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康丽娜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前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3000

【摘要】:目的  研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3名预防接种儿童,分为参照组(26名)和研究组(27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育苗接种配合率92.6%(25/27)显著高于参照组73.1%(19/26);研究组疫苗接种成功率96.3%(26/27)显著高于参照组80.8%(21/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中2名发热(7.7%),1名呕吐(3.8%),2名接种部位红肿(7.7%);研究组中1名发热(3.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1/27)显著低于参照组19.2%(5/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预防接种儿童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显著提升接种质量和护理效果。适合临床中使用推广。

【关键词】: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应用效果

预防接种指把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如果未对病毒进行有效的防范,则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为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是十分有必要的[1]。本文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3名预防接种儿童,分组开展不同护理方法,比对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3名预防接种儿童,分为参照组(26名)和研究组(27名)。参照组中14名男性儿童,12名女性儿童,年龄2至10岁,平均(5.6±0.4)岁;研究组中14名男性儿童,13名女性儿童,年龄2至9岁,平均(5.2±0.6)岁。参照组和研究组的儿童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意义。

1.2方法

1.2.1参照组

行常规护理。

1.2.2研究组

行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方法如下。①接种前护理。在接种疫苗前医护人员要与儿童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对疫苗的类型、作用以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详述,并耐心、详细解答家属的疑问,并向家属发放健康手册,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注意事项;②心理护理。儿童常因接种疫苗产生抗拒、恐惧心理,因此要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及情绪状态,并且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境进行适当装饰,以此来转移儿童注意力,分散紧张情绪。同时要与家长密切交流,在家属的协助下安抚儿童情绪,使儿童尽量做到积极配合;③接种护理。在接种前要对接种区域做好消毒工作,对即将接种的疫苗品类、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进行严格检查,在接种过程中严格依照操作守则执行,若儿童在接种过程中挣扎剧烈,应采用一定的束缚方式,在接种完成之后解除束缚,并加以安抚;④接种后护理。完成疫苗接种后要滞留于观察室进行观察,并向家属再次确认是否了解注意事项,嘱咐若出现不良反应的正确应对方法,以免出现感染等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百分比(%)代表计数数据,x2用于检验。测量数据表示为“±s”。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接种成功率及配合程度比较

    研究组育苗接种配合率92.6%(25/27)显著高于参照组73.1%(19/26);研究组疫苗接种成功率96.3%(26/27)显著高于参照组80.8%(21/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接种成功率及配合程度比较  [n(%)]

 组别   例数   配合率   成功率

参照组   26   19(73.1)  21(80.8)

研究组   27   25(92.6)  26(96.3)

  X2            4.43     4.07                           

  P            <0.05    <0.05

2.2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中2名发热(7.7%),1名呕吐(3.8%),2名接种部位红肿(7.7%);研究组中1名发热(3.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1/27)显著低于参照组19.2%(5/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发热   呕吐   接种部位红肿   发生率

参照组   26    2(7.7)  1(3.8)      2(7.7)       5(19.2)

研究组   27    1(3.7)  0(0.0)      0(0.0)       1(3.7)

  X2                                          5.74                           

  P                                          <0.05

3讨论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对于预防接种也愈发重视,预防接种可以使儿童有效避免许多疾病的困扰,在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但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儿童的依从性不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接种成功率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在预防接种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儿童的护理,提高其依从性,研究表明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实践中的作用显著大于常规性护理方式[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育苗接种配合率92.6%(25/27)显著高于参照组73.1%(19/26);研究组疫苗接种成功率96.3%(26/27)显著高于参照组80.8%(21/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中2名发热(7.7%),1名呕吐(3.8%),2名接种部位红肿(7.7%);研究组中1名发热(3.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1/27)显著低于参照组19.2%(5/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预防接种儿童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显著提升接种质量和护理效果。适合临床中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欧松敬.安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效果中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2020(14):59-59.

[2]李丽娟.安全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6):210-211.

[3]黄秀芬.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21(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