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阀”与犯罪预防——基于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2
/ 2

社会“安全阀”与犯罪预防——基于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研究

马明灿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制度的不完善,民意表达与权利救济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近年来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群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恶性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因此,采取多种措施来预防报复社会型犯罪迫在眉睫。

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报复社会型犯罪的问题以及建立社会安全阀去预防犯罪: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近些年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典型案例,然后审视了现状作出了反思。最后分析社会安全阀理论,并运用社会控制和社会支持理论去建立社会安全阀来预防犯罪。

关键词:  报复社会型犯罪 犯罪成因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安全阀

近年来,我国关于报复社会型犯罪层出不穷。其被打上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性’的标签究其原因包含社会和个人原因两方面。由于报复社会型犯罪频发且与普通犯罪有很大差别更难以把控和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使得建立社会安全阀来预防阻却犯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关于报复社会的这一类犯罪频发、多发。其行为方式简单粗暴血腥多采用放火、投毒、爆炸、持械等方式。损害结果严重通常造成很多人员的伤亡,危害的是不特定多数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场所具有选择性多发生在交通工具上、医院、学校、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此类犯罪具有突发性所以具有难以把控性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性。犯罪动机多是为了报复社会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或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所以笔者通过总结举例典型案例来分析报复社会型犯罪的现状[1]。。

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成因——社会与个人原

报复社会型犯罪这一类犯罪问题突出、危害性极大,问题解决迫在眉睫。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想出完善途径去预防和阻却犯罪,那么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去分析其犯罪背后的深层原因,就笔者来看不能仅是犯罪人的个人原因,更突出的应该是社会原因。

(一)社会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

随着社会变迁,拥有多种类型的社会技能的人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反之,收入低贫穷,不能够或者只能基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2)民意表达渠道和权利救济机制不健全

国家社会福利覆盖不全面,在实际执行中不能够切实普及到每一个人。有些人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欲望得不到抑制,进而迸发出愤恨厌世的情绪通过报复社会宣泄情绪,实施巨大的恶性暴力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来寻求国家或者社会的高度关注[2]

(3)法制宣传力度不够,法治水平有限

现代文明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抛弃了简单愚昧的同态复仇,在社会冲突中更多是寻求国家公权力的帮助。当这些人不会运用法律或者不能有效运用法律时,运用法律后没有达到其所应得的法律效果,便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个人原因

(1)人生挫折,遭遇不公仇视社会

如婚姻恋爱需求受挫、尊重需求受挫、个人恩怨导致的情感受挫、个人不公正对待导致的受挫等。人生挫折带来的不顺转变为攻击性情感,当报复无果或者没有特定报复对象时,便将此种报复转移到社会以及不特定的多数群体中。

(2)人格缺陷引发反社会心理

人格缺陷导致无法很好的提高能力适应社会成就自我,在这种自卑和怨恨情绪的驱使下恶性循环。极易因为某件小事而爆发极端行为从而危害到无辜民众[3]

(3)对自身与社会的认知程度低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是个人的人格缺陷使得对自己的认知程度较低,报复无果或者没有具体的报复对象时便会殃及无辜,这种自私变态极端的心理驱使行为人采用异常残忍的手段,杀人放火、投毒爆炸决水令人发指。


运用社会冲突、社会控制和社会支持理论建立会安全阀

(一)运用社会冲突理论研究建立社会安全阀

社会冲突、社会控制和社会支持理论是研究如何建立社会安全阀的前提和基础。其中社会冲突理论可以用来很好的解释社会安全阀,社会控制理论和本文的报复社会型犯罪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社会支持理论则是对社会冲突和社会控制理论的升华,是针对如何和怎样去建立更高层次的社会安全阀的进一步的表述。社会冲突理论中用以表示社会冲突积极作用的便被称之为社会安全阀,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为人们所共同遵循的规则与原则。

相关学者引用社会安全阀这一概念,通过建立社会安全阀制度来排泄社会中的敌对、仇视和不满的情绪缓和社会矛盾与冲突,得以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和谐。社会安全阀制度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来维护整体的稳定结构,其允许社会冲突的存在也表明了社会矛盾只能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4]

(二)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建立社会安全阀

犯罪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就在于社会控制体系越完善、功能越健全,犯罪就会越少。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持都取决于社会控制。而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畴,广义的社会控制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体通过各种社会力量运用各种社会方式去维持秩序。狭义的社会控制则是从另一方面为建立社会秩序提供保障,对于不遵守社会质询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约束打击与惩罚。

犯罪控制包含三种具体的控制措施,首先是对潜在犯罪人物的控制。其次是对犯罪物进行的犯罪控制包括可能对犯罪分子所利用的物和可能被犯罪分子所袭击的物。最后是犯罪场景所进行的控制,在报复社会型犯罪中主要包括特殊的活动场所的控制。根据社会控制理论可以将报复社会型犯罪进行控制,这种犯罪控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犯罪前的积极预防,一类是犯罪后的惩罚教育。这种积极的犯罪控制包括正确的舆论引导、完善的福利保障体系,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多途径的民意表达渠道以及坚实的权利救济[5]

(三)有机结合社会支持理论建立社会安全阀

社会支持理论,是对社会中对普遍正面的思想与精神的支持。这种社会支持理论能够更多的去研究犯罪者的犯罪动机与犯罪起因从而能够把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为预防和打击犯罪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支持理论包括客观支持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显著的是物质经济的支持。

在报复社会型犯罪的背景下,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增加居民收入保护劳动所得、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社会支持理论中的主观支持是无形的但同样具有突出作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6]

结论

由于报复社会型犯罪较普通犯罪相比有着更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难以防控性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去研究报复社会型犯罪的发生的深层原因来为犯罪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有很大的必要性。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去建立社会安全阀通过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权利救济、心理疏导、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和保护特殊弱势群体等具体途径去预防和消除报复社会型犯罪。

参考文献

[1]王圆圆.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概念及特征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35):257-258.

[2]杨冬妮.以公交车纵火、爆炸方式报复社会型犯罪的成因及防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44-47.

[3]李鹏.我国报复社会型犯罪及其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6(33):51+57.

[4]张丹丹.独狼式报复社会型犯罪预防对策研究——以2004年至2014年20起典型犯罪为样本[J].巢湖学院学报,2016,18(2):44-50.

[5]法正,袁超岚.“杀人恶魔”罪不可赦,如何避免类似悲剧?[J].人民之友,2020(10):54-55.

[6]党小学. 严惩报复社会的暴力犯罪[N]. 检察日报,2020-0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