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电专业“电工基础”教学效果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提高机电专业“电工基础”教学效果的途径

刘萍

内蒙古五原县高级职业中学

摘要:《电工基础》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电子电工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多年来一直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除了运用传统的课堂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记笔记、做练习、考试等方法外,还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电脑软件制作电教幻灯投影、图片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教师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很多过去难以形象说明的公式、原理、定律,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晰表达,其生动、丰富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非常吸引学生,有效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电工基础、多媒体、课件

《电工基础》是电工电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该课程概念多,原理抽象,难懂难学。作为教师,如果能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将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具体做法和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关;利用多媒体课件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利用多媒体课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利用多媒体加大训练量,提高解题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境,无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对一些客观的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及计算,都需要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对技校生来讲是枯燥乏味的,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载体,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音、音乐等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对许多现象加以形象描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电路短路时,应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布置简单的用户电路,突然将两根电线短接,这时导线发热、冒烟、建筑物燃烧,出现一个火灾场面,在此画面播出的同时,伴随画外音及电流声,这时图、声、光并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感到有趣,产生强烈的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就会主动思考怎样短路的?短路有怎样危害?有怎样的特点?这样老师讲授短路知识时学生记忆就特别深刻,课堂效果好、效率高。所以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使《电工基础》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关。

《电工基础》和其它学科一样,每一章节都有若干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对初中毕业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有一定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这是教学中的常规问题。《电工基础》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现象在传统的实验中也是无法展示的,所以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点。

例如,在讲解电压这节内容时,其教学难点就是“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一般教师都是把水流比作电流,水压比作电压,以抽水机比作电源进行描述的。这种比拟方法,可以说是符合技校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但有的学生缺乏想象力,有的学生还未见过实物抽水机,无法在头脑中把水流、水压、抽水机和电流、电压、电源相匹配联系,使其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屏幕上观看模拟水流的形成过程的同时,看到正电荷从正极向负极运动,这样将电流转换成电荷的流动,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电荷不断流动的动画,遵循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概念和原理经常是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但有些实验现象无法在传统的演示实验中予以解决,就是能做的实验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1.解决实验过程和现象短暂的问题。有的实验过程很短,例如电容器的充放电。由于电容器充放电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毫秒,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一实验,用灯泡的亮、暗来描述,将过程人为拉长,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充放电的印象。同样,在自感现象的学习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使得自感现象更加直观,学生必将更容易掌握。

2.弥补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电工基础实验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实验仪器、设备和时空等条件的限制,显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我们可以在充分尊重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实验过程,使物理过程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并通过现象的展示来揭示其物理本质,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例如,在《电磁感应》课题的教学中,电场与磁场的变化过程在实验中是看不到的,学生为此感到很抽象,如采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模拟该过程,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电场线、磁感线的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抽象”为“形象”,其变化规律学生也能够很快归纳总结出来。

3.解决特殊及危险试验问题。电器电路有很多事故,每次设计事故很危险。例如人的触电事故、短路事故引起火灾及家庭电路中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引起火灾等。这些本身就是事故,不容易再现,也不能出现,但又必须讲解,让学生掌握,防止这些事故发生。这时可用多媒体课件予以模拟,学生必然会对课件中人触电时的痛苦表情以及火灾(甚至是电器爆炸)场面记忆深刻。这样,学生就能从栩栩如生的情景中,领略到其中原理及防止方法,甚至对学习电工知识的重要性的提高,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提高素质、掌握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多媒体课件在减时增效,扩充课堂教学的有效容量,促进教学改革方面可以发挥明显优势和自身特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课时都必须完成完整的概念、定律或公式的教学任务。因此,除了教师要提高讲课艺术水平,精炼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快捷、简便、明了的特点替代一些耗时的板书和作图,对照实物作电路图等,这样既可节省时间,完成每课时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扩充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着积极作用,能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真正达到时间短、内容精、效果好。

五、结束语

总之,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简明、精炼、美观的课件,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国华.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6,(9).102-104.

[2]崔秀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1,(2).58-59.