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2

关于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思考

秦静,栗三宁,于庆明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结合自身从事数控车床的加工实践经验,多角度分析了加工多线蜗杆最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别从选择车刀材料、调整几何角度及优化车削工艺等方面来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论述,旨在全面提升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水平,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数控车床,多线蜗杆,加工质量,质量控制

1 引言

在数控车床的加工实践中,多线蜗杆往往容易存在着质量问题,为了保障加工质量,我们应认识到双线蜗杆的主要特点,特别是考虑到其尺形面与梯形螺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实际上往往却有更加深的梯形程度,这样就会造成存在着更大的切削的面积,往往控制难度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合理化控制相应的车刀几何参数,并落实具体优化相应的进刀角度,以便顺利完成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车削任务。

在分析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相比而言,车削蜗杆往往意味着存在着导程的个性较大,具有运行速度比较快的刀具。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碰撞的问题。大都是在手工控制的方式下,这样也会更加影响到加工质量。如果相应的参数没有经过优化处理,这样自然难以开展相应的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工作。

在上述的基础上,结合数控车床上的加工分析,特别是双线蜗杆在数控车床加工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问题。由于存在着比较深的蜗杆的齿槽的情况,在选择通过直进进刀的方式下,考虑到相应的承受力较大,则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颤振问题。同时,考虑到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情况,也会存在着尺面表面的质量差的情况。在满足于循环指令车蜗杆的进刀方法,应明确通过一定的倾斜角度进入,随着时间增长,刚开始较为平稳,而后则会存在着越来越大的接触面,意味着刀具承受力也日趋扩大,特别是最后还存在着断裂的问题,容易造成蜗杆齿面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问题,难以满足正常化的加工要求。

2 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要点

结合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特点,从自身的数控加工经验出发,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重点探讨,逐一分析如下。

2.1 车刀材料的选择

在进行车刀材料的选择实践中,主要涉及到高速钢车刀和硬质合金车刀等。从这两种材料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前者往往具有比较低的熔点,在超过500℃的工况下,则会造成材料的碳化问题,其往往适用于低速车削加工的范畴,效率低下也是其劣势。其优点主要表现在较为锋利,在具体的切削实践中能体现出很强的稳定性特点,能有效保证落实产品工件的光洁度要求。高速钢成形车刀往往较多地适用于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要求中。结合硬质合金车刀的情况,其体现出高速车削螺旋槽的特点,但难以开展车道同时三个面接触产品工件的情况。随着技术的进步,借助于宏程序编程的方式能满足相应的左右分层切削的要求。当前,结合加工多线蜗杆的特点,也可以选择特定工况下的硬质合金材料的车刀。

2.2 几何角度的调整

在开展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实践中,借助于调整几何角度,则是结合实际需求来明确车刀进入角度,并能结合实际来开展调整处理。结合车刀角度的情况,实践中主要涉及到斜进法、直进法等方法,来开展蜗杆的车削加工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往往容易出现车刀断裂的问题,往往会以为着后续产品工件的顶弯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产品工件的加工质量情况。

从这个角度来看,应从实际出发来全面控制车刀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以保障进而降低车刀承受力度。从实践来看,主要是优化相应的车刀进刀的几何角度。可以在满足一定工况要求下,通过车槽法和左右车削法的相互结合,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首先,选择车刀衍射尺槽中心车一刀,在此基础上,通过按照相同角度来进行尺槽的左侧和右侧来分别进行车一刀处理,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加工的实际任务为止。所以,通过几何角度的优化调整,能符合实际的工况要求,顺利实现预期的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基本要求。

2.3 车削工艺的优化

在开展车削工艺优化的实践中,主要就是结合具体的生产实践要求来实现优化车削加工方法。通过进一步改变车刀的走刀路线,结合实际的情况,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一是,选择直进法进刀开展加工;二是,选择斜进法进刀对于多线蜗杆的左侧面开展相应的加工处理;三是,选择斜进法进刀对于多线蜗杆的右侧面来进行相对应的车削加工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来说,相应的走到路线都是借助于程序来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在进行数控车床加工多线蜗杆的实践环节中,还应明确在施工实践中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一是,能编辑及修改宏程序,以便更好地符合实际的工况要求,落实相应的车刀准备工作以及安装能力等;二是,在具体应用硬质合金材料的车刀的实践中,应明确考虑到所涉及到的机床的最大承受能力,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三是,考虑到当产品加工件的直径较小,在具体的车削环节,也应结合实际来有效控制相应的线速度。

3 总结

综上所述,结合自身从事数控车床的加工实践经验,多角度分析了加工多线蜗杆最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别从选择车刀材料、调整几何角度及优化车削工艺等方面来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论述,希望能有效解决上述进行多线蜗杆加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情况,保障满足于高质量的多线蜗杆的加工实际需求,这样也能全方位提升机械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子林,黄竞业.基于宏程序的数控车梯形螺纹参数化加工应用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39(24).43-45.

[2] 卢万强.基于大螺距螺纹分层车削的参数编程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39(10).60-61.

[3] 严帅.多头蜗杆的数控车削[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36(5).78-79.

[3] 杜昕,李贵红,巴宝莲,等.基于宏程序编程的变距螺纹加工[J].南方农机.2021,52(17).33-35.

[4] 刘林林.再论梯形螺纹的加工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21,(1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