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陈善祥 ,郭庆刚  ,王士雷

中国人民解放军65589部队  黑龙江大庆  163411

军事体能训练是增强体能、提高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官兵进行体能训练时,如果组织方法不科学、防护措施不到位、训练动作不规范、心理素质不过硬,容易发生训练伤。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训练伤,多发生于足踝、膝关节、小腿等下肢部位。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局部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定等情况,进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如反复受伤易导致伤病残。因此,出现训练损伤后要及时处理,并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

一、运动损伤的治疗原则

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 期  运动损伤早期指伤0~48小时内的急性炎症期,患

处通常会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症状。运动损伤的早期处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1保护  损伤早期要保护患肢,避免不顾疼痛的运动造成二次损伤。注意不要按摩患处,否则会使肿胀症状加重。

1.2休息  下肢不要负重或制动1~3天。如果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可逐步恢复运动

1.3敷  受伤后立即用冰袋敷受伤部位。敷时用干毛巾包裹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如果没有冰袋,也可以用冰棍或在乳胶手套内装冰块和水,对患处进行敷。建议每次敷15~30分钟,1~1.5小时重复1次。如果感觉局部过冷、疼痛,可取下冰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敷。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都可进行敷。如果48~72小时后疼痛、肿胀症状明显缓解,可进行局部热敷。

1.4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可以在冷疗过程中或冷疗后进行。加压包扎时要注意检查远端脚趾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活动是否受限,确保绷带或护具没有压迫皮肤、神经或阻断血流。如果损伤严重,打石膏托固定受伤肢体。

1.5抬高患肢  建议在损伤后的24~48小时内,将患肢抬高至心脏30厘米以上,有助于减少损伤部位的血流量,促进血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和局部淤血。

  1. 中期  运动损伤中期指受伤48~72小时后。此时急性炎症

症状逐渐消退,但患处仍有淤血和肿胀。运动损伤中期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及时负重。恰当的下肢负重可以防止肌肉、肌腱、关节囊萎缩和粘连,有助于肌肉和骨骼的修复。下肢负重应在疼痛症状消失或轻微疼痛的情况下进行,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2  保持良好心态。出现运动损伤后不要过度担心,避免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3  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损伤中期可进行局部热敷,或冷敷、热敷交替进行,以促进血液循环。

2.4  进行康复训练。及早进行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肢体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还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防止反复受伤。

  1. 后期  运动损伤后期指受伤7天后的组织愈合期,此时疼

痛、肿胀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但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情况。这个阶段应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柔韧性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运动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以恢复受伤前的运动能力。

二、常见的下肢训练损伤

1. 踝关节扭伤。是指行走或运动过程中,踝关节因一次活动超过其正常活动度(过度内翻或者外翻),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腱、关节囊等发生损伤。出现踝关节扭伤后未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习惯性崴脚”,稍有不慎就会再次扭伤。如果出现踝关节扭伤,而且身边没有绷带和护具,应第一时间系紧鞋带,起加压和保护脚踝的作用。

2. 腿抽筋(肌肉痉挛)。有时在夜间睡觉或跑步时会出现小腿抽筋的情况,以为是受凉或缺钙导致的。其实腿部抽筋大多是过度进行剧烈运动、力量训练负荷过大、运动后放松不充分所致。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抽筋情况,切忌捶打痉挛的肌肉,应立即停止训练,轻柔按摩抽筋部位或进行局部热敷,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

3. 足跟痛(跖筋膜炎)。体重过大、过度负重、过度进行剧烈运动等会加大足弓承受的压力,导致足弓塌陷、足底跖筋膜被反复拉伸,进而引发跖筋膜炎。如果出现足跟痛症状,应放松足底筋膜、拉伸小腿后侧肌肉、选择对足弓有支撑的鞋子。

4. 小腿后侧肌肉拉伤和跟腱炎。小腿后侧肌肉拉伤和跟腱炎的主要症状有肌肉酸痛、跛行。如果出现突然腿软、小腿肌肉肿胀、行走障碍等情况,可能是小腿肌肉撕裂或跟腱断裂,应及时就诊治疗。

5. 小腿前外侧痛(胫骨骨膜炎)。在进行长距离行走、跑步时,小腿前侧肌肉持续受到刺激,可能会产生劳损性炎症,出现胫腓骨疼痛、压痛、肿胀,应充分休息,理疗。

6. 疲劳性骨折。运动量过大、局部承压超出身体承受范围等都可能导致疲劳性骨折。这种骨折没有错位,有时在X线片上很难发现,需要做核磁检查。如果出现疲劳行骨折及时治疗。

三、如何预防训练损伤

科学训练是预防训练损伤的关键。在训练时应严格按照热身、运动、放松的顺序进行。

  1. 热身运动前要进行动态热身,如活动关节、慢跑、快跑、

拉伸等,以提高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温度和关节活动度。选择合适的鞋子。尽量选择对足弓有支撑作用及鞋底缓冲能力较好的鞋子,有助于减轻运动时对关节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1. 运动运动中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进行力量训练时不要

憋气;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脸色发紫、呼吸困难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观测心率和血压。

  1. 放松运动后要注意以下3点:

3.1 放松肌肉。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止,可以先进行步行、慢跑等低强度运动,使大量外周血液回流心脏。然后进行静态拉伸和按摩放松,降低肌肉张力,避免运动后出现肌肉疼痛、抽筋等症状。

3.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剧烈运动后,人体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建议在运动前喝水250~500毫升,运动中分次喝水,运动后适当补水。水温以5℃~15℃为宜,水中最好含0.2%~0.5%的食盐和3%~6%的糖分。

3.3 补充蛋白质。剧烈运动后会发生肌纤维溶解,补充蛋白质有助于构建更健康的肌肉纤维。在剧烈运动后可适当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蛋类、鱼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