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陈丽岩

北京市大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600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疾控中心480例均为疫苗接种儿童其中流动儿童240例,当地儿童240例,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人口数据资料和疫苗接种资料。结果:480例儿童卡介苗接种率为96.0%、脊灰接种率为97.9%、百白破接种率为96.9%、麻疹接种率为96.9%、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5.8%、甲肝接种率为98.3%、流脑疫苗接接种率为98.3%、乙脑疫苗接种率为98.5%。且当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相比较卡介苗和百白破的接种率较高(P<0.05),脊灰、麻疹、乙肝疫苗、甲肝、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的接种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的现状,找出影响因素,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提高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疫苗接种;影响因素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是保护儿童健康增强儿童免疫力的一项重要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疾控中心480例均为疫苗接种儿童,且流动儿童240例,当地儿童240例,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人口数据资料和疫苗接种资料。

1.2方法  

通过人口数据资料、日常督导调查资料和常规接种率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疫苗接种的现状。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统计480例儿童疫苗(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疹、乙肝疫苗、甲肝、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接种情况,以及当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百分率(%),数据对比检验:χ2值。统计学意义:P值,有意义:P<0.05;无意义:P>0.05。

2 结果

480例儿童疫苗接种情况:介苗接种人数为462例,接种率为96.0%;脊灰接种人数为470例,接种率为97.9%;百白破接种人数为465例,接种率为96.9%;麻疹接种人数为465例,接种率为96.9%;乙肝疫苗接种人数为460例,接种率为95.8%;甲肝接种人数为472例,接种率为98.3%;流脑疫苗接种人数为472例,接种率为98.3%;乙脑疫苗接种人数为473例,接种率为98.5%。

当地儿童(n=240):卡介苗接种人数为238例,接种率为99.2%;脊灰接种人数为238例,接种率为99.2%;百白破接种人数为239例,接种率为99.6%;麻疹接种人数为238例,接种率为99.2%;乙肝疫苗接种人数为236例,接种率为98.3%;甲肝接种人数为238例,接种率为99.2%;流脑疫苗接种人数为238例,接种率为99.2%;乙脑疫苗接种人数为238例,接种率为99.2%。

流动儿童(n=240):卡介苗接种人数为224例,接种率为93.3%;脊灰接种人数为232例,接种率为96.7%;百白破接种人数为226例,接种率为94.2%;麻疹接种人数为227例,接种率为94.6%;乙肝疫苗接种人数为224例,接种率为93.3%;甲肝接种人数为234例,接种率为97.5%;流脑疫苗接种人数为234例,接种率为97.5%;乙脑疫苗接种人数为235例,接种率为98.0%。

(x2=4.822,p=0.028;x2=1.556,p=0.212;x2=4.854,p=0.028;x2=3.522,p=0.061;x2=3.107,p=0.078;x2=0.891,p=0.345;x2=0.891,p=0.345;x2=0.522,p=0.470)当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比较显示:当地儿童的卡介苗和百白破的接种率较高(P<0.05),脊灰、麻疹、乙肝疫苗、甲肝、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的接种率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分析影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因素①客观因素:我国主要的接种方式时以集中预防接种门诊,能有效规范接种程序,丛整体上把控国家疫苗接种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掌握疫苗的接种情况。但是此种方式的涉及范围太大,区域较广,很容易因疫苗接种宣传的不到位而出现漏种情况,降低接种率[2]。②主观因素:预防接种的部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流动儿童的情况不够了解,宣传不到位,降低疫苗接种率。此外部分疫苗预防接种单位与教育部门缺乏协调性,无法利用学校查验接种证的时机,进行漏种儿童的补种工作。③其他因素:网络媒体等对预防接种产生的异常反应的负面宣传效应,使部分家长质疑,导致接种率下降,此外疫苗接种的通知方式不够完善,影响疫苗接种[3]

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措施:①完善预防接种部门:利于互联网信息及时建立数字化预防接种中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并通过宣传手册、微信公众号、电话短信等多渠道进行疫苗接种宣传。②加强家长宣传工作:向家长普及疫苗接种的原因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加强家长对疫苗接种的正确认识,提高疫苗接种率。此外偏远农村应作为重点宣传对象。③加强员工培训:工作人员对疫苗接种有直接的影响,定期对其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

[4]

参考文献

[1]王翠玲,吕海英,黄恩妙等.中山市2019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21,28(03):295-298.

[2]李璐.鞍山市2015-2019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2021,36(01):81+83.

[3]王进.如何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184+186.

[4]曾莉,杨汝沛,张量智.成都市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08):1405-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