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查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全程跟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用电检查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全程跟踪

张腾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富蕴县供电公司  富蕴县836100

摘要:电能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资源,电力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与生活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应当对电力运行的过程予以全面有效的监察与管理。从生产实践来看,电气设备是影响用电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电力运行的实际效率应当对电气设备进行全程跟踪,从入网开始开展用电检查。

关键字:用电检查;电气设备;入网;全过程

随着人们用电需求量越来越大,供电企业的电气设备承载的负荷越来越大,在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行状态下,各种电气设备需要遭受巨大的损坏,从而容易引起故障,对整个供电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供电企业的电气设备可以安全正常的运行,需要加强用电检查的力度,在用电检查的过程中,保证电气设备的质量和运行安全是最重要的工作,因此应该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进行跟踪管理。

1.入网电气设备供电方案的全过程管理

在制定供电方案时,应该根据用电户侧的实际用电需求以及用电性质进行方案的制定。在制定供电方案,不仅要考虑用电侧的用电性质,还应该考虑到电网的结构和受电点。一些用电户在日常工作中会发生突然停电或者跳闸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最初选择供电设备时,并没有合理的选择,没有与企业用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在制定供电方案时,考虑用电户负荷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选择的电气设备只有在一开始就是合理的才能提高整个供电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1.1划分供电区域

在划分用电区域时,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严格划分,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配电线路,都要划分严格的供电区域。当用户提交申请用电时,一样要严格遵循供电区域的划分,从最开始的用电一直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都不能超过供电区域的范围,也不能自备线路,不能将线路随意延伸。对于不同供电线路的联络,一定要严格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也要严格按照区域划分的原则,避免出现交叉跨越的现象。在划分供电区域的过程中,最重要就是要保证电网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尽量减少线路的铺设长度,从而有效的节约能源。

1.2电网系统的负荷配置

电网系统的负荷配置也是供电方案制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电网的规划时,应该保证供电系统和供电区域的开关配置、线路铺设都要考虑到供电区域的负荷容量,不能超过负荷容量。在针对一个地区的供电方案的制定时,应该从这个地区的电力负荷的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站在一个整体的视角上进行规划和制定,才能减少后期电网的重新规划,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制定用户增容的供电方案时,同时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电网的区域荷载能力,防止过载现象,应该从保证整体安全用电的角度上进行管理。

2.入网电气设备用电检查全过程

2.1入网电气设备用电检查全过程管理体系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电气设备用电检查,是提高民众用电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高度重视全过程管理体系的完善,应在电气设备用电检查过程中按照如下两个基本原则来进行:①系统性;②综合性。同时,整个体系涉及的电气设备,其内容包含也十分广泛:①设计;②采购;③施工;④后期维护等全过程,所以,这个体系中还应按照顺序控制好时间,将控制协调通过网络管理化来有效实现,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由此可见,以目前供电企业的运行体系为基础,电气设备用电检查全过程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明确的权责,能够实时监察电力设备运行的整体阶段,从而有效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效率。

2.2入网电气设备用电检查的全程管理

在现代化建设中,用电检查电气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主要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①电气设备采购阶段;②施工阶段;③设备运行阶段。因此,在实践过程的操作是:

(1)在准备进行采购电气设备时,施工和生产的需求以及目的是采购人员必须考虑的部分,并保证所采购的设备在性能和质量方面都能与实际吻合,同时还需要全方位监控施工现场,隐蔽性工程需要更加注意,比如在挖掘电缆埋设沟道时,必须先对挖掘深度进行设计,保证井内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并重点检查过路电缆中护套管承重,还需要合理设置附近其它管道之间的合理相距距离,不能因为彼此交叉而产生其它问题。

(2)施工阶段,众所周知,隐蔽性工程是电气设备施工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其常见的有:①杆塔桩基础;②电缆沟内部的细节工作等。在这些施工环节中,如果出现其中某个细节没有以实际施工方案进行,势必会对后期的电网运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所以,有效预防安全隐患是隐蔽性工程必须重点注意的地方,根据其自身的特殊性,提前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并在施工结束后按时做好后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3)设备运行阶段,用电检查并不是只在供电企业的施工阶段进行,后期运行维护阶段也十分关键,所以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后期每个运行阶段实行全方位管理,并对设备的性能按时进行检查和维护。总的来说,用电量最大的当属夏季,而运行的电气设备都在高温环境中持续运行,所以需要实时监察设备的耐热情况,避免设备因为负载过大而引发安全问题。在冬季则需要监察电气设备的极限承载力,如果是天气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更需要实时进行监察工作。

2.3电气设备用电检查对供电工作人员的全过程管理

供电企业在日常管理,以及其它各项工作中。都需要专业供电人员的支持和协调,所以,要有效提高全过程监察管理的应用,就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全过程监察管理,是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①严格监察内部管理人员,不管是供电企业的哪个部门,其工作人员都应当采用协同管理,并对相关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将职责和职能划分到每个部门,并进一步明确至每个人,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更有积极性,且更加高效性。②还需要监察用电用户,以了解用户用电的具体情况,并避免故障问题的出现,或者是需要缴费的情况下,及时提供用户。因此,想要实现全过程监察用电用户,应当是从用户申请用电开始到电网接入电气设备,乃至后期结算电费进行全过程监察,以有效确保不会有较大问题出现到其中某个环节,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最终达到有效提升供电企业服务质量的目的。③供电企业必须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培养,提高他们对全过程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才能进一步保障电力供应质量,对于促进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4入网电气设备建设施工的全过程管理

在电气设备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其施工质量,甚至是后期的使用性能,因此,不管是任何施工方面,都应当由监察人员进行严格监督,并且,施工完成后更需要特别注重监察,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方面。①观察电力线路和路面以及建筑物等设备之间的距离,保证其能在标准安全范围内。②监察电力线路的线卡和高压开关柜内的螺丝设备,以置、质量、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总之,电气设备建设施工中所涉及的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所以,严密进行电力建设施工的全过程管理是应当注意的,以利于存在的弊端能够早发现并及时解决,保证电力建设施工的有效性。

3.入网电气设备故障的全过程管理

在电气设备入网时,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故障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为了有效的提高用电监察工作中的效果,应该将设备的故障处理当成一个重点的工作。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冷静的进行处理,通过对故障的及时处理减少由于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应该优先恢复电气设备的供电,保证正常设备可以继续运行,避免供电中断的发生。在处理设备故障时,首先是要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根据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点。在初步判断之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判断,维修人员应该根据设备发生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准确的找出故障发生的部位以及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在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和部位之后,需要隔离故障,保障其他设备正常运行,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电气设备的故障很多情况下都是局部故障,此时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设备故障,保证供电的正常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翟冬梅,王明霞,孔彩兰.关于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跟踪管理的探讨[J].科技尚品,2016(01):90,114.

[2]孔庆锋,薄晓琛.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跟踪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1):205-207.

[3]翟冬梅,王明霞,孔彩兰.关于用电监察要从电气设备入网开始跟踪管理的探讨[J].科技尚品,2016(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