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事故风险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2
/ 2

浅谈电梯事故风险分析及对策

杨文浩

身份证号:3702811988010731**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我国电梯工业的不断发展,其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现实中,仍然有很多的操作事故;由于电梯的工作性质,一旦发生意外,极易导致人身伤亡,甚至危及到人身安全,所以,必须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科技与各行业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在中国,电梯随处可见,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虽然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查,但是它的各种故障和事故却时有发生。对电梯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减少人员伤亡的可能性。

1、电梯安全隐患治理的重要性

目前,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电梯,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里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各种电梯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电梯是高层建筑的血液,其安全性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世界各国对电梯新技术的研究与投资不断增多,有关行业的国际贸易也在不断增长。电梯是一种特殊的交通方式,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其使用寿命周期的改变也会带来各种安全问题。目前中国拥有的电梯数量已经达到450万台,其产销量(全球三分之二)和年均增长量都是世界上最大的。与此同时,中国电梯负荷大、运量大、周期长的特点也日益突出。所以,对电梯安全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和控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2、电梯事故的危险性分析

2.1违规操作或操作不当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由于违规操作、操作不当,导致了无数的安全事故,对国家、对家庭的损害和财产都是巨大的。一些人在安装或维护工作中,自以为有很大的控制力,抱着侥幸的心态,对操作的环境和技术都很熟悉;偶然的违规行为不会有什么问题;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加上施工时间仓促,减少了相应的施工步骤,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导致了安全事故。比如,电梯安装工人不能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不按设计图进行操作,没有做好安全防护。这种做法不仅会造成自身的安全风险,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到电梯的使用。

2.2电梯设备本身的危险性分析

一是厅门口的事故原因和原因。在各种电梯事故中,厅门处的事故占第一位这是由于门系统的构造特性所致。电梯每次运转都要经历开、关两次门锁工作频率高易造成损坏和老化,常常出现故障,有些维修人员为了降低门锁故障率.将原门锁开关并联一永磁感应器感应器的位置与门开关方向平行只要关门到位连接在门上的隔离磁板就会被插入永磁感应器由于永磁传感器与门锁并联.事实上,门锁电气安全装置的断开使得门锁电气安全触点失去了验证层门是否锁紧的功能,造成在锁紧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电梯仍能正常运行.容易导致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生。

二是井下事故的原因和原因。电梯冲顶、蹲底、滑梯等事故多发生在并道中,通常与升降机的牵引能力、制动力矩和电气故障相关,由于制动器的故障,冲顶、蹲、滑梯的可能性比较大。曳引升降机在平层停车时.刹车不能可靠地刹车.就有可能出现滑梯事故导致上下电梯人员被剪断。刹车有两种故障,一种是机械故障,另一种是电力故障。首先机械故障。一般是由于机械磨损或锈蚀或卡阻而造成制动器抱闸的制动力矩不足.通常是对制动器工作行程以及弹簧压缩压力进行调整。其次电气故障。以前继电器控制的电梯,大多数制动线圈的通断在正常运行时有一套切断装置工作这套装置出现故障不能切断或不能及时切断时造成电梯冲顶、蹲底或溜梯。目前的几C或电脑控制的电梯只要在PLC或电脑输入端加设一个检测点将需要检测的接触器的常用触点串入该点。

3.电梯事故风险预防的对策

3.1电梯安装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施工前期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充足思想准备工作,对电梯维修现场进行仔细观察、测量和记录,保证记录的数据彰显出核心价值,安装工熟悉整个电梯场后,工作人员需要开会研究以及布置好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并且还要做好施工工具检查工作,对所使用的各项工具完好情况进行检测,还要确保电动工具不存在漏电问题,电气焊专用工具需要严格审查和检测,保证使用工具的安全性。依据检测标准和施工标准进行工作,为工作人员准备好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在安装期间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上安全鞋等,进入现场后将所有防护用品都准备齐全,佩戴在身上。在实际安装期间,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电梯安装操作规范》以及具体操作流程和规定进行工作,所用工具的使用也要依据安全规程和使用规范严格进行。在井道内部坚决不能使用汽油以及其他易燃物品,做好井道外部清洗工作,并在此处粘贴严禁烟火标志,避免出现电火花问题。在电梯不同层门和其他可以进入井道路口设置要警示标志和护栏,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指挥,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坚决不能出现争论,严格按照图纸和工艺内容进行施工,确保安装的电梯经得起考验,不给维修人员留下安全隐患。

3.2安装电气联锁开关,加强楼层门锁装置。

在电梯监督检验实践中,门锁是最核心的安全部件。为了避免剪切事故和坠落事故,需要用门锁锁住层门,这样电梯乘客要打开层门就必须使用层门站外的开锁装置。在监督检查实践中,应注意以下情况:(1)电梯层门内的无源门必须装有电气联锁开关。由于机械关门装置无法验证层门的关闭状态,因此需要在门扇未安全锁定的情况下,对处于关闭位置的电气装置进行监督检查。(2)为了降低电梯的故障率,增加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梯门锁的采用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挂钩式门锁,其中挂钩是根据挂钩和施力元件设置的,施力元件是指压缩弹簧,弹簧产生的压缩弹力和挂钩的重力同时保护门锁在正常情况下不被锁住,从而保证门锁的安全性。

3.3培训提高增强维护和使用人员技术素质

电梯安装与维护人员的技术素质决定着电梯的安装和维修质量。国内现阶段的电梯安装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技术人员管理上,电梯安装技术人员素质缺乏,不能准确把握电梯安装要点,不能有效开展电梯维护工作等,都会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因此,为了能更好的保证电梯运行质量与运行安全,建议强化电梯安装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切实提高电梯安装质量。总的来说,电梯在监督检验的过程中,应该实施正确的检验对策,对于存在的电梯事故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原因透彻的分析出来,然后要对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检验流程,在监督检验的流程中对于安装的过程要重点的加强,在最大程度上将事故的源头成功消除,才能够将事故的发生率减少。

3.4强化电梯安全管理

做好电梯安全的宣传工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向人们宣传电梯安全的知识,使人们能够了解电梯安全知识,并且提高安全意识。强化电梯的安全监督管理,我国电梯监督管理是依据生产许可证制度进行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企业授予生产许可证。对于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需要加大查处力度。对电梯产品以及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保证生产的电梯满足国家质量检测标准,完善电梯设备的法制建设,定期对电梯程序、静态电阻、电位等进行检查,对电梯的每个工作环节都进行检查,保证故障能够及时被发现。安装电梯的远程监测系统,发生电气故障时维修人员能够快速赶到发生地点,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解决电梯事故。

结束语:,电梯管理工作是否全面直接影响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规范要求以及标准,明确不同岗位的不同责任与义务,可以切实提升电梯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问题。所以,电梯管理部门要注重对电梯风险因素的分析,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进而促进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奎.对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9,25(3):143.

[2]王振宇.关于电梯质量安全与安装维护问题的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18,047(008):247-249.

[3]电梯检验常见问题分析与探讨[J].张凯.中国设备工程.2017(03)

简介:杨文浩,尼得科电梯(青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