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的应用

/ 2

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的应用

吕晓娟

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 疗养四科 辽宁 大连  116000

肩周炎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多发性疾病。肩周炎多发生在 50 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中,且具有病程时间长,发病较慢等特征,且女性患者多高于男性患者。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且具有功能障碍的症状。疼痛管理主要是结合患者的症状实施指导,以多样性的方式实施疼痛指导,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由于目前临床上对肩周炎主要采用保守治疗法,在治疗的同时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十分关键,故本文研究了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有研究指出,在肩周炎治疗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达到促进治疗效果提高的目的,且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意义。疼痛管理是护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舒适度,合理、科学的展开疼痛管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体方法如下:

  1. 要对肩周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同时辅以疼痛管理。
  2. 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考虑到患者往往会产生紧张及陌生感,对此护理人员就需保持亲和的态度,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等[2],促使患者能够快速的接受新环境。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注意对患者心理活动变化的观察,合理评估其心理状态,积极的与患者展开交流,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实际需要,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告知患者以往成功的病例,有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诊疗操作。
  3. 疼痛评估:疼痛评估内容包括疼痛发作时间、疼痛性质以及疼痛程度等,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3-4]。当患者入院后,尽快对患者进行首次疼痛筛查,通过筛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简单分组。
  4. 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疼痛发生的原因,疾病治疗的价值及镇痛的方法等等。以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手册及播放动画等方式,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5]。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多鼓励患者。
  5. 药物指导:一般而言,受依从性较低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做出不遵医嘱的行为,如随意更改用药量、擅自停用药物等,增加治疗风险。对此,护理人员就需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为患者讲解相关药物知识,包括功效、使用方法等,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告知患者要按时、按量服药,以避免因药物而引发的不良事件[6]
  6. 舒适护理:合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评估结果为前提予以个性化疼痛管理,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如在仰卧位状态时,为保护患者的肩关节,就可在患侧的肩下置薄枕,这也是促进肌肉、关节等部位放松的有效措施;当患者处于健侧卧位时,也可通过对棉枕的应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即将患肢置于放有棉枕的胸前。另外,如无必要,告知患者不要处于侧卧位,抑或是俯卧位,这两种体位不仅无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会对肩部带来不利,如挤压等,极有可能加剧疼痛,抑或是增加呼吸困难等症状[7]
  7. 疼痛控制 , 以疏导的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指导患者深呼吸缓解疼痛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或者与家人交谈的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中医护理,使用镇痛药物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还可以通过镇痛药物使用的方式,控制患者疼痛感。根据用药后患者疼痛反应及时改善镇痛方案[8-9]
  8. 配合中医护理:为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可予以定时对患者实施局部按摩,在患者保持坐位的前提下,让患者放松肩部,之后顺着患者的各肌群合理的展开按摩,期间要对按摩时间进行控制,以避免反效果,并合理控制按摩力度,从轻到重,如若患者出现不耐受情况,就需立即停止按摩护理;动摇患者的关节,将患者的患肢肘部托住,将肩关节作为中心点实施摇法,活动至最大范围,拿捏患者肩关节韧带等,基于掌揉法的前提下,促进患者肩部的放松,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功能恢复[10]。此外,也可予以针灸治疗,这也是减轻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手段,即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在患者的条口穴、承山穴施针,得气后要对患者的感觉进行询问,以出现酸、胀等感觉为宜。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施针前可指导患者开展适量的肩关节方向活动,如外展、后伸等,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合理控制活动力度,之后在患者活动完成后开始起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针对肩周炎病症来说,其属于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老年群体,患病后患者的肩周活动会受到限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在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患者也会随之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质量较差,故除了要予以有效的治疗外,重视对患者疼痛感的缓解也显得尤为重要。疼痛管理是一项系统干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重视疼痛管理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到疼痛产生的原因,并指导患者开展相关疼痛干预,以达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的目的。同时,当患者的疼痛情况得以缓解后,其配合度也会有所提高,这就为后续各项诊疗操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更加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在肩周炎护理中,疼痛管理发挥的作用明显,是减轻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利荣,高寅秋. 护理干预在疼痛门诊肩周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0(1):285 - 285.

[2]傅艳倩 . 针灸运动疗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价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14(18):113-114.

[3]何静 , 李敏 , 李程 , 等 .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信息可视化技术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J].世界科学技术 - 中医药现代化 ,2019,21(03):488-494.

[4]陈妙媛 , 刘剑芬 , 高艳芳 , 等 . 中药熏蒸结合艾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关节功能分析 [J]. 当代护士 ( 下旬刊 ),2019,26(03):111-113.

[5]陈晨.护理干预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刊,2018,13(8):75-76.

[6] 魏琼. 肩周炎疼痛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J]. 上海护理,2017,14 (8):203 - 204.

[7] 郭卫娟. 探究护理干预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中医药,2017,15(a02):1638 - 1639.

[8]祝妍 . 推拿护理联合中医针灸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0(04):141-142.

[9]买豫 . 中医护理联合中药内服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6(34):149-150.

[10]祝妍 . 推拿护理联合中医针灸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0(0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