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赵慧

聊城莘县十八里铺镇中心初级中学

 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中华千百年来的规矩,就是听父母的话。所以在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的时间,父母的教育对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 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淡话,怎样去谈论别人,抑或是今天又怎么不愉快或开心,怎么样对待前辈、朋友、敌人、怎么样笑;怎么去哭,怎么发泄情绪等等这一丝一缕的微妙变化,对孩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义,这就充分说明了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现在学生来说,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使他们免受很多饥寒交迫的痛苦。但是,精神上的匮乏也让他们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用现特别流行的一词‘摆烂’来形容他们特别的贴切,这也与父母的从小的教育密切相关。

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分别是:认知方面、情绪情感反面和行为方面。

一认知方面。

认知方面包含: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己的认知。

对社会的认知体现在:对社会规范和社会制的理解和遵循,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过马路时“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就是父母对孩子在社会方面的教育。小到行为规范大到法律法规 都是父母在言传身教。在幼年时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要来自于父母的教导。

在对自己的认知上:首先,父母会从小就说你是 男生(女生)你需要去男厕所等这些性别上的不同。其次父母对你说:你可以做你办到的事情也就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我的一位邻居,他家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帮助父母干活,某天他们在包饺子小朋友一定要擀皮,但是他手太小了,握不住擀面杖。在掉了三次以后,他有点沮丧了,这时他妈妈过来说:“宝宝,我知道你很想帮助妈妈,但你太小了,有些事情,你现在还完成不了,你可以想想你现能干什么呢?”小朋友想了想说:妈妈、我可以摆鞋子、洗袜子”。他妈妈说:“对,你可以完成这些你能完成的事情”。从此、孩子的袜子自己洗,鞋子每天摆的很整齐。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他的孩子能够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不会蛮干。这对孩子上学乃至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情绪情感方面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影响有多大?曼彻斯特大学心理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当母亲笑着和孩子互动时、孩子会手舞足蹈地高兴的回应母亲:但是,当母亲紧绷着脸保持冷漠时,孩子开始不断地想办法引起母亲的注意 ,尝试继续和妈妈互动、最后看到,母亲不为所动、就崩溃大哭起来。所以得出孩子对父母有天生的依赖感以及寄托的安全感、所以孩子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著名教育大师陶行知也认过:“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父母只考虑、他们的存在、他们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

在我任教时期,有一个这样真实案例当时我在教一年级兼班主任,班里有一名男生,我们称他为小A吧。小A 学习 非常 认真 脑瓜聪明、成绩优异。和他相处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 他的情商特别高,他能快发现你的情绪不对、并且做出相应的反应。当时我和其他任课老师都很诧异,一个6岁左右的孩子对情绪却那么敏感,真不可思议。后来发生一件事情。我知道了原因。某一天小A母亲 给我打电话说小A与同桌不和,想调位置。我很重视,立刻询问了小A和他同桌。小A的同桌 是一位诚实憨厚的男生,从未与人闹过矛盾。但是小A坚持,我半位半疑的把A调了位置。之后 相隔一周时间后,小A的妈妈找到了学校说小A与同桌不合、不想上学了,我很诧异,明明调位置了,为什么还不和呢?我让小A的妈妈去外间呆了一会,我与小A单独交流,一开始小A不说话。只是翻来覆去说不想上学了,后来才说了一句,“我想和妈妈在一起,我害怕妈妈和爸爸离婚”。我恍然大悟,小A不是与同学闹矛盾,是他父母在闹矛盾。然后我和小A进的妈妈进行了交谈,原来小A的父母已经分居一年了。只有小A回家的时候,他们才在一起,而且经常在小A面前吵架。孩子是最敏感的。小A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感情不稳定,他一直处在恐惧和不安当中,时刻担心爸爸妈妈会离婚,所以为了父母不离婚。小A才不想上学,想呆在他们身边。后来我劝小A的妈妈与小A的爸爸耐心谈一谈,他们的情绪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A的妈妈也同意了。再后来 我看到小A经常开心的笑,我想他父母的问题应该解决了。通过这个真实的案例,我们就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不要低估自己情绪对孩子的影响,要想孩子内心更具安全感,父母首先要做到情绪平和。唯有父母先保持从容镇定,孩子才有底气应对挫折,宽容对待世界。

三、行为方式

俗活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的行为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式。

父母的一言一行 ,时刻影响着孩子。当父母在处理一些突发情况时的行为方式,当孩子在面对相同的事情时也有同样的行为表现。

古代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人,跟他的儿子、儿熄和孙子住在一起。老人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他眼睛花,耳朵也背,双手还经常不停地发抖。老人无法照料自己,每当他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时候,汤匙也握不稳,常常会把菜汤撒在桌上或地上。儿子和媳妇都嫌弃他。

有一回,老人吃饭时,又把汤撒了一地,碗也摔碎了。媳妇大为生气,于是,他们不许老人上桌吃饭了。吃饭时,他们把他赶到灶后的角落里,给他一只木碗,只有一点点饭菜。老人每顿饭都吃不饱,还得经常挨骂。老人伤心极了,常常一个人在灶后的角落偷偷眼泪。后来老人去世了,夫妇两个收拾老人的遗物,这时老人四岁的小孙子跑了过来,他把爷爷用的木碗拿了出来。老人的儿子问:“你拿这个没用的木碗干什么”儿子说“我要把留着这只木碗,等你们老了,就把它拿出来给你们吃饭用。”听到这话,儿子和媳妇相互对视了一会儿,先是一脸苦笑,最后哭了起来。他们似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儿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所以父母的自行为影响了孩子的行为。

从古至今,始终不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前苏联教育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也说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主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