证苗木湿度适中。首先,在每年的3月左右栽植桉树,此时外界的温度、湿度适中,并且桉树苗木还具备较高的木质化程度,能有效提高桉树的成活率。其次,在雨后、阴天栽植桉树幼苗,栽植前要先将营养塑料袋撕掉,如果是无纺布则可以不用撕袋,并进行泡药处理。然后用手托住营养土使之不会散掉,再小心将苗木竖直放入穴内,扶正苗身后慢慢用表土进行回填,并从侧方进行压实,深度以刚好能够盖住营养土为宜。最后,在表面再盖上一层3~5cm厚的细土,使之形成类似于龟背的形状,防止雨天积水造成桉树苗木根部腐烂致死。此外,在桉树完成造林的1个月后要及时检查幼苗的成活情况,如果成活率不足95%,要在缺苗处用同批优质壮苗补植,保证桉树幼林整体齐苗、壮苗。

2桉树种植技术管理要点 

2.1物理措施

目前,物理防治病虫害常见的方法有人工捕杀、灯光诱杀、颜色诱杀、毒饵诱杀、设施防护等,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例如,油桐尺蠖成虫及幼虫体形都比较大,少量发生时可进行人工捕杀;而油桐尺蠖越冬代及第一代虫蛹可通过人工挖蛹的方式进行灭除。针对一些具有强烈趋光性的害虫,如金龟子、小地老虎等可用诱虫灯进行诱杀。

2.2进一步优化种植方式

部分地区在桉树种植时采取“烧山”的方式进行清理,此方法会破坏原有的土地植被,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水土流失,对国内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种植标准进行考核,制定科学高效的种植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林地是平原且极为平坦,可考虑全垦整地;如果林地种植为山区,可以选择穴状整地法进行处理,提升整体的种植效益。另外,工作人员还要加大周围生态环境及植被的保护力度,避免因水土流失影响生态多样化。

2.3病害防治

扦插苗腐烂病主要侵染桉树插条嫩叶,会导致嫩叶变黑干枯。主要防治方法有:在扦插前对苗床土壤进行处理,利用30%土菌清水剂3~6L兑水喷灌消毒或利用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2~3g稀释3000倍浇灌。插条消毒。在扦插工作前使用27%高脂膜2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浸渍,可以达到很好的霉菌效果。焦枯病主要影响桉树叶子,导致其枯死。主要防治方法有:在扦插繁殖时需控制扦插繁殖材料来源,避免使用病区苗木作为繁殖材料。对带菌苗圃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主要对土壤和培养基进行消毒,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通过宽行窄株的栽培方式增加林间通透性,减少疾病传播。在发现焦枯病后要及时清理病叶、病枝,同时要喷洒药物进行杀菌。

2.4加大防治投入

对于桉树病虫害的防治,各地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积极做好防治药剂、器械等物资调配准备工作,深入研究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为长期持续做好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人防、技防、物防三管齐下的安全保障机制,从而为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5农业防治

在桉树栽培过程中,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在桉树定植时期,必须要对树苗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采取间作的方法,必须是以桉树品种为主,搭配其他树种,因为桉树树体较高,能够在两种树木之间培育一些树形较矮的种苗。如果采用间作的形式进行搭配栽培,那么就必须进行定植后的管护工作,不然会适得其反,并有可能给病虫害提供有利环境,反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因此,一定要根据特定的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桉树林地的管理工作。比如,在夏季要进行除草作业,以防止野草和桉树相互抢夺营养;在深秋时节,时常清理林间的落叶、枝条,清除不能成活的苗木,从而给桉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当桉树生长到一定树势后,就需要对它加以修缮。上述方式会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不过由于该方法比较环保,所以适合用于小面积的桉树营林。

2.6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方式进行整地,最大限度保护植被不受伤害。另外,在使用除草剂农药时,尽量选择低毒无残留产品,以规避可能对水源、林木、稻田等农作物的影响。施肥时应当在相关部门配合和指导下完成,对使用肥料进行检测,防止出现铅、汞、砷、铬超标问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肥料施用。

结语

随着林业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桉树种植将会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通过创新工作形式和管理机制,进一步界定各部门的管理者责任,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及时发现桉树种植过程中潜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不断提升桉树种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麻玉群.桉树的科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22,16(04):92-95.

[2]王继华,李义纯,梅瑜,杨少海.桉树造林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21,48(05):102-109.

[3]张华生.浅谈桉树种植利弊与管理方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